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清河坊的傳奇歲月(圖)
曾幾何時,因為一句「為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岩」,很多人到了杭州都會去拜訪胡雪岩故居。
「傳家有道惟存厚,處世無奇但率真。」這是胡雪岩故居一進門轎廳裡的一副楹聯,倒也說出了胡雪岩當初為人與經商之道。史料記載,胡雪岩「家素貧,年弱冠,入錢肆習賈事,以誠謹聞」。胡雪岩從錢莊學徒到富甲天下的巨賈,其原因與的「厚」「真」不無關聯。然而,巨大的成功和財富,又可能使人熱昏了頭腦而變質。看胡雪岩故居如此賽王侯的奢華,揮金淫逸,縱情聲色,已經種下落敗的種子。果然,豪宅建成後僅20年時間,胡雪岩便因為經營失敗,家資罄盡,死於憂懼與潦倒。有道是「富不過三代」,胡雪岩連一代也沒有富到頭。
一朝繁華盛世
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雪岩的資產已達白銀二千萬兩,田地萬畝,成了當時的大富商、大地主。於是,他開始大興土木,廣建住宅園林。他選中了當時杭州東南的元寶街,建造「芝園」(即現今的胡雪岩故居)。元寶街只能算是一條窄窄的小巷,兩頭低中間高,呈元寶狀,相傳這裡曾經是浙江寶藏貯藏地,故而得名元寶街。大概是為了圖個吉利,胡雪岩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來建造他的豪宅。這座宅院由當時著名的疊山匠師尹芝設計。時人描述「入芝園,繞迴廊,循華觀,瞰高閣,臨清池……無品不精,有形皆麗」。
胡雪岩故居所在的元寶街,正在今天的杭州清河坊歷史街區內。當年胡雪岩為宅院選址,看中的就是清河坊的繁華。清河坊曾經是杭州文脈所在和吳越文化的發源地,名人、老巷、舊居、百年老店密集,是杭州歷史生活、風土人情的一個縮影。王星記、張小泉、萬隆火腿棧、胡慶余堂、方回春堂、葉種德堂、保和堂、狀元館、王潤興、義源金店、景陽觀、羊湯飯店等均集中在這一帶;錢塘第一井、唐朝天門、于謙故居也在此處。明朝書畫家徐渭所言「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臺」,正是對當年清河坊繁華盛世的描繪。
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後,筑九里皇城,開十里天街(今中山中路)。於是,皇親國戚和權貴內侍紛紛在宮城外圍、天街兩側修建宮廷私宅。中河以東建成德壽宮,上華光巷建成開元宮,後市街建成惠王府第,惠民街建成龍翔。建炎三年(1129年),謀害岳飛的張俊在明州(今寧波)擊退金兵,取得高橋大捷,晚年被封為清河郡王,他在今天的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於是這一帶就被稱為「清河坊」。作為杭州最繁華的商業區,清河坊街舊時有「前朝後市」之稱,前朝是指「前有朝庭」,即鳳凰山南宋皇城,後市指「北有市肆」,即河坊街一帶,歷經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直至解放前夕,這一帶仍然是杭城商業繁華地段。
舉手投足皆傳奇
閱盡了千年歷史,清河坊成為杭州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這裡的大街小巷刻下了杭州不同時期的印記,可以說是杭州僅存的一部瀕臨散頁、但仍不失完整的杭州古都歷史教科書。漫步其間,歷史會在你舉手投足時告訴你曾經的故事:以著名詩篇《石灰吟》而留傳於世的民族英雄于謙,就出身在祠堂巷裡;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胡雪岩在這裡建起了與北京同仁堂遙相呼應的慶余堂中藥房;有1000多年歷史,直到1956年才關門的保和堂藥店在華光巷口,傳說與白娘子有過一段愛情的許仙曾在這裡做過夥計……當年,河坊街不僅是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兒,更是南宋的文化和經貿中心。杭州人可以去「老字號」商鋪孔鳳春香粉店買點兒胭脂水粉,轉個街角再到萬隆火腿店買些火腿回家煲湯,宓大昌旱煙店、葉種德中藥堂、王順興麵館、翁隆盛茶莊……這些店都是老杭州人再熟悉不過的市景了。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4月27日午時,一個新生命在清河坊太平裡的一戶人家誕生了,這就是明朝名臣于謙。于謙自幼聰明好學,讀書過目不忘,15歲考中秀才,16歲起就讀於吳山三茅觀,寫下了有名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詩成為他一生為人的寫照。于謙成名於1449年8月的「土木堡之變」。當時,明英宗被俘,成王監國,以于謙為兵部尚書,負責保衛京師。1457年,英宗復辟,忌恨于謙,因此以「意欲謀逆罪」將其殺害。1465年,于謙冤案昭雪,恢復官位名譽,謚「肅愍」「忠肅」。杭人認為岳飛、于謙為西湖山水增添了英氣,曰:「賴有岳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于謙故居始建於明代,清乾隆二十二年重修,光緒年間復修。新中國成立後,這裡改為民居,1989年整修後恢復為于謙故居。重修後的故居較好地保持了明代的建築風格,前筑有影壁,後院有琴臺、半亭、水塘,植有修竹寒梅,環境清雅。近人鐘毓龍《說杭州》載:「祠堂巷,北通太平坊巷,南山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南新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後其宅改為憐忠祠,故有此巷名。」
說起河坊街大井巷,老杭州幾乎無人不曉,此巷毗連清河坊,舊日巷內有胡慶余堂、朱養心藥室,張小泉近記剪號等諸多百年老店。大井巷因巷內之大井而得名。此井深約4米,靜止水位1.8米,井水系孔隙水和裂隙喀斯特水的混合,號稱錢塘第一井,舊名寒泉,又名吳山井、吳山泉,俗稱大井。錢塘第一井系五代吳越國德韶和尚所鑿。據載,此前這裡為寒泉,即散漫之泉,至德韶國師開始聚之成井。此泉水不雜江湖之味,甘甜寒洌,泓深瑩潔,異於眾井,故名錢塘第一井。又因此井出鑿時規模甚大,週四丈,故俗稱大井,因井口無蓋,常年有人掉落水井,為此,遂於南宋紹興年間由太尉董德元捐錢,用大石板蓋住井口,上開五眼。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杭城大旱,城中諸井均已干竭,獨此井不涸。日下萬綆,井水仍然不增不減,人們以為神異,明洪武五年(1372年),參政徐本立石,正面刻「吳山第一泉」五字,背面記述此井在南宋淳祐年間大旱之時救濟百姓之事。現五眼井尚存,井圈為六邊形,深約4米,井壁用條石菱角式砌筑,井水清澈見底,依然從不乾涸。杭州人的生活從井邊開始。如今大井仍在滋潤著這方土地,養育著這裡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