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分析人士:釣魚島形勢險峻,衝突機率高
今年8月華人前往釣魚島,遭到日本船隻阻攔
華盛頓 — 在日本保守的自民黨贏得眾議院選舉後,華盛頓分析人士說,日本與中國在東海的領土爭議目前形勢極為險峻,雙方發生衝突的機率極高,美國必須對各方明確表態,不能任由情勢失控。
*安倍:沒談判餘地*
日本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星期一在該黨勝選後的首次記者會上表示,根據國際法,「日本擁有並實際控制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在這個議題上沒有談判的餘地。
*分析人士:形勢險峻*
前美國海軍指揮官保羅吉亞拉(美國之音鐘辰芳拍攝)
曾經主管美國國防部美日同盟事務的前美國海軍指揮官保羅·吉亞拉(Paul Giarra)在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的一場研討會中指出,安倍晉三和自民黨的勝利,已經宣示日本對領土主權將採取強硬立場,現在日本與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立場都沒有軟化的跡象,情勢擦槍走火的機率極高。
吉亞拉在研討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日本與中國的島嶼爭端現在還看不到解決的出路,形勢極為險峻。
他說:「由於代價太高,也由於涉及的主要方面,北京、美國、臺灣和日本各方都看不到出路,目前情勢非常、非常危險。緊張升級的可能性極大,而後果將會是一場災難。」
*美須積極應對*
在這場關於美國在西太平洋海上戰略的研討會中,美國退役海軍軍官及戰略分析專家布萊恩·麥格拉斯(Bryan McGrath)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 認為面對中國的強勢作為,美國必須積極應對。
麥格拉斯說:「中國變得更強勢、更具侵略性,美國不能不更加積極應對這個情況。」
美國退役海軍軍官及戰略分析專家布萊恩麥格拉斯(美國之音鐘辰芳拍攝)
*中國:盼日本停止侵犯中國主權*
中國海監飛機上星期四飛到有爭議島嶼的上空,日本隨後出動8架戰機和1架鷹眼預警機緊急升空應變,導致釣魚島緊張進一步加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上星期五表示,中國已經針對日本「出動軍機侵犯釣魚島中國領空」提出嚴正交涉和抗議,希望日本停止「侵犯」和「損害」中國領土主權行為。
The New York Times:中國動搖日本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
北京——上週四,一架其貌不揚的中國雙螺旋漿飛機,攜帶了雷達和其他監視裝置,在東海爭議島嶼附近水域,低空飛行。這是中國就這個無人居住的島鏈的歸屬權問題,對日本加大壓力的最新舉措。
這架建成九年的飛機,單獨在日本所認為的領空飛行不足30分鐘,本身並非一次嚴重事件。日本派出了F-15飛機進行回應,但中國飛機在它們到達前就已離開。
中國聲稱對日本稱為尖閣諸島的島嶼擁有主權。
但中國飛機的這次單機行動,實際上是中國在空中、海上,以及公開言論中針對日本不斷升級的舉動的一部分。分析人士稱,這種戰略三個月前就已經確定,其目的在於收回中國稱為釣魚島、日本稱為尖閣諸島(Senkaku)的爭議島嶼。他們表示,這一戰略現在由新領導人習近平負責。
中國官方媒體報導,就在中國飛機闖入日本「領空」幾天前,四艘在別處演習後返航的中國戰艦,曾進入這些島嶼附近水域,並在巡航五小時後離開。分析人士稱,自今年9月份以來,中國執法船隻就一直在這些島嶼附近水域定期巡邏;而中國海軍艦艇三次靠近這些島嶼,再加上此次飛機進入日本領空,為這次爭端增加了新的危險。
他們說,實際上,中國當局正在嘗試單方面改變這些島嶼的現狀,試圖把空中和海上巡航,當作其長期領土主張的證據。幾十年來,這些島嶼一直由日本管理。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政治學副教授傅泰林(M. Taylor Fravel)說,「中國現在正在通過在海上動用艦艇,在空中動用飛機,來挑戰日本對於這些島嶼的實際控制。」
其目的是為了阻止日本嘗試對這些島嶼進行開發,他說,但這樣做本身就存在風險,假如雙方在海上或空中發生意外,局面將迅速失控,帶來不可預見的後果。
日本也對這些島嶼定期進行巡邏,稱中國的做法沒有道理。日本官員稱,在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才開始主張對這些島嶼擁有主權,這發生在有證據表明附近海床可能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之後。對於這些島嶼的歸屬最近爆發的爭端始於數月前,當時右翼的東京都知事表示,東京都政府可能會從一個日本家族手中,買回這些島嶼中的幾座,並推動在這些島嶼上進行建設,以鞏固日本對其的控制。日本中央政府隨後購買了這些島嶼,稱目的是努力緩和緊張氣氛,並且不會在上面建造建築物,但中國卻把這次購買視為挑釁。
中國加大施壓力度,正趕在日本週日舉行大選之前。在這次選舉中,來自保守派政黨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再次當選。儘管安倍晉三過去曾試圖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但他也被認為是一名鷹派人物,並且在競選過程中曾宣揚將強化日本的國防力量,應對中國不斷增強的挑戰。日本海上自衛隊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海軍部隊之一,但中國也在增強其海軍實力。
在中國,習近平在9月份被任命為一個權力巨大的跨機構小組的負責人,這個小組負責應對中國的海上爭端。兩個月之後,習近平便在中共十八大上成為共產黨的總書記,以及文職的軍方負責人。
西方和中國的分析人士稱,這意味著三個月以來,習近平在中國對日本的戰略上擁有關鍵的發言權。
與此同時,中國也對增強其海軍實力給予了更大的關注。即將離任的領導人胡錦濤曾在離職演講中說,中國誌在成為一個海洋強國。習近平剛剛結束對中國南部的巡視,其中值得關注的一點是他視察了中國最先進的驅逐艦之一「海口」艦,這艘軍艦常常在南海巡航,那是中國海域另一個爭議地區。
與日本的爭端在中國公眾當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老一代人回憶起了1894到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那段歷史,當時日本讓中國在海上蒙羞,並且吞併了這些島嶼。許多人還想起了二戰中日本對中國的殘暴佔領。
年輕一代則因20世紀90年代修訂過的學校教育課程裡的民族主義主題而感到憤怒,儘管他們購買日本的汽車、電子產品和時尚產品。
爭端造成的經濟影響已經傷害了日本,而中國可能也同樣會蒙受損失。
日本經濟學家稱,日本汽車在中國的銷量9月和10月迅速下滑,一流的日本汽車品牌在中國曾是社會地位的象徵。他們說,在經歷了這些下滑之後,已經出現了小幅度回升。
在爆發與島嶼爭端相關的反日示威之後,一些在華日本製造商,包括豐田(Toyota)和索尼(Sony),都暫停了生產,並在恢復生產時解雇了要求提高工資的中國員工。一些中國經濟學家警告政府,在目前中國經濟走軟之時,大規模地抵制日貨,可能會導致大規模的失業。
日本的調查顯示,鑒於中日恢復正常關係的前景遙遙無期,一些在華日本工廠開始在東南亞尋找其他地點,比如緬甸,那裡工資水平較低,僱員的要求也沒那麼多。
隨著這場爭端的持續,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言辭和行動也不斷升級。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上週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稱,中國將就他稱為非法購島的問題,「與日方進行堅決鬥爭」。
週五,中國向聯合國提交了文件,其中詳細說明瞭中國對東海大陸架的主權宣示。這是中國對其自稱的合法權利進行主張的最新舉措。
在9月中旬,島嶼爭端激化時,外交部部長助理樂玉成的話預示了中國即將實施的策略。在談到即將提交給聯合國的主張文件時,他說「是對我國主權權利的一種宣示」。他還說,中國「將根據事態的發展,針鋒相對地採取有力舉措,維護國家領土主權」。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