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拒訂盒飯」看「90後」的成長

在社會中無外乎兩件事:做人,做事。實習是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因此最重要的還是學做人,否則後者很可能是徒勞。

2012年被稱為「90後入職元年」,從「實習生拒訂盒飯」這件事來看,不少90後在職場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網友「易小術」在微博上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電視臺策劃會上,主任對一名實習生說,麻煩你開完會給大家訂盒飯,按人頭,我請客。結果這位實習生認真地說,對不起,我是來實習導演的,這種事我不會做的。

我妄加揣測一下,這位實習生說這段話基於以下幾種心理:我是來實習導演的,而訂盒飯與導演無關;訂盒飯這種小事不值得自己做;這麼多人開會,單獨找我去訂盒飯,擺明瞭是欺負我,堅決不干!

事實上,導演是一個需要多方協調的工種,沒有全局觀和周密的考慮斷然做不好。而為眾人訂盒飯就是一個協調的過程:能把不同餐館、不同價格的飯菜和眾人的口味結合到一起也非易事。拒絕一次看似不經意的機會,就拒絕了一次學習和成長。

或許他認為自己是來學習導演的,訂盒飯這種事情太小,不值得自己做。其實,「成才非一日之功」,職場經驗和社會閱歷也需點滴積累,誰都無法一步登天。失去了生活實踐的基礎,最後很可能什麼都做不好。說實話,實習生在團隊中能承擔的事務較少,勞動價值也相對較低。年輕人身體強健、腿腳利索,被分派訂個盒飯也算合情合理。

在社會中無外乎兩件事:做人,做事。實習是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因此最重要的還是學做人,否則後者很可能是徒勞。如果該實習生聽到主任的話後痛快地答應下來,並妥善地訂好盒飯,必定會給大家留下一個好印象。有了這樣的好印象,主任和其他同事自然就會喜歡自己,才會更加用心地教授知識,傳遞經驗。

90後絕大多數「出身於獨生,生活於市場,成長於網路」,因而形成了性格獨立有餘而生活獨立不足,精神斷乳提前而生活斷乳滯後的特點,在工作中眼高手低,在人際交往中缺乏溝通和交流。這些缺點並非無藥可救,只要在社會中多加打磨,不斷挑戰和超越自我,90後也會逐漸成長起來。

要想不斷成長,他們除了自身不斷學習積累,還需社會提供一個寬容、健康的成長環境。要看到90後身上具有前輩們所沒有的優點,例如敢於挑戰、個性突出,追求人格的尊重和自我實現、認知速度快、學習能力強等。面對90後員工時,應當因勢利導、積極鼓勵,幫助他們認清自身優勢和特點,明確方向和目標,同時善待他們,少貼標籤,少以權壓人。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