國寶之最 臺灣故宮十大稀世珍寶(組圖)


臺灣故宮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毛公鼎

臺灣故宮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70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琅器、彫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博物院經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並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特展。館內的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

【珍品簡介】

在臺灣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檔案2萬多片,該院收藏的甲骨檔案數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機構的第二位;瓷器2萬多件,包括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該院的中國古代瓷器是全,世界各博物館中最精、最多的;銅器1萬多件,包括歷代錢幣,其中有商週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龍紋盤、獸面紋壺、西周毛公鼎、戰國犧尊等;玉器5萬多件,其中有著名的新石器時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聞名海內外的清代玉琱「翠玉白菜」、「避邪彫刻」、「三鑲玉如意」等;書畫真跡近1萬件,其中有從唐至清歷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後部長卷,懷素的《自敘帖》,顏真卿的《劉中使帖》,蘇東坡的《寒食帖》等;善本古籍有近2萬冊,包括中國僅有四部的《四庫全書》較完整的一部;明清檔案文獻近40萬件,其中有清朝歷代皇帝(石+朱)批奏折、軍機處檔案、清史館檔、實錄、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見的滿文老檔40巨冊。

下為國寶中的國寶,臺灣故宮博物院十大鎮館展品介紹:

第一.西周〔毛公鼎〕(銘文字數最多,造型古拙)

毛公鼎這件西周的毛公鼎通高53.8厘米,清道光年間於陝西省岐山縣周原出土,毛公鼎繫於清代末葉道光28年(公元1814年)前後,在陝西省岐山縣出土。毛公鼎出土後,經多次轉手秘藏,抗戰期間,險為日本軍方所奪,抗戰勝利,民間獻鼎歸公,現由本院典藏並展示。銘文中有陽文網格線,是西周中晚期制銘的習慣,因此除了史料的價值外,毛公鼎在中國古文字學與書法藝術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臺灣故宮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毛公鼎內壁

毛公鼎是中國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廟祭器。它的內壁鑄有五百個字的長銘,是現存商周兩代七千多件有銘文的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銘文的內容可分成七段,大意是說: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國家內外的大小政務,並飭勤公無私,又令毛公族人擔任禁衛軍,保護王室,最後頒贈厚賜,毛公因而鑄鼎傳示子孫永寶。由內容推測,毛公鼎應鑄於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時,其銘文是可凌駕於〔尚書〕的一篇西周真實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貴的文獻,也因此毛公鼎可稱是舉世的瑰寶重器。

器形作大口,半球狀深腹,獸蹄形足,口沿上樹立形制高大的雙耳,渾厚而凝重,整個器表裝飾十分整潔,顯得素樸典雅,洋溢著一股清新莊重的氣息,反映了西周晚期文化思想的變革。

銘文毛公鼎腹內,鑄有銘文32行,計499字,為現存青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鼎銘記述了周宣王的誥誡,是一篇完整的冊命。全文可分五段:追述周代文武二王開國時*清平的盛況,對比作鼎時時局不靖;宣王策命毛公治理邦家內外;給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專權;告誡鼓勵毛公以善從政;賞賜毛公車、兵、命服。毛公為表示感謝和稱頌周天子的美德,作鼎以為紀念。


毛公鼎拓片

鼎銘表達了周宣王孜孜圖治的決心,對研究西周晚期-歷史很有參考價值,也是一篇金文(鐘鼎文)書法的典範.全文道先追述周代國君君主文王武王的豐功偉績,感嘆現時的不安寧,接著敘述宣王同命毛公,委任他管理內外事務,擁有宣布王命的大權。宣王一再教導毛王要勤政愛民,修身養德,並賜給他以一些器物以示鼓勵。毛公將此事鑄於鼎上,以資紀念和流傳後世。

這是一篇典型的西周冊命銘文,但不拘泥於傳統的冊命體例,分五段,各段均為「王若曰」起,顯然是出自當時(周成王時,公元前1115-1079年)史官之手。全銘文辭精妙而完整,古奧艱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例如文章的第一段:王若曰:「父歆,丕顯文武,皇天引厭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懷不廷方亡不覲於文武耿光。唯天將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屬謹大命,肆皇天亡,臨保我有周,丕鞏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將曷吉?跡跡四方,大從丕靜。嗚呼!懼作小子溷湛於艱,永鞏先王」。

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結構勻稱準確,結體方長,較散氏盤稍端整。線條遒勁穩健,布局妥貼,充滿了理性色彩,顯示出金文已發展到極其成熟的境地。李瑞清題跋鼎時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

第二.西周〔散氏盤〕(銘文字數多,銅質特佳)

散氏盤應為西周晚期出品,它最引人注意的是盤內共三百五十七字的銘文,記載了西周時散國和鄰國解決土地糾紛的協議。

西周晚期

散氏盤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徑:54.6公分底徑:41.4公分

重:21312g銘文:19行357字

早在商朝中期,青銅器上便已出現銘文,比甲骨文的時代還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銅器上鑄刻銘文的風氣才大大風行,舉凡祭祀、戰爭、賞賜等大事,甚至是契約,都被記錄在青銅器上。


西周散氏盤拓文

散氏盤流傳有緒,根據張廷濟的〔清儀閣題跋〕等數據,散氏盤在康熙間出土於陝西鳳翔,嘉慶十一年由鹺使額勒布以重價購得,十四年進貢內府。根據考證,十四年乃嘉慶皇帝五十壽辰,當時曾申命臣子不准進獻珠玉等物,但書冊字畫等文物卻是准許呈進的。由此可知,額勒布進貢散氏盤,是為嘉慶皇帝的生日賀禮。盤上的銘文共357字,記載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約。位於今日陝西寶雞鳳翔一帶的散國,被西北方的國侵佔了土地,兩國議和,戡定國界,國割地賠償,過程與合約均鑄在盤上,作為證明。

散氏盤造形與紋飾均呈現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的風格,文字線條宛轉靈動,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散氏盤又名「矢人盤」,是西周歷王時期重器。清乾隆初年陝西風翔出土,曾藏於乾隆內府。以其長篇銘文著稱於世。散氏盤銘文鑄於盤內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是一件風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書法渾樸雄偉,字體用筆豪放質樸,敦厚圓潤,結字寄奇雋於純正,壯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散氏盤銘文並器全形拓,整幅托裱本,珂羅版原大精印,尺寸145/81厘米。四大國寶之一的西周散氏盤,原藏清內府,與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並稱四大國寶,原拓本極珍罕,海內學者爭求而極難得。散氏盤腹部飾夔紋,間以三浮雕獸首,高圈足上飾獸面紋。銘文的字與字間隱約可見陽文直線界欄,是典型西周晚期銘文的風格。

第三.顏真卿〔祭侄文稿〕(顏真卿真跡,天下排行第一或第二行書)


顏真卿《祭侄文稿》行草

《祭侄文稿》行草墨跡,顏真卿書。縱28.2厘米,橫72.3厘米,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顏真卿為自己的侄子寫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為叛軍安祿山所殘殺。這件作品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由於心情極度悲憤,情緒已難以平靜,錯桀之處增多,時有塗抹,但正因為如此,此幅字寫得凝重峻澀而又神采飛,筆勢圓潤雄奇,姿態橫生,純以神寫,得自然之妙。元代張敬晏題跋云:「以為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蓋以告是官作,雖楷端,終為繩約;書簡出於一時之意興,則頗能放縱矣;而起草又出於無心,是其手心兩忘,真妙見於此也。」元代鮮於樞評此帖為「天下第二行書」。在此帖真跡中,所有的渴筆和牽帶的地方都歷歷可見,能讓人看出行筆的過程和筆鋒變換之妙,對於學習行草書有很大的益處。原跡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


顏真卿《祭侄文稿》行草局部

第四.蘇軾〔黃州寒食帖〕(蘇軾代表作,後有黃庭堅跋,可與王羲之蘭亭及顏真卿祭侄並列三大行書)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蘇軾《黃州寒食貼》


《黃州寒食貼》局部

黃庭堅題跋:「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此外尚有諸名家及清乾隆皇帝題跋。因為有諸家的稱賞讚譽,世人遂將《寒食帖》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祭侄稿》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或單稱《寒食帖》為「天下第三行書」。

此帖先在民間輾轉收藏,後被清廷收入內府。到了近代,《寒食帖》的命運多舛。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寒食帖》險遭焚燬,旋即流落民間,為馮展雲所得,馮死後為盛伯羲密藏,盛死後被完顏樸孫購得,曾於1917年在北京書畫展覽會上展出過,受到書畫收藏界的密切關注。1918年轉傳到顏韻伯手中。當年12月19日為蘇軾生日,顏韻伯作跋記錄此事本末。1922年,顏韻伯遊覽日本東京時,將《寒食帖》高價出售給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東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災,所藏古代名人字畫幾乎被毀一空,當時,菊池惺堂冒著生命危險,從烈火中將《寒食帖》搶救出來,一時傳為佳話。震災之後,菊池惺堂將《寒食帖》寄藏於友人內籐虎齋中年年有餘。1924年4月,內籐虎應菊池惺堂之請,作跋以記《寒食帖》從中國輾轉遞藏至日本之大概情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東京屢遭美國空軍轟炸,《寒食帖》幸而無恙。

《寒食帖》流失海外,一直使華夏子孫耿耿於懷。第二次世界大戰剛一結束,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傑私囑友人在日本訪覓《寒食帖》,當知下落後,即以重金購回,並題跋於帖後,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從日本回歸中國的大致過程,千年國寶賴王世傑先生之力回歸祖國,至今仍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內。

第五.五代趙干〔江行初雪圖〕(五代名家繪畫真跡,李後主題字)

絹本水墨設色縱25.9厘米,橫376.5厘米

全卷描寫長江沿岸漁村初雪情景。天色清寒,葦業樹林,江岸小橋,一片初白,寒風蕭瑟,江水微波;漁人衛寒捕魚,騎驢者縮瑟前進,表現出江南初冬漁民和旅行的生活情況,繪景畫人均積傳神。圖中樹石筆法老硬,水紋用筆尖勁流利,天空用白粉彈作小雪,表現出雪花的輕盈飛舞。


江行初雪圖局部

圖前題「江行初雪,畫院學生趙干狀」,應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筆跡。有宋宣和,金明昌,元天歷,清乾隆,嘉慶諸印,以及柯九思,吳瑞,梁清標,安岐諸收藏印。

趙干,江寧人(今南京),南唐後主李煜時為畫院學生。善畫山水林木,長於佈景,多作江南景物。畫「樓觀、舟船、水村、漁市、花竹,散為景趣,雖在朝市風埃間,一見便如江上。」(《宣和畫譜》)

第六.北宋範寬〔溪山行旅圖〕(範寬真跡,有東方蒙娜麗莎美譽,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中國北宋畫家範寬的繪畫代表作品

畫幅上詩堂處明董其昌題「北宋範中立溪山行旅圖」。本幅上鈐「典禮紀察司印」半印、「祚新之印」、「墨農鑑賞」、「御口之印」及乾隆內府諸藏印多方。裱邊上鈐「蕉林秘玩」、「觀其大略」2印。據此可知,此圖在入乾隆內府之前,明洪武年間曾藏於內府,清初曾在耿祚新、梁清標處遞藏。《石渠寶笈·初編》、《故宮書畫錄》著錄。  範寬傳世作品,據《宣和畫譜》著錄的有五十八件,米芾《畫史》提到所見真跡三十件,如:《溪山行旅圖》、《關山雪渡圖》、《萬里江山圖》、《重山復嶺圖》 、《雪山圖》、《雪景寒林圖》、《臨流獨坐圖》等。

此圖描繪溪山行旅,氣勢雄偉,體現出北方山水畫派堅凝雄強的特點。畫面由上而下分三段布局,分別代表前、中、後的距離,極富空間感。

《溪山行旅圖》歷來被稱為範寬的代表作,樹葉間有「範寬」二字題款。歷代評論家對此畫稱讚備至。徐悲鴻曾高度評價此畫:「中國所有之寶,故宮有其二。吾所最傾倒者,則為範中立《溪山行旅圖》,大氣磅礡,沉雄高古,誠辟易萬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幀,而一山頭,幾佔全幅面積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

範寬(約950-1027),北宋人,名中正,字中立。中國古代著名畫家,善畫山水,重視寫生。為人風儀峭古,磊落不拘世俗。其作品大多氣魄雄偉,境界浩莽,雄闊壯美,墨韻濃厚,筆力鼎健。晚年卜居終南、太華,置身自然,盡得畫意。其畫風對後世影響極大。

第七.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黃公望代表作)

《富春山居圖》,縱33厘米,橫636.9厘米,紙本,水墨。始畫於至正七年(1347),於至正十年完成。該畫於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為兩段,前半卷被另行裝裱,重新定名為《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被譽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黃公望是元代畫壇宗師、「元四家」之首黃公望晚年的傑作,也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筆,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可謂空前絕後,歷代莫及。

這卷名畫在此後的數百年間流傳有緒,歷盡滄桑。從畫上題跋看。此畫最初是為無用禪師所作。一百多年後的明成化年間,為著名畫家瀋周所得。至明萬曆年間,又歸大書畫家董其昌所有。但不久就轉手為宜興吳之矩所藏。吳又傳給其子吳洪裕。吳洪裕特意在家中建富春軒藏之。吳洪裕愛此畫若寶,臨終之際,竟想仿唐太宗以《蘭亭序》殉葬之例,囑人將此畫投入火中,焚以為殉。幸得其侄子吳子文眼明手快,以另一卷畫易之,將《富春山居圖》從火中搶出,才免遭「火殉」。但畫的前段已燒去寸許,從此分為長短兩段。此後燒燬處較完整的一段單獨裝裱,人稱《剩山圖》,現為浙江省博物館所收藏。畫的前段(短段)名為「剩山圖」,最後到了畫家吳湖帆的手裡。當時在浙博供職的沙孟海得此消息,心情頗不平靜。

他想,這件國寶在民間輾轉流傳,因受條件限制,保存不易,只有國家收藏,才是萬全之策。於是數次去上海與吳湖帆商洽。曉以大義。吳得此名畫,本無意轉讓。但沙先生並不灰心,仍不斷往來滬杭之間,又請出錢鏡塘、謝椎柳等名家從中週旋。吳湖帆被沙老的至誠之心感動,終於同意割愛.後大段則一直深藏於清宮中,後被運往臺灣。後幾百年來,此書一分為二,未再重合。許多年來,兩岸書家和有心之士多方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破鏡重圓’重新拼合此畫。畫的後段(長段)從吳家流散後,曾經歷多人收藏,於清乾隆十一年流人清宮。有意思的是,號稱風雅的乾隆皇帝居然不識寶,認定它是贗品,而對另一卷他人臨摹的《富春山居圖》大加賞讚,又是題跋又是鈐印。但也幸而如此,那卷真跡倒藉此得以「全壁」,後在解放前夕運往臺灣,歸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第八.北宋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汝窯無紋片的唯一傳世傑作,造型優美)

汝窯水仙盆存世唯一

汝窯一向被人們列為宋代五大名窯之首。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汝窯被認為在河南的臨汝縣,但一直沒有找到遺址。後經文物工作者的努力,終於在20世紀70年代,在寶豐縣清涼寺找到了汝窯遺址。

汝窯原為民窯,北宋晚期開始為宮廷燒造高檔瓷器。所以,長期以來,文物部門一直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汝窯泛指古汝州所轄地區所燒造的青瓷系列產品的統稱;另一種說汝瓷是指專門御用的那一部分官窯器物。

宋徽宗執政時期,汝窯是其燒造史的全盛時期,其產品胎質細膩,灰中泛黃,俗稱「香灰黃」,汝瓷釉面有細微的開片,釉下有稀疏氣泡;汝窯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講究,不以紋飾為重。

據說汝瓷釉中含有瑪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所以能呈現出純淨的天青色。汝窯以溫潤的天青釉色被譽為青瓷之冠,風格獨具。因傳世極少,彌足珍貴,目前全世界典藏不足70件,臺北故宮收藏有21件。

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北宋宮廷御用瓷器,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6.9cm,橫23cm,縱16.4cm,口徑23cm,足徑19.3×12.9cm,重670g,橢圓形盆,侈口,四雲頭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體滿佈天青釉,極勻潤;底邊釉積處略含淡碧色;口緣與棱角釉薄處呈淺粉色。裹足支燒,底部有六個細支釘痕,略見米黃胎色。全器釉面寧靜開朗,純潔無紋片,據考證為傳世僅存的一件。

第九.北宋汝窯〔蓮花氏碗〕(汝窯另一代表作)

此碗呈十瓣蓮花式,碗腹壁稍呈圓弧,直口稍斂,口緣花瓣流暢貫連,圈足稍高。整件器物由底至口厚度均勻,釉薄不透明,釉色呈青藍,有細開片。全器滿釉,圈足內底以五支釘墊燒,支釘點極細,支釘痕胎土呈灰黃色。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為冠絕古今之中國瓷器名窯。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宋時屬汝州,故名。汝窯以燒制青釉瓷器著稱,宋人葉寘在《坦齋筆衡》中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州為魁。」可見汝窯是繼定窯之後為宮廷燒制貢瓷的窯場。其器物多仿青銅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壺春瓶、膽式瓶、樽、洗。胎體細潔如香灰色,多為裹足支燒,器物底部留有細小的支釘痕跡。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藍、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層薄而瑩潤,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稱。釉面有細小的紋片,稱為「蟹爪紋」。汝窯燒宮廷用瓷的時間僅20年左右,約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故傳世品極少,被人們視為稀世之珍。

汝窯蓮花式溫碗以蓮花或蓮瓣作為器物之紋飾及造型,隨佛教之傳入而盛行,爾後更取其出泥不染之習性,寓意廉潔,廣為各類器所採用。本器狀似未盛開蓮花,線條溫柔婉約,高雅清麗。原器應與一執壺配套,為一溫酒用器,晚唐至宋所常見。汝窯曾為宮中用器,因採覆燒的方式,故口有缺陷,因而有「宮中命汝州燒造青瓷」之舉,汝窯之入選,支燒滿釉應是原因之一。支燒另一用處為防止器底塌陷,汝窯所用支釘細小,所留釘痕狀似芝麻,器底五支釘痕即是,也就是俗稱的「芝麻釘」。釉面細碎紋路,更有「蟹爪痕」之美名。蓮花溫碗,以其典雅造型,溫柔不透明釉色,在傳世不多之汝窯器中,更顯珍貴。

第十.清朝〔翠玉白菜〕(一般人眼中的玉之第一名品,知名度最高)

翠玉白菜一直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超人氣明星,居國寶排行榜的第一名,跟肉形石一樣「全年無休」,故宮不敢隨意換展品,即使國外也有大博物館想借展,故宮也都回絕。許多島內外遊客一進故宮,就先問翠玉白菜放在哪裡裡,一定要看過翠玉白菜才覺得不虛此行。

翠玉白菜一體成型,深受喜愛,在翠綠的菜葉上有兩隻昆蟲,體型較大的、伸長著後腳的是螽斯,位在上方、小只的則是蝗蟲。仔細看螽斯頭上延伸出來的兩根須須,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若從左側仔細看,確可發現左邊的一根須從頭部處缺損了一公分左右,但長鬚後半段仍附在菜葉上。


破損局部

翠玉白菜原是清朝永和宮的陳設器,相傳為光緒的妃子瑾妃的嫁妝之一。白菜寓意清白純潔,翠綠葉片上雕塑兩隻象徵多產的螽斯,祈願能多子多孫。玉琱師運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澤分布,琢碾出一棵鮮活欲滴的白菜。

游臺北必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到故宮必看鎮院之寶翠玉白菜,不幸的是竟傳出這個最具人氣的國寶展品遭到毀損!菜葉上面的螽斯左邊一根須,斷了一小節,約有一公分缺損。臺北故宮博物院器物處長嵇若昕被媒體詢問時,坦承翠玉白菜確遭毀損,但不是南下高雄借展時毀損的,而是40年前即已毀損。嵇若昕並拿出臺北故宮在1966年的《故宮週刊》、1995年5月的雜誌拍的照片都顯示舊傷早已存在。但是如何造成的,原因不明。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