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外交政策:中国剩女的困境

 2012-11-08 09:4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北京的时尚大厦是《时尚·Cosmopolitan》、《时尚先生》和《时尚芭莎》等著名时尚杂志的出版社所在地。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穿着考究的人们聚集在这栋大厦的二楼,倾听著名心理咨询师、两性关系专家吴迪的讲座。吴迪是《时尚·Cosmopolitan》杂志的专栏作者,她开设的《麻辣情医》在都市男女中广受欢迎,同时她还写过一本书,名叫《我知道你是怎么剩下的》。这群人中的大多数是25岁到35岁的女性,她们是《时尚·Cosmopolitan》的主要读者,许多人穿着黑色夹克、皮靴,戴着新潮墨镜,举止优雅从容。她们耐心地等待着吴迪的出场,据说找她做个人情感咨询,每小时需要花费一千元,而这一次讲座的主题是,如何在这个男多女少的国家做一个单身的女人。

吴迪今年43岁,已婚,美国休斯顿大学MBA毕业,言辞犀利,极像中国版的苏茜·欧曼。当她信步走上讲台后,她先在到场的听众中进行了一次小调查,然后在听众爽朗的笑声中开始了她的讲座,演讲中不乏姐妹般的教诲、恋爱秘籍和理财知识。她告诫听众,在两性关系中,期望双方永远保持恋爱时的热度是不现实的,当然,因为激情而进入婚姻也是不现实的。即使是美国总统克林顿也有偷腥的时候,所以这表明,就算是结婚很久的夫妇,也没法一直保持恋爱时候的热度。

她演讲的大部分内容不是要揭示什么永恒的道理,而是意在描述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新问题——剩女的困境。在中国,剩女一般指那些上了一定年纪(比如27岁或者30岁)却还未嫁出去的女性,她们通常被认为是“剩”下来的一群人,太老了所以没人要。在中国的报纸专栏、情景喜剧和相亲节目里,剩女越来越多地成为话题,甚至成为调侃的对象。据全国妇联2010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90%的男性受访者认为,女人应该在27岁以前结婚,否则就很难嫁出去了。

但是最为令人惊讶的事情在于,许多人觉得现实可能并非如此。中国的女性数量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就2010年来说,中国的男女孩出生比例为118比100,而到2020年,这个国家将有2400万男人讨不到老婆。那么,怎么可能有女性被“剩”下呢?

《非自然选择》的作者马语琴和许多学者的研究显示,许多原因导致中国现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家庭都更喜欢男孩,因为他们觉得女孩终究是要嫁出去跟着丈夫生活,而不是呆在家里照顾父母。1980年,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一举措导致男女比例更加失调。其后的15年间,随着超声波扫描技术的逐渐普及,性别选择性堕胎越来越严重,虽然中国自1995年开始禁止这种行为,但是仍然屡禁不止。西安交通大学的蒋全宝(音译)估计,到2020年,中国15%到20%的适婚男性将很难找到老婆。咱一看,人们可能会认为,对中国广大的单身女性来说,这或许是个好现象,但是现实情况远比这复杂的多,《麻辣情医》的火爆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剩女’呢?”吴迪问道,在停顿了许久之后,她给出了答案,“这是高GDP造成的”。此言一出,在场的几位女士便有些坐立不安,她们对吴迪的论断持保留态度。吴迪继续说道,“以前,中国根本没有‘剩女’一词,但是现在的女性挣的更多,受教育程度也大大提高,她们有了好工作,当然,对男人的要求也提高了。”她总结道,“现在的女人们不仅要的是对这个男人有感觉,而且他还要有房有车,但是并非每个男人能满足这些条件。

她这么说并不是要女人们降低自己的要求,实际上,她想表达的是现在的中国女性过的越来越好。30年前,结婚证是人们成年的标志。“结婚以前,人们没什么基本的人权,不能进行婚前性行为,也没有单位分的房子。”现在,随着性自由的兴起与房地产业的繁荣,这些阻碍都已不复存在。那么,人们为什么不等到找到合适的人才结婚呢?“你们的未来将有所不同,”她挥了挥手,说道,“那些能够放宽对男人的要求,容忍男人的缺点的女人们能够结婚,而那些不能做到的女人们将保持单身。”

所有的这些大道理都不是萨布里娜想听的,她今年26岁,戴着新潮的墨镜。“我更希望她能介绍一些关于如何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的建议,”她低声对我说。萨布里娜来听讲座的原因是她是真的想要结婚了,因为还有一年,她就要成为人们眼中的“剩女”了。她是知名大学的研究生,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营销工作,而且长的还挺漂亮。以前,在她看来,她找到一位理想的伴侣不是件难事。她问我身边有没有没结婚的男性,如果有的话,让我告诉他们她只有24岁。

2006年,《时尚·Cosmopolitan》曾经出过一期杂志,封面标题是“欢迎来到剩女时代”。虽然许多人认为,为了扩大销量,杂志夸大了女人们的焦虑,但是在中国,婚姻正在彻底地改变却是不争的事实,城镇地区的女性结婚越来越晚,受教育程度越高,结婚越晚,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女性甚至没有结婚。

中国有句古话,“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是清华-布鲁金斯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峰(音译)认为,这句老话或许已经过时了,据他调查,实际上那些家境殷实的女性也面临着结婚难的问题,她们结婚结的更晚。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现在正面临着“皇帝的女儿”的困境。1982年,在25到29岁的中国城镇女性中,只有5%的人未婚;而到1995年,这一比例翻了一番,到2008年,这一数字几乎达到15%。当然,她们中的大多数人最终还是会走入婚姻,但是30岁年龄段的单身女性数量仍然在快速地增长,1995年,在30到34岁的中国城镇女性中,只有2%的人未婚,而到2008年,这一比例达到了6%。

很明显,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女性最难走入婚姻。王峰的研究显示,在上海,拥有大学学历的45岁女性群体当中,有7%的人从未结过婚。他告诉我,“上海的情况预示着,在中国的其他城市,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也将面临这样的问题,这跟以前非常不一样,以前几乎所有的女性都会结婚”。实际上,中国还有个为人熟知的笑话,这个国家的人有三种性别——男人、女人、女博士。男人和女人结婚,女博士和空气结婚。

但是,剩女现象不止发生在中国。实际上,越来越多东亚国家的女性,尤其是那些受过最好的教育、工资也很高的城市女性拒绝步入婚姻的殿堂。去年,《经济学人》曾报道称,日本30岁出头的女性当中,大约三分之一未婚;而在台湾,30岁末的女性当中,有超过20%的人仍然未婚,结婚的人数也不到50%。在新加坡,40到44岁,拥有大学文凭的女性当中有27%仍然处于单身状态。照此看来,我们不难判断,城镇化程度只有51%的中国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

对于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来说,它所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很高。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东亚国家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都非常少,而根据这些国家的传统,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中国的经济奇迹增加了国民的收入,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然而与之一同增长的则是结婚年龄和离婚率,计划生育政策甚至降低了出生率。实际上,东亚国家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出生率就不断走低,那时候,平均每个女性要养育5.3个孩子,现在,这一数字只有1.6。

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女性杂志专栏作者洪理达告诉我,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否则全国妇联不会花费如此大的精力来做一项基于3万人的问卷调查,而且主题还是“剩女”问题。洪理达指出,“政府的介入使得这个颇具贬义意味的词迅速的扩散开来”。一家国营电视台对这项调查做过这样的报道——“看看你‘剩’到什么程度”。在这项调查中,剩女们被分为许多等级,比如“剩斗士”(25-27岁)、“必剩客”(20-30岁)、“齐天大剩”(35岁及以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旦有这种焦虑,便去结婚。或者如洪理达所说,“如果你还想在这个国家保存一丝结婚的希望的话,就别对男人要求太高。”

考虑到中国现在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如果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宁缺毋滥的话,越来越多社会底层的男性也会被剩下来。王峰对2000名中国男性进行了调查,40岁,拥有大学文凭的男性当中,只有1%的人仍然单身;但是在那些最低收入、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中,却有25%的人处于单身状态。如果2400万单身汉们都在偏远的乡村照顾他们逐渐老去的父母,那么谁又在将来照顾这些人呢?再者,在任何社会当中,如果单身汉的比例过大,通常这个社会的犯罪率和暴力程度就越高。在这个国家,人们普遍信奉着这样的一个理念,和谐的家庭才是和谐社会的根本。显然,对政府来说,不和谐的家庭也是暴力社会的温床。

婚姻焦虑、恋爱恐慌牵动着当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为了在婚姻问题上保持竞争力,年轻人面临着买房的种种压力便是最好的例证。百合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发达城市的女性中,有68.3%的人认为,在结婚以前,男人必须有自己的房子。在热门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里,这样的情景更是屡见不鲜。在中国的女性杂志中,我们还可以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题,比如《Elle》最近的文章《爱情指南:2012年度剩女最爱的八种男人》,还有《时尚芭莎》最近的文章《从高级剩女到完美新娘》。

当然,并不是所有杂志都在夸大剩女这一概念。《时尚·Cosmopolitan》的主编徐巍告诉我,在将“剩女”一次炒热之后,她正试图低调对待这一现象,“相反,我们现在想给现代女性塑造更为积极的形象”。而且,她表示,“剩女”实际上用词不当,改变最快的是女人们自己的择偶标准。

实际上,我在北京采访过的单身女性一点也不过时。徐安妮,身高175cm,身材苗条,脸蛋消瘦,她有着披肩的长发,皮肤完美无瑕,30岁的她曾坐在瑜舍和我谈论剩女问题。在旁人看来,她就是个完全的剩女,而且总是在焦虑和满足中徘徊。她告诉我,“女人30岁真的非常危险,我今年30岁了,不过我并不感到孤独,其实只要你一过这个年纪,很多事情也就OK了”。

徐安妮拥有大学文凭,经济独立,供职于北京一家著名的新闻杂志社,是一名聪慧的记者。总的来说,她各方面都很不错。虽然有时候这样的想法让她自己也感到奇怪,但是她越来越觉得,与其去浪费时间相亲和找性伴侣,还不如专注于工作。不过她仍然希望有一天能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当我问及如果到了50岁还是单身怎么办的时候,她说,“我觉得还好啊,我最怕的就是嫁错人。”

在我们见面之前,我让她读一读最近《大西洋月刊》的封面文章《所有的单身女人们》,看看能不能找到共鸣。她告诉我,确实有很多东西引起了她的共鸣,并特地指着其中的一段说道,“当格洛丽亚·斯泰纳姆在上世纪70年代说到‘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伴侣’时,我怀疑她自己是否意识到了她非凡的预见能力。”

许多年前,中国社会比现在要简单的多,人们面临的选择也不多。但是现如今,随着这个国家经济的起起落落与人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你的配偶将决定你未来过着怎样的生活,就像《非诚勿扰》里那位著名女嘉宾说的那样,你是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还是坐在宝马里哭?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中国的女人们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但是,她们也将越来越难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译言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