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死魯班

中國的建築工程質量,以魯班獎為最高榮譽,評獎機構為中國建築業協會。魯班獎還有副名,叫「國家優質工程」,乃合併政府獎項國家優質工程獎而來。這一獎項由建設部和建築業協會共同頒發,顯示政府評價和行業評價的合一,也可以說既搭上了國家信譽也搭上了行業信譽。

近日媒體報導,魯班獎不斷曝出工程質量問題,評獎引起質疑。例如安徽銅陵長江大橋,有裂縫、黃油填充、混凝土脫落;北大生命科學院新樓,使用一年出現天花板滲水;中國體育博物館,號稱屹立百年,10年左右就通體開裂。

報導只舉了這幾個例子,而且其中北大生命科學院新樓,出現問題後曾有過並未獲得魯班獎的更正,此次報導未必確切。但魯班獎的問題項目也遠不止近日媒體開裂的幾個。僅我所知,就還有北京西客站,建成不到兩年到處「跑冒滴漏」;北京機場T3航站樓,某夜被風刮跑了屋頂。我所在的城市,也曾有一座火車站新建不久玻璃面牆大片墜落。這些都是魯班獎項目。

報導說,魯班獎就是中國建築業內的奧斯卡。這個比喻很通俗,但也不免牽強。奧斯卡,獎項有不少,但每個獎項基本就是一個得獎戶,雙黃蛋是極少的。中國的評獎不然,向來是獲獎者成批湧現,魯班獎一年可開出100個之多得獎戶,近年進行了控制,每年也有80個。

今日中國到處是工地,建築興盛正如同1958年的煉鋼爐,「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稱之為全世界的「熱土」,不是比喻,而是寫實。以如此巨大的建築基數,每年評出80個建築來頂起祖師爺魯班的名號,好像也不算過份。然而,萬千建築選不出80個扛得起榮譽的項目,真不知是評獎發生了問題,還是建築發生了問題。

今日建築,材料日新月異,工藝日新月異,施工技術日新月異,但無論怎樣日新月異的技術能力,擋不住工程腐敗和粗製濫造的破壞,於是豆腐渣不時有之,一個工程,如果幾年一修補還能繼續使用,似乎就該「謝天謝地謝人」。

如果建築就是這個樣子,魯班獎可以少評乃至不評啊,但80個照樣不會少。我們是外人,當然不能得知評獎本身是否會成為一種「多贏」的把戲,評選機構、評審人員和施工單位利在其中,只知國家聲譽和行業聲譽在評獎機制那裡已經算不得個事兒。當然,也許得獎項目真的代表了中國建築的水平,我們就只能發一聲嘆息。

評獎方說,魯班獎宣布從明年開始,將有回訪機制,使用壽命內出了問題,就撤銷稱號。取消稱號,不是早就在其評選辦法中規定了嗎?「對於已經獲得魯班獎稱號的工程,若發現工程質量存在問題或隱患,中國建築業協會要組織專家對工程進行鑑定,並有權做出取消該工程‘魯班獎’稱號的決定」,這一條早已寫明,何以現在拿來作為新辦法?

更奇怪的是,搭上了國家聲譽的評獎原本可以不明瞭評選對象的品質時進行。評的是建築質量,發了獎也不保證質量優良,建築質量到底是評不了還是在亂評?質量不出問題,發獎就你好我好;質量有問題,收回獎項就是了;這是評獎,還是賭博呢?

評獎混亂,搭進國家聲譽和行定聲譽也罷了,連祖宗也一併搭進去。拿魯班來命名,反正魯班也反對不了。現在,評獎的生意好做,不必管辱及先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劉洪波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