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穎一:中國經濟問題的根源在政治

11月16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在「2012財新峰會:中國與世界」論壇上表示,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經濟、金融問題,但歸根結底都得靠政治和政府機制來解決。

他說,2008年以來,各國的經濟問題和金融問題已經與政治、政府體制緊密相關。歐洲的問題是在一體化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牽扯到貨幣體系、財政體系,這都與政治體系有關。美國經濟要解決的財政懸崖、財政赤字等都體現在政治決策的過程中。

他並且表示,中國所存在的增長問題、結構問題,說到底都是與政府有關係,牽扯到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居民的關係、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等。

錢穎一認為,因為各國面臨的問題牽扯到政治和政府,所以這些問題解決的出路是並不樂觀的。無論是歐中美,經濟、金融問題,最終解決有賴於政治、政府機制。

「除了經濟、金融、政治方面外,當我們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答案時,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容易忽視,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創新可能帶來的變革。」錢穎一說。

他以頁岩氣的開採為例,頁岩氣的開採將改變全球能源的開採情況,還將會拉動經濟增長的速度。但是中國目前頁岩氣開採的技術(水平井、水力壓力技術)還不成熟。

錢穎一引用了11月12日國際能源署發布的預測報告,由於頁岩氣開採技術的創新,預測美國將在2020年成為能源淨出口國,2030年自給自足。

他表示,技術的創新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因此在思考解決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時,需要考慮創新在內的諸多因素。

本文留言

作者李雨謙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