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市場冰火兩重天,一些城市房價在上升,而部分前期上漲過快、經濟低迷、結構調整的中小城市房地產價格大幅下挫,典型的如鄂爾多斯、集寧等城市。
曾經有觀點認為,軌道交通下的城市化將讓大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成為窪地,這個觀點並不準確。以軌道交通最發達的日本、法國來看,資源都集聚在東京與巴黎都市圈,商業租金最高的在城市的核心商圈,住宅價格較為堅挺的是城市周邊交通便捷、上班族樂於居住的成熟社區。
商品房限購之初,房地產熱點溢出大城市,向不限購或者限購不嚴的中小城市擴散。調控成為常態之後,一些前期上漲過快、產業結構不合理的中小城市顯示出疲態。而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價依然較為堅挺,尤其以資源最集中的北京論,其商業物業租金已經創出天價。據高和資本的數據,10月位於東三環的高和萃項目的最高價格已達28萬元每平米,超過了此前世茂工三的24萬元每平米,成為北京鋪王,寫字樓、商鋪輪番上漲,而北京四環內幾乎已經不存在新的住宅物業空間。
2012年房地產形勢動盪,省會城市除貴陽等少數城市外,房價相對堅挺,如杭州二手房價近期雖然下行,相比於溫州、義烏等地走勢穩健。最近兩年GDP上升較快的地區,如湖南、湖北等地,核心城市房地產走勢穩中有升。今年前10個月,一線城市一房和二房的供應面積與成交面積的比例大體分別為1:1.07和1:1.16,稍稍供不應求;三房、四房分別為1:0.61、1:0.43,明顯供大於求。貴陽房地產市場之所以引起關注,在於投資者對於當地兩個千萬平方米級別的大盤心存懷疑,認為供應規模超過了當地人口與資金聚集的速度。
在嚴厲調控的限購期,開發商傾向於在三四線城市拿地,投資者轉向大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房地產價格便宜、城市化布局成為重要著眼點。
便宜未必能上漲。這些開發商首先忽略了三四線城市資源集聚能力不足,根據研究報告的數據,包括唐山、揚州、中山、蕪湖、連雲港等大量三、四線城市在過去幾年土地供給極度膨脹,與去年以來的商品房實際消化速度形成巨大差距。這些城市的發展不能夠吸附房地產消費人群。
以邯鄲為例,作為河北省三線城市,其房價也就四五千元,但當地房地產泡沫膨脹之程度,不比鄂爾多斯、溫州、貴陽等地低多少。2008-2011年,邯鄲市主城區售完、尾盤的建築總面積795.8萬平方米,在售樓盤建築總面積1864.9萬平方米,預售建築總面積1615.5萬平方米,目前當地在售和預售的房產共約3480萬平方米。業內人士分析,按照中國人均居住面積31.6平方米,商業用房人均面積1.5平方米計算,人均建築面積為33.1平方米,邯鄲在售與預售樓盤至少可以容納105萬人。而當地非農人口樂觀估計也不足160萬人。如果考慮到2012年當地新建樓盤建築面積不會低於2011年1000萬平方米的條件,邯鄲在售與預售房面積至少可以容納130萬人以上。而當地2011年全年樓盤銷售總面積僅355萬平方米,以此測算,在建與在售樓盤至少需要消化10年。
不僅如此,開發商與投資者被短暫的資金熱情沖昏了頭腦,忽略了產業結構調整、經濟景氣與房地產之間的關係。已經被當作典型案例的鄂爾多斯,當煤炭價格下降、民間借貸市場崩潰之後,房地產市場隨之崩盤,不僅沒有新的產業吸附當地人口,常住人口反而離開。一旦經濟一行伴隨著資金與人口雙降現象,當地房地產市場便岌岌可危。其他值得關注的中小城市包括溫州、義烏、東莞等城市的房地產,這些城市得市場風氣之先,房價一直處於高位。但在2008年後,隨著出口下降、低端製造業清理,這些地區都面臨著房地產從原有的出租獲利模式向中端製造業轉型、廠房商鋪空置率上升的陣痛中。隨著經濟轉型的深入,貨幣趨於穩定,投資客的數量將逐步減少,這對於試圖以旅遊與養老吸引全國客戶的桂林、日照等城市,可不是個好消息。
中國的城市化是個溢出過程,各省級大城市作為核心城市,吸引本地人口,隨著房價上漲逐漸向周邊軌交經過的二三線城市蔓延,最終達到平衡。前期房價上漲快、推地多、實體經濟景氣下行的中小城市,有一部分已經站在懸崖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