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行業的中國盛宴臨近尾聲?
奢侈品市場頭上懸浮的光環是否即將褪去?PRADA,LVMH(路易威登母公司)和歷峰集團(卡地亞母公司)的股價看上去些許黯淡。在過去幾年內,中國消費者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這些奢侈品製造商。但是,中國買家可能會暫時停止或減少購買奢侈品,這將對奢侈品製造商的股價產生負面影響。
奢侈品的購買通常被視為防禦性投資(defensive investment)。即使在經濟衰退時期,富人們也會購買名牌手袋和手錶。在過去的幾年內,奢侈品製造商瞄準「進取型買家」(aspirational buyers)以大規模擴張市場。進取型買家指年收入在3萬至10萬美元之間的買家。雖然中產階層在奢侈品購買上的花費相當有限,但與「事實富裕」的階層相比,他們更加「志氣富裕」。他們為奢侈品市場的擴張做出了貢獻。
對奢侈品製造商而言,當前誕生了一個有利可圖的新興群體,這就是中國迅速膨脹的中產階層。根據高盛最近發布的研究數據,中產階層佔據了全球38%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中國買家在奢侈品消費上的開支高昂,他們平均每次奢侈品消費額達782美元。來自中國中產階層的奢侈品買家人數已經從1995年的100萬增加至今天的3700萬。高盛預測,以年複合增長率14.1%進行計算,2025年中國奢侈品買家數量將增加至2.56億。
上述狀況已經從奢侈品生產商的股票表現反映出來。2011年秋季至今,PRADA的股價已上漲逾140%,歷峰集團也上漲了近75%。彭博歐洲奢侈品指數(Bloomberg Europe Luxury Good Index)升幅也超過50%。而同期的道瓊斯工業指數僅上漲約30%。
但有人從若干方面質疑奢侈品市場的繁榮能否持續下去。首先,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造就了一個富裕階層。但中國的房屋貸款政策正日趨緊縮。政策的緊縮在過去幾年內使房屋購房者數量下降並導致住房市場供過於求。房屋市場的萎縮將降低中國中產階級的購買力水平。
瑞銀(UBS)經濟學家汪濤認為,由於地產和建築行業在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方面的強大作用,住房政策變化而導致的房屋需求下降將可能導致中國經濟硬著陸。
此外,在中國,有人購買奢侈品送給地方官員以換取工程建設的權利。但中國政府正嚴厲打擊此類送禮行為。同時,奢侈品零售商同樣需要考慮顧客個人喜好變化等問題。例如,中國奢侈品買家多為男性,而男性客戶一般不是奢侈品的忠實客戶。
眾所周知,中國奢侈品銷售量在過去幾個月大幅降低。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數據,在2011年中期,珠寶、手錶、鐘錶的銷售額增長率高於零售行業整體銷售額增長率。但2012年1月,奢侈品行業的銷售增長率不及零售業整體增長率。2012年3月至10月間,其中五個月的奢侈品銷售額出現下滑。
即使在上述情況下,高盛銀行仍然對奢侈品行業的前景發表了樂觀預測。高盛分析師William Hutchings表示:「2012年,中國奢侈品需求有所放緩。但我們認為,此類放緩掩蓋了潛在的發展趨勢。歐元的貶值帶動了赴歐旅遊潮,部分亞洲市場的奢侈品需求轉移到了歐洲。」
如果那些對奢飾品行業的質疑是正確的,同時中國的中產階級消費者突然停止購買此類商品,奢侈品製造商的股價將會如何變化?我們在此做一個簡單分析:高盛預測,中國中產階層將分擔7%的全球奢侈品需求。以歷峰集團為例,高盛預測這家市值達290億歐元(386億美元)的公司今年應產生102億歐元(136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但如果中國中產階級買家停止購買奢侈品,其銷售額將下降7億歐元(9.32億美元)。
當然,這種分析存在瑕疵。中國中產階級的奢侈品買家們不可能突然全部停止購買。部分零售商早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四季度的奢侈品銷售額可能出現上升。高盛預計,2025年中國中產階級的奢侈品買家將承擔17%的全球奢侈品需求。
去年九月,部分奢侈品生產商對投資者提前拉響警報。巴寶莉(Burberry)就其盈利能力發出警告,該警告部分源於中國銷售額的降低。巴寶莉首席財務官Stacey Cartwright對華爾街日報表示:「並不是我們的所有同行都會有此感受(指盈利下降),但我們肯定不是唯一的一個。我們看到了一個需求放緩的亞洲,而中國首當其衝」。
去年,歷峰集團的首席執行官Johann Rupert說:「我感覺我們在火山頂舉辦我們的晚宴。這個火山可能在今年、十年內或二十年內噴發。而掌握我們命運的是中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