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無法再次拯救世界經濟(圖)


中國難以像2008年那樣再提出經濟刺激計畫

英國《泰晤士報》星期三(10月10日)發表匯豐銀行集團總經濟師史蒂芬·金的評論,形容面對歐元區金融危機,中國不能再像2008年那樣拯救世界經濟。

文章說,2008年末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中國面臨出口崩潰的嚴重威脅。在那樣的情況下,中國採取了削減利率和大規模增加基礎建設投資的措施。

人們在2009年初預測,中國經濟的增長將降低到7%。但是,中國經濟增長率達到9.2%,更在隨後的2010年達到10.4%。

文章說,中國的政策不僅幫助了自己,也拯救了世界經濟。在基礎設施建設啟動之後,進口大幅增加,從而刺激了世界貿易的恢復。

中國進口在2010年增加33%,也導致中國貿易順差的顯著下降。由於中國的貢獻,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得到了迅速恢復。

文章接著說,世界經濟在今年的狀況也不看好,但是中國已經不大可能再次提出大規模的刺激方案。中國的貿易順差仍在下降,但已經不是因為進口大幅上升,而是由於出口受到世界貿易市場不佳的嚴重打擊。

中國作為曾經的世界經濟拯救者,現在已經更多地成為危機的受害者。

面對歐元區危機,中國已經不再有心情提出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畫。中國的決策者會盡力避免中國經濟增長的崩潰,但是不會再起到為西方消除災難的作用。

文章最後說,中國已經意識到保持平衡的困難。也就是說,中國國內的生產和金融市場還沒有強大到能在採取刺激措施的同時避免通貨膨脹等問題的發生。

從長期來看,新興市場的發展應該為世界經濟提供保障。但是,這些國家還不能完全避免發達世界問題的衝擊。他們也許代表著未來,但目前還不能提供很大的保護。

文章說,沒有中國的平衡作用,歐元區出現的危機正在威脅著世界經濟的健康。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