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外交政策:中國剩女的困境

 2012-11-08 09:4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北京的時尚大廈是《時尚·Cosmopolitan》、《時尚先生》和《時尚芭莎》等著名時尚雜誌的出版社所在地。一個星期天的下午,穿著考究的人們聚集在這棟大廈的二樓,傾聽著名心理諮詢師、兩性關係專家吳迪的講座。吳迪是《時尚·Cosmopolitan》雜誌的專欄作者,她開設的《麻辣情醫》在都市男女中廣受歡迎,同時她還寫過一本書,名叫《我知道你是怎麼剩下的》。這群人中的大多數是25歲到35歲的女性,她們是《時尚·Cosmopolitan》的主要讀者,許多人穿著黑色夾克、皮靴,戴著新潮墨鏡,舉止優雅從容。她們耐心地等待著吳迪的出場,據說找她做個人情感諮詢,每小時需要花費一千元,而這一次講座的主題是,如何在這個男多女少的國家做一個單身的女人。

吳迪今年43歲,已婚,美國休斯頓大學MBA畢業,言辭犀利,極像中國版的蘇茜·歐曼。當她信步走上講臺後,她先在到場的聽眾中進行了一次小調查,然後在聽眾爽朗的笑聲中開始了她的講座,演講中不乏姐妹般的教誨、戀愛秘籍和理財知識。她告誡聽眾,在兩性關係中,期望雙方永遠保持戀愛時的熱度是不現實的,當然,因為激情而進入婚姻也是不現實的。即使是美國總統克林頓也有偷腥的時候,所以這表明,就算是結婚很久的夫婦,也沒法一直保持戀愛時候的熱度。

她演講的大部分內容不是要揭示什麼永恆的道理,而是意在描述當代中國社會面臨的新問題——剩女的困境。在中國,剩女一般指那些上了一定年紀(比如27歲或者30歲)卻還未嫁出去的女性,她們通常被認為是「剩」下來的一群人,太老了所以沒人要。在中國的報紙專欄、情景喜劇和相親節目裡,剩女越來越多地成為話題,甚至成為調侃的對象。據全國婦聯2010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90%的男性受訪者認為,女人應該在27歲以前結婚,否則就很難嫁出去了。

但是最為令人驚訝的事情在於,許多人覺得現實可能並非如此。中國的女性數量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就2010年來說,中國的男女孩出生比例為118比100,而到2020年,這個國家將有2400萬男人討不到老婆。那麼,怎麼可能有女性被「剩」下呢?

《非自然選擇》的作者馬語琴和許多學者的研究顯示,許多原因導致中國現在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幾個世紀以來,中國家庭都更喜歡男孩,因為他們覺得女孩終究是要嫁出去跟著丈夫生活,而不是呆在家裡照顧父母。1980年,中國開始實行計畫生育政策,這一舉措導致男女比例更加失調。其後的15年間,隨著超聲波掃瞄技術的逐漸普及,性別選擇性墮胎越來越嚴重,雖然中國自1995年開始禁止這種行為,但是仍然屢禁不止。西安交通大學的蔣全寶(音譯)估計,到2020年,中國15%到20%的適婚男性將很難找到老婆。咱一看,人們可能會認為,對中國廣大的單身女性來說,這或許是個好現象,但是現實情況遠比這複雜的多,《麻辣情醫》的火爆便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為什麼中國會出現‘剩女’呢?」吳迪問道,在停頓了許久之後,她給出了答案,「這是高GDP造成的」。此言一出,在場的幾位女士便有些坐立不安,她們對吳迪的論斷持保留態度。吳迪繼續說道,「以前,中國根本沒有‘剩女’一詞,但是現在的女性掙的更多,受教育程度也大大提高,她們有了好工作,當然,對男人的要求也提高了。」她總結道,「現在的女人們不僅要的是對這個男人有感覺,而且他還要有房有車,但是並非每個男人能滿足這些條件。

她這麼說並不是要女人們降低自己的要求,實際上,她想表達的是現在的中國女性過的越來越好。30年前,結婚證是人們成年的標誌。「結婚以前,人們沒什麼基本的人權,不能進行婚前性行為,也沒有單位分的房子。」現在,隨著性自由的興起與房地產業的繁榮,這些阻礙都已不復存在。那麼,人們為什麼不等到找到合適的人才結婚呢?「你們的未來將有所不同,」她揮了揮手,說道,「那些能夠放寬對男人的要求,容忍男人的缺點的女人們能夠結婚,而那些不能做到的女人們將保持單身。」

所有的這些大道理都不是薩布里娜想聽的,她今年26歲,戴著新潮的墨鏡。「我更希望她能介紹一些關於如何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的建議,」她低聲對我說。薩布里娜來聽講座的原因是她是真的想要結婚了,因為還有一年,她就要成為人們眼中的「剩女」了。她是知名大學的研究生,有著一份令人羨慕的營銷工作,而且長的還挺漂亮。以前,在她看來,她找到一位理想的伴侶不是件難事。她問我身邊有沒有沒結婚的男性,如果有的話,讓我告訴他們她只有24歲。

2006年,《時尚·Cosmopolitan》曾經出過一期雜誌,封面標題是「歡迎來到剩女時代」。雖然許多人認為,為了擴大銷量,雜誌誇大了女人們的焦慮,但是在中國,婚姻正在徹底地改變卻是不爭的事實,城鎮地區的女性結婚越來越晚,受教育程度越高,結婚越晚,越來越多的高學歷女性甚至沒有結婚。

中國有句古話,「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是清華-布魯金斯中國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峰(音譯)認為,這句老話或許已經過時了,據他調查,實際上那些家境殷實的女性也面臨著結婚難的問題,她們結婚結的更晚。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現在正面臨著「皇帝的女兒」的困境。1982年,在25到29歲的中國城鎮女性中,只有5%的人未婚;而到1995年,這一比例翻了一番,到2008年,這一數字幾乎達到15%。當然,她們中的大多數人最終還是會走入婚姻,但是30歲年齡段的單身女性數量仍然在快速地增長,1995年,在30到34歲的中國城鎮女性中,只有2%的人未婚,而到2008年,這一比例達到了6%。

很明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女性最難走入婚姻。王峰的研究顯示,在上海,擁有大學學歷的45歲女性群體當中,有7%的人從未結過婚。他告訴我,「上海的情況預示著,在中國的其他城市,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也將面臨這樣的問題,這跟以前非常不一樣,以前幾乎所有的女性都會結婚」。實際上,中國還有個為人熟知的笑話,這個國家的人有三種性別——男人、女人、女博士。男人和女人結婚,女博士和空氣結婚。

但是,剩女現象不止發生在中國。實際上,越來越多東亞國家的女性,尤其是那些受過最好的教育、工資也很高的城市女性拒絕步入婚姻的殿堂。去年,《經濟學人》曾報導稱,日本30歲出頭的女性當中,大約三分之一未婚;而在臺灣,30歲末的女性當中,有超過20%的人仍然未婚,結婚的人數也不到50%。在新加坡,40到44歲,擁有大學文憑的女性當中有27%仍然處於單身狀態。照此看來,我們不難判斷,城鎮化程度只有51%的中國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下去。

對於人口佔世界五分之一,號稱世界工廠的中國來說,它所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很高。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東亞國家在社會保障體系的投入都非常少,而根據這些國家的傳統,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中國的經濟奇蹟增加了國民的收入,不斷推進城市化進程,然而與之一同增長的則是結婚年齡和離婚率,計畫生育政策甚至降低了出生率。實際上,東亞國家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出生率就不斷走低,那時候,平均每個女性要養育5.3個孩子,現在,這一數字只有1.6。

清華大學社會學博士,女性雜誌專欄作者洪理達告訴我,毫無疑問,中國政府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否則全國婦聯不會花費如此大的精力來做一項基於3萬人的問卷調查,而且主題還是「剩女」問題。洪理達指出,「政府的介入使得這個頗具貶義意味的詞迅速的擴散開來」。一家國營電視臺對這項調查做過這樣的報導——「看看你‘剩’到什麼程度」。在這項調查中,剩女們被分為許多等級,比如「剩鬥士」(25-27歲)、「必剩客」(20-30歲)、「齊天大剩」(35歲及以上)。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一旦有這種焦慮,便去結婚。或者如洪理達所說,「如果你還想在這個國家保存一絲結婚的希望的話,就別對男人要求太高。」

考慮到中國現在性別比例嚴重失調,如果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寧缺毋濫的話,越來越多社會底層的男性也會被剩下來。王峰對2000名中國男性進行了調查,40歲,擁有大學文憑的男性當中,只有1%的人仍然單身;但是在那些最低收入、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中,卻有25%的人處於單身狀態。如果2400萬單身漢們都在偏遠的鄉村照顧他們逐漸老去的父母,那麼誰又在將來照顧這些人呢?再者,在任何社會當中,如果單身漢的比例過大,通常這個社會的犯罪率和暴力程度就越高。在這個國家,人們普遍信奉著這樣的一個理念,和諧的家庭才是和諧社會的根本。顯然,對政府來說,不和諧的家庭也是暴力社會的溫床。

婚姻焦慮、戀愛恐慌牽動著當今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為了在婚姻問題上保持競爭力,年輕人面臨著買房的種種壓力便是最好的例證。百合網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發達城市的女性中,有68.3%的人認為,在結婚以前,男人必須有自己的房子。在熱門相親節目《非誠勿擾》裡,這樣的情景更是屢見不鮮。在中國的女性雜誌中,我們還可以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標題,比如《Elle》最近的文章《愛情指南:2012年度剩女最愛的八種男人》,還有《時尚芭莎》最近的文章《從高級剩女到完美新娘》。

當然,並不是所有雜誌都在誇大剩女這一概念。《時尚·Cosmopolitan》的主編徐巍告訴我,在將「剩女」一次炒熱之後,她正試圖低調對待這一現象,「相反,我們現在想給現代女性塑造更為積極的形象」。而且,她表示,「剩女」實際上用詞不當,改變最快的是女人們自己的擇偶標準。

實際上,我在北京採訪過的單身女性一點也不過時。徐安妮,身高175cm,身材苗條,臉蛋消瘦,她有著披肩的長發,皮膚完美無瑕,30歲的她曾坐在瑜舍和我談論剩女問題。在旁人看來,她就是個完全的剩女,而且總是在焦慮和滿足中徘徊。她告訴我,「女人30歲真的非常危險,我今年30歲了,不過我並不感到孤獨,其實只要你一過這個年紀,很多事情也就OK了」。

徐安妮擁有大學文憑,經濟獨立,供職於北京一家著名的新聞雜誌社,是一名聰慧的記者。總的來說,她各方面都很不錯。雖然有時候這樣的想法讓她自己也感到奇怪,但是她越來越覺得,與其去浪費時間相親和找性伴侶,還不如專注於工作。不過她仍然希望有一天能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當我問及如果到了50歲還是單身怎麼辦的時候,她說,「我覺得還好啊,我最怕的就是嫁錯人。」

在我們見面之前,我讓她讀一讀最近《大西洋月刊》的封面文章《所有的單身女人們》,看看能不能找到共鳴。她告訴我,確實有很多東西引起了她的共鳴,並特地指著其中的一段說道,「當格洛麗亞·斯泰納姆在上世紀70年代說到‘我們自己就是自己的伴侶’時,我懷疑她自己是否意識到了她非凡的預見能力。」

許多年前,中國社會比現在要簡單的多,人們面臨的選擇也不多。但是現如今,隨著這個國家經濟的起起落落與人們收入差距的拉大,你的配偶將決定你未來過著怎樣的生活,就像《非誠勿擾》裡那位著名女嘉賓說的那樣,你是願意坐在自行車上笑,還是坐在寶馬里哭?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中國的女人們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但是,她們也將越來越難找到自己的白馬王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譯言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