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結婚」「離婚」玩的只是刺激嗎?

小學生「結婚」「離婚」玩的只是刺激嗎?

因為彼此關係要好,兩名三年級的男女同學決定結為「夫妻」,並自製了一張畫有雙方頭像和寫著姓名的「結婚證」。可是好景不長,一週後,兩人因為鬧矛盾而選擇「離婚」,並嚴格遵照形式,不忘另外製作了一張「離婚證」。

今日,網上一則新聞引起了筆者的關註:兩名不到十歲的小學生自製「結婚證」,像模像樣地過起了「夫妻」生活,在班級裡出雙入對,在生活和學習中相互「扶持」。然而好景不長,一週後,由於產生了矛盾,兩人選擇了「離婚」,並不忘製作了一張「離婚證」。對於小學生如此早熟的行為,大部分網友都表示,雖然,小學生這種行為比較刺激,但卻讓人難以接受,家長和學校更應當反思和重視,切不可讓這種行為蔓延。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兒童會做出這樣的行為呢?家長們又該如何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

據專家表示,這是兒童的模仿行為,家長不必驚慌。而兒童產生這種行為受到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一是一些成年人結婚不加思索、離婚意氣用事這種現象的常態化;二是一些孩子缺失父母的陪伴和關愛;三是一些影視劇中的感情觀也會扭曲孩子對於婚姻的認識。的確,如今的社會環境越來越複雜,加之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雖然家庭生活水平很高,但孩子們的大部分時間要麼就是做著繁重的作業,要麼就是在參加各種培訓班,而在家裡的一些時間,或是看電視,或是獨自玩玩具。他們的精神生活並沒有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而得到滿足,甚至還有一些孩子長年不能得到父母的直接關愛。如此看來,小學生就想結婚的現象家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長大了,我們很懷念小時候的生活,那是最快樂的時期。然而,如今的孩子,卻從小小年紀開始就不得不面對大量成人化的競爭,揹負很大的精神壓力,失去很多本來屬於他們的快樂,這其實對他們不公平。雖然社會現實告訴家長,人生的起點很重要,但對於那些年幼的孩子,我們該給予他們更多自由快樂的權利,這有利於他們更好地成長,也有利於樹立他們良好的人生價值觀。如今的戀愛低齡化似乎成為了一種趨勢,眾多中小學裡學生戀愛現象極為普遍,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作為家長,該多去關注下自己在校的孩子,多與學校老師溝通好,同時自己也要做出表率,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引導自己的孩子走上正軌,切不可讓他們過早開始戀愛,甚至過上「婚姻」生活,這種行為雖然刺激,但危害和代價確實太大。

我們期待,在如今的社會環境和現實狀況下,家長們能正確地對待這種現象,切不可採用打罵的方式去責備孩子,而應該從家庭關係的角度加以正確引導,多抽一些時間去陪伴下自己的孩子,去聆聽下他們的內心世界,多去瞭解下他們所需要的真正快樂,給他們提供成長所需要的安全感和關愛,讓他們更好地成長起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