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精選】宋美齡之死 顛覆中共抗日謊言
中大謊言更無市場,北京尤其尷尬

一、宋美齡之死引發對抗戰史的回憶

高齡一百零六歲的宋美齡的去世引發了大眾重溫中國現代史、尤其是抗日戰爭史的回憶。宋美齡的一生跨及三個世紀,然而她一生中最輝煌的時期正是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的抗日戰爭期間。不但海外對宋美齡抗日戰爭時期的獨特貢獻推崇有加,就連中國大陸的輿論也絕大多數對宋持肯定態度。中共幾十年來有關抗日戰爭的謊言,也因此而再遭尷尬。

香港媒體稱宋美齡之死顛覆中共主流論述。香港中文亞洲週刊稱,宋美齡之死意外引發新的歷史詮釋,顛覆了中共的主流論述。國際鋪天蓋地的悼念資訊,正引發大陸民間對宋美齡「平反」的論述;民間和網民議論紛紛,涉及對中國近代史的重新評價等話題,正在民間和學術界發展、擴大、甚至發酵。

大陸媒體廣泛報導宋美齡的生平,一些學者敏感地發現宋對抗日的貢獻,顛覆中共抗日史詮釋,北京非常尷尬。原來,中共的教科書上稱,中國共產黨全面領導了抗日戰爭,帶領全國人民抵制蔣介石「攘外須先安內」的投降主義,並奪取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而宋美齡之死,卻意外地揭開了中共隱瞞了半個世紀的謊言。中共幾十年來有關抗日戰爭的謊言,也因此而再遭尷尬。

二、傳奇女傑的抗戰貢獻,奠定了她的歷史聲譽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張學良在西安發動兵變,扣押了當時中國的最高統帥蔣中正(介石)。由於張在此前即與中共暗通款曲,事變發生後,中共和張都有殺蔣而後背靠蘇聯割據一方之意。然而當時蔣是中國當之無愧的領袖,就連蘇聯共產黨獨裁者斯大林都認為,只有靠蔣的聲望領導中國進行抗日,才能夠對蘇聯在遠東所遭遇的日本威脅起到緩衝作用。斯大林遂對中共施壓以促放蔣,這是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的根本原因。

雖然如此,宋美齡在解決西安事變中所展現的勇氣仍然令人肅然起敬。宋在事變之後局面危難時力排眾議,不顧個人安危,深入虎穴,勸說張學良以大局為重而釋蔣。西安事變的解決,顯露了宋美齡的大智大勇,使她成為中國現代史上一位傳奇女傑。

一九四三年二月,宋美齡到美國,不僅獲邀在白宮羅斯福總統夫婦家作客,而且於美國國會面對參眾兩院議員發表演講。她以一口流利的英語和堅定有力的語氣表達了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決心:「中國人民獨立抗戰五年有餘,我們寧願奮勇犧牲到最後一兵一卒,絕不願苟延殘喘接受失敗」。她的講演獲得全體議員們的如雷掌聲,並贏得了美國政界、傳媒界和民間一面倒的歡迎和支持。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援助也由此打開了新局面。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宋美齡與蔣介石一起赴埃及,參加了討論二戰結束後世界新局勢的美英中三國開羅會議。開羅會議確定了中國將在聯合國安理會獲常任理事國席位,並確認被日本佔領的臺灣與澎湖列島將歸還中國。

宋美齡曾創記錄地十一次成為美國「時代」週刊封面人物,其中數次與蔣介石共同成為「時代」封面人物,最有名的是在一九三八年一月,蔣宋夫婦雙雙被評為「時代」年度風雲人物。作為現代中國一位傑出女性,宋美齡對中國抗日戰爭的貢獻是偉大而獨特的,她因此而獲得的榮譽也是空前的。

宋美齡終其一生,對共產主義和共產黨的堅定反對立場從未動搖過。即使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共宣稱改革開放以來,宋美齡也多次嚴峻拒絕中共頻頻送來的統戰橄欖枝。一九八一年其姐宋慶齡病死,宋美齡亦未曾同她見上一面,更未參加追悼會,以避免自己被利用來替中共政權塗脂抹粉。

一九八二年七月,中共統戰頭目廖承志發表了致蔣經國的公開信,表達中共統戰往來之意。蔣經國未予答覆,由宋美齡發表了一封轟動一時的致廖承志公開信作答。宋以此信兜頭澆了廖承志和中共一大盆冰水,信中除指陳中共以平反冤案而自暴的諸多作惡外,還毫不客氣地指出中共奉馬列為神明之荒謬;相對言之,中華民國開國以來,除袁世凱之卑鄙覬覦野心失敗外,縱軍閥時代,亦莫敢竄改國號;中華民國自國民政府執政以來,始終以國父主義及愛國精神為基據,從未獅褻諛外,如將彼(按:馬恩列斯)等巨像高懸全國,靈爽式憑,捧為所宗者;今天有正義感之猶太人尚唾棄其同宗之馬克斯,在共黨竟奉之為神明,並以馬列主義為我中華民族之訓練,此正如郭沫若宣稱斯大林是我爸爸,實無恥之尤,足令人作三日嘔。

三、歷史事實顛覆中共抗日宣傳

宋美齡的逝世不僅掀開了她對中國抗日戰爭做出重大貢獻的一頁歷史,也對中共官方幾十年來的抗戰史觀產生了最新一輪衝擊,導致人們進一步質疑中共於抗戰時期的種種作為及其官方一貫說法。例如,關於中國抗戰的領導力量問題,中共官方歷來聲稱中共是抗戰的主導力量,甚至指責蔣介石抗戰勝利後從峨嵋山下來摘桃子、竊取勝利果實,宋美齡在抗戰期間的傑出貢獻已足以推翻中共的說辭。

歷史學家辛灝年十餘年來致力研究中國現代史,出版了著作「誰是新中國」。中共在抗戰期間的行為是他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他的研究涉及了抗戰期間的幾乎所有重大事件,例如西安事變的發生和解決,國民黨軍隊正面抗戰史實,中共抗日不力而極力反蔣之策略,以及黃橋戰役和皖南事變等歷史真相。

在這些研究成果中,辛灝年揭示出的真相幾乎無一例外地顛覆了中共幾十年來的官方結論。不唯如此,除了宋美齡的生平和辛灝年的研究所還原出的真實抗戰史之外,中國大陸的民間甚至半官方研究中也逐漸現出與官方不同的聲音。例如,一九五五年中共建政後不久爆發的第一起大案高崗、饒漱石案,牽連到當時中共高級情報和公安官員潘漢年和揚帆等。潘和揚為中共秘密情報工作立下汗馬功勞,不料遭此大難,吃盡苦頭,潘並死於監禁中(按:有說曾於七九年平反出獄而死)。數十年後,潘揚案雖在鄧小平時代被平反,但官方對其中緣由始終語焉不詳。後來才逐漸爆出:原來,潘和揚受饒漱石領導的中共華東局委託,與汪精衛當局特務機關暗中聯絡,新四軍遂與日汪軍和平共處而主要致力反蔣和擴大地盤。潘漢年甚至與汪精衛直接秘密會面一次,奠下日後被當作「替罪羊」的結局。

就連中共一貫津津樂道的三五九旅延安開荒,也被揭露出其種鴉片販賣斂財的真相。毛澤東老三篇中首篇「為人民服務」裡的中央警衛團戰士張思德,也被揭出是在燒制鴉片煙土、而不是燒炭的窯洞中被埋;這也順便解釋了許多人對中共為何不惜派最貼身可靠的警衛團戰士、而不是一介老農去燒炭的「歷史性疑問」。

附上《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與《宋美齡致廖承志公開信》

1982年,出於統戰的目的,廖承志寫了一封公開信給蔣經國,當時中共報紙很是熙熙攘攘了一番。但後文如何,就沒有人提了。事實上,當時的蔣夫人宋美齡也是回了一封公開信給廖承志的,但內容實在太尖銳了,中共也就只好裝作不知道了。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

經國吾弟: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遙。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載。幼時同袍,蘇京把晤,往事歷歷在目。惟長年未通音問,此誠憾事。近聞政躬違和,深為懸念。人過七旬,多有病痛。

至盼善自珍攝。

三年以來,我黨一再倡議貴我兩黨舉行談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國統一大業。惟弟一再聲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余期期以為不可。世交深情,於公於私,理當進言,敬希詮察。

祖國和平統一,乃千秋功業,臺灣終必回歸祖國,早日解決對各方有利。臺灣同胞可安居樂業,兩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離之痛,在臺諸前輩及大陸去臺人員亦可各得其所,且有利於亞太地區局勢穩定和世界和平。吾弟嘗以「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自勉,倘能於吾弟手中成此偉業,必為舉國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國家,名留青史。所謂「罪人」之說,實相悖謬。跼促東隅,終非久計。明若吾弟,自當瞭然。如遷延不決,或委之異日,不僅徒生困擾,吾弟亦將難辭其咎。再者,和平統一純屬內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圖我臺灣,此世人所共知者。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願弟慎思。

孫先生手創之中國國民黨,歷盡艱辛,無數先烈前仆後繼,終於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光輝業跡,已成定論。國共兩度合作,均對國家民族作出巨大貢獻。首次合作,孫先生領導,吾輩雖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輩身在其中,應知梗概。事雖經緯萬端,但縱觀全局,合則對國家有利,分則必傷民族元氣。今日吾弟在臺主政,三次合作,大責難謝。雙方領導,同窗摯友,彼此相知,談之更易。所謂「投降」、「屈事」、「吃虧」、「上當」之說,實難苟同。評價歷史,展望未來,應天下為公,以國家民族利益為最高準則,何發黨私之論!至於「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云云,識者皆以為太不現實,未免自欺欺人。三民主義之真諦,吾輩深知,毋須爭辯。所謂臺灣「經濟繁榮,社會民主,民生樂利」等等,在臺諸公,心中有數,亦毋庸贅言。試為貴黨計,如能依時順勢,負起歷史責任,毅然和談,達成國家統一,則兩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共圖振興中華之大業。否則,偏安之局,焉能自保。有識之士,慮已及此。事關國民黨興亡絕續,望弟再思。

近讀大作,有「切望父靈能回到家園與先人同在」之語,不勝感慨系之。今老先生仍厝於慈湖,統一之後,即當遷安故土,或奉化,或南京,或廬山,以了吾弟孝心。吾弟近曾有言:「要把孝順的心,擴大為民族感情,去敬愛民族,奉獻於國家。」誠哉斯言,盍不實踐於統一大業!就國家民族而論,蔣氏兩代對歷史有所交代;就吾弟個人而言,可謂忠孝兩全。

否則,吾弟身後事何以自了。尚望三思。

吾弟一生坎坷,決非命運安排,一切操之在己。千秋功罪,繫於一念之間。當今國際風雲變幻莫測,臺灣上下眾議紛紓歲月不居,來日苦短,夜長夢多,時不我與。盼弟善為抉擇,未雨綢繆。「寥廓海天,不歸何待?」

人到高年,愈加懷舊,如弟方便,余當束裝就道,前往臺北探望,並面聆諸長輩教益。「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遙望南天,不禁神馳,書不盡言,諸希珍重,佇候復音。

老夫人前請代為問安。方良、緯國及諸侄不一。

順祝

近祺!

廖承志

1982年7月24日

1982年8月17日宋美齡致廖承志公開信

承志世侄:

七月廿四日致經國函,已在報章閱及。經國主政,負有對我中華民國賡續之職責,故其一再聲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乃是表達我中華民國、中華民族及中國國民黨浩然正氣使之然也。

余閱及世侄電函,本可一笑置之。但念及五十六七年前事,世侄尚屬稚年,此中真情肯綮,殊多隔閡。余與令尊仲愷先生及令堂廖夫人,曩昔在廣州大元帥府,得曾相識,嗣後,我總理在平病況阽危,甫值悍匪孫美瑤在臨城綁劫藍鋼車案後,津浦鐵路中斷,大沽口並已封港,乃只得與大姊孔夫人繞道買棹先至青島,由膠濟路北上轉平,時逢祁寒,車廂既無暖氣,又無膳食飲料,車上水喉均已冰凍,車到北平前門車站,週身既抖且僵。離滬時即知途程艱難,甚至何時或可否能如期到達目的地,均難逆料,而所以趕往者,乃與總理之感情,期能有所相助之處,更予二家姐孫夫人精神上之奧援,於此時期中,在鐵獅子胡同,與令堂朝夕相接,其足令余欽佩者,乃令堂對總理之三民主義,救國宏圖,娓娓道來,令余驚訝不已。蓋我國民黨黨人,固知推翻滿清,改革腐陳,大不乏人,但一位從未浸受西方教育之中國女子而能瞭解西方傳來之民主意識,在五十餘年前實所罕見。余認其為一位真正不可多得之三民主義信徒也。

令尊仲愷先生乃我黃埔軍校之黨代表,夫黃埔乃我總理因宅心仁恕,但經多次澆漓經驗,痛感投機分子之不可恃,決心手創此一培養革命精銳武力之軍校,並將此尚待萌芽之革命軍人魂,交付二人,即是將校長之職,委予先總統,以灌輸革命思想,予黨代表委諸令尊,其遴選之審慎,自不待言。

觀諸黃埔以後成效,如首先敉平陳炯明驍將林虎、洪兆麟後,得統一廣東。接著以北伐進度之神速,令國民革命軍軍譽鵲起,威震全國,猶憶在北伐軍總司令出發前夕,余與孫夫人,大兄子文先生等參加黃埔閱兵典禮,先總統向學生訓話時,再次稱廖黨代表對本黨之勛猷(此時廖先生已不幸遭凶物故,世侄雖未及冠,已能體會失怙之痛矣。)再次言及仲愷先生對黃埔之貢獻時,先總統熱淚盈眶,其真摯慟心,形於詞色,聞之者莫不動容,諒今時尚存之當時黃埔學生,必尚能追憶及之。余認為仲愷先生始終是總理之忠實信徒,真如世侄所言,為人應「忠孝兩全」,倘謂仲愷先生乃喬裝為三民主義及總理之信徒,而實際上乃為潛伏國民黨內者,則豈非有虧忠貞?若仲愷先生矢心忠貞,則豈非世侄有虧孝道耶?若忠孝皆肭(注「肭」為不任事與不足之意),則廖氏父子二代對歷史豈非茫然自失,將如何作交代耶?

此意尚望三思。

再者在所謂「文化大革命」斗臭、鬥垮時期,聞世侄亦被列入鬥爭對象,虎口餘生,亦云不幸之大幸,世侄或正以此認為聊可自慰。

日本讀賣新聞數年前報導,中共中央下令對全國29省市,進行歸納,總結出一「正式」統計數字,由1966年開始,到1976年10年之內,被迫害而死者有2,000萬人,波及遭殃者至6億人。雲南盛內蒙古等地,有727,000名幹部遭到迫害,其中34,000人被害致死。

《北京日報》亦曾報導,北京市政府人員在「文革」中,就有12000人被殺,共黨高層人物,如劉少奇、彭德懷、賀龍等人,均以充軍及飢餓方式迫死,彼等如九泉有知,對大量幹部自相殘殺,豆萁相煎之手段,不知將作何想法?……世侄所道「外人巧言令色」旨哉斯言,莫非世侄默詆姦邪之媚外乎。

相對言之,中華民國開國以來,除袁世凱之卑鄙覬覦野心失敗外,縱軍閥時代,亦莫敢竄改國號,中華民國自國民政府執政以來,始終以國父主義及愛國精神為基據,從未獅褻諛外,如將彼等巨像高懸全國,靈爽式憑,捧為所宗者,今天有正義感之猶太人尚唾棄其同宗之馬克斯,乃共黨竟奉之為神明,並以馬列主義為我中華民族之訓練,此正如郭沫若宣稱「斯太林是我爸爸」,實無恥之尤,足令人作三日嘔。

或謂我總理聯俄容共鑄成大錯,中國共產黨曲解國父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民族之要旨,斷章取義,以國父容共一詞為護身符,因此諱言國父批牘墨跡中曾親批「以時局誠如來書所言,日人眼光遠之人士,皆主結民黨,共維東亞大局,其眼光短少之野心家,則另有肺腑也;現在民黨,系聯日為態度。」此一批示顯見:(一)總理睿知,已洞察日本某些野心家將來之企圖;(二)批示所書「現在」民黨當以聯日為態度,所言亦即謂一切依國家之需要而定。聯日聯俄均以當時平等待我為準繩。當時日本有助我之同情心,故總理乃以革命成功為先著,再者毋忘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有對中山先生肝膽相照之日本信徒為我革命而犧牲者。世侄在萬籟俱寂時,諒亦曾自忖一生,波劫重重,在抗戰前後,若非先總統懷仁念舊,則世侄何能脫囹圄之厄,生命之憂,致尚冀三次合作,豈非夢囈?又豈不明黃臺之瓜不堪三摘之至理耶?

此時大陸山頭主義更為猖獗,貪污普遍,賄賂公行,特權階級包庇徇私,萋萋迭聞:「走後門」之為也牲牲(注「牲牲」眾多也。)皆是,禍在蕭牆,是不待言,敏若世侄,抑有思及終生為蟒螫所利用,隨時領導一更,政策亦變,旦夕為危,終將不免否?過去毛酋秉權,一日數驚,鬥爭侮辱,酷刑處死,任其擺佈,人權尊嚴,悉數蕩盡,然若能敝帚自珍,幡然來歸,以承父志,澹泊改觀,養頤天年,或能予以參加建國工作之機會。倘執迷不醒,他日光復大陸,則諸君仍可冉冉超生,若願欣賞雪竇風光,亦決不必削髮,以淨余劫,回頭是岸,願捫心自問。款款之誠,書不盡意。

順祝安謐

民國71年8月17日

宋美齡

本文留言

作者黃傑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