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平安交易收官為各方保全了顏面

匯豐和泰國第一富豪到底還是可以過個快樂的中國新年。中國監管機構已於2月1日同意匯豐把持有的剩餘平安股權賣給泰國正大集團。財務重整為正大挽回了一筆划算的交易,也讓匯豐得以避免一次尷尬的失利。但是,這個顯然很美好的結局還有許多地方沒有交代清楚。

這筆交易是12月份達成的,分兩期實施,首期股權交易的價格為19億美元,自媒體對這筆資金的終極來源提出質疑後,這樁交易就陷入了麻煩。有人因此懷疑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被牽涉在內,後者曾同意為第二期金額達74億美元的股權收購提供大部分融資。這又引發了關於中國保監會是否會阻止這一跤易的新的疑慮。畢竟,保監會一向不喜歡投資者用借款購買股權。

在這項交易就要過期之前,保監會通過了修改後的交易條款,為各方都保全了顏面。泰國富豪謝國民控制下的正大集團改為全部用自己的現金為第二期收購融資。這讓它得以挽救這筆利潤不菲的交易。交易價格定在了每股59港元,而平安股價已經到了70.85港元,因此正大可以坐享近19億美元的賬面利潤,相當於賺了20%。與此同時,匯豐也用不著為沒能達成交易而尷尬,畢竟匯豐應該比其他西方國家更懂中國。

然而這筆龐大交易留下了許多有待回答的問題。一個主要的謎題是正大集團從哪找到的資金。就連年收入超300億美元的公司也不可能有70億美元的閑置資金。比較可能的解釋是,它用這家未上市集團的其他資產作抵押借來的。另一個問題是,保監局是怎樣打消了此前的疑慮的。儘管國開行的退出似乎起到了作用,政治動機恐怕很難排除出去。

對匯豐和正大,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將壓過完成交易帶來的解脫。對投資者,這是個提醒:涉及到中國公司的交易往往不是個簡單的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