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選•一個政權交接

星期四英國各大報紙關注的兩大話題主要集中在美國大選以及中國的十八大黨代會。

首先,幾乎各大報紙的頭版都報導和評論了美國大選的結果。《金融時報》的報導說,歐巴馬贏得大選,但新的戰鬥即將開始。
等待歐巴馬立即處理的有預算問題,因為如果歐巴馬無法解決預算僵局,那將直接威脅美國經濟, 使美國經濟重新陷入危機。

《國際先驅論壇報》頭版的標題說,美國大選結束,但分歧仍在。文章說,美國兩大政黨在未來的幾年,將就政府的角色、大小、收支平衡以及稅收問題等進行激烈的辯論。

《泰晤士報》的報導則說,歐巴馬再次贏得了美國總統大選,但艱難的任務還在後頭。報導說,歐巴馬贏得大選之際,華爾街股市下跌,敗北的共和黨不會讓歐巴馬的第二任任期那麼容易。歐巴馬面臨一系列棘手的問題,諸如國內的經濟問題、國際上如何解決敘利亞的殺戮問題等等。

中共十八大

除歐巴馬之外,各大報紙所關注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金融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說,中國迫切需要改革。文章說,中國的新領導人習近平別無選擇,必須拋開共產黨一貫不透明的官僚主義作風,打擊滲透到中國各個層面的腐敗現象。因為腐敗招致不滿並影響經濟發展。但文章指出,即使習近平有改革的意願,但他改革的道路無疑是艱難的。

《泰晤士報》的一篇文章則從中國微博用戶的角度看十八大期間對社交媒體的限制以及微博所發揮的作用。文章說,目前中國微博用戶所面臨的一個兩難選擇是,要不要在每天晚上9點上網,在微博上發帖子表達看法?因為據專家稱,每晚9點以後是中國高層領導人上網的時間,他們也想通過閱讀和瀏覽微博來把握全國人民的「脈搏」。

因此,這可能是最佳的上網時間,一旦你在微博上發了一個帖子,很可能就會被某些大人物看到,但是這也可能是最糟的上網時間,因為中國的審查機器開足了馬力,任何被認為是有一點點批評內容的帖子就會被馬上刪除。

所以,晚上9點可以說是最敏感的時間,尤其在十八大期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佚名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