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十一,港殤(圖)

 2012-10-04 20:0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十一國慶從來都算不上是深受香港人喜歡的「節日」。不錯,這一天是公眾假期,大家也開開心心地放假;這一天也有很多匯演,維多利亞港上空會放煙花,但你若問有多少香港人打從心底裡熱愛和擁抱這一天?答案實在明顯不過了。


昨天十一國慶,對香港人來說,更是悲痛的一天。

在昨天晚上的煙花匯演期間,南丫島榕樹灣對開海面發生撞船意外,造成百多人墮海,至目前為止36人死亡的悲劇,死者中包括兒童。

這次港燈公司的遊艇接載員工和家屬在海上觀看煙花匯演,與高速客輪相撞後數分鐘內翻沉,造成香港「鐵達尼事件」,不單令本來的慶祝活動頓變愁雲慘霧,更令許多香港人非常悲憤。

煙花為誰放?海難於昨天晚上八時二十三分發生,而國慶煙花匯演卻於晚上九時如期舉行。

先不論由維多利亞港調動船隻和醫護人員前去南丫島搶救是否最快和最有效,但不少人也質疑,為何在這個災難時刻沒有腰斬慶祝活動去救人?當有眾多人同一時間在鬼門關邊緣徘徊,而消防、水警、前線醫護人員都全力拯救死傷者之際,背景卻是漫天璀璨煙花,單是想起這樣的畫面,是不是太殘忍無情,太心寒了?

前線的拯救人員迅速救人,專門處理大災難的政府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持中心和各有關政府部門也各自啟動緊急應變機制,全港市民也向他們致敬。只是,為何身為特首的梁振英,在意外發生後約兩小時半才「趕抵」現場和醫院瞭解情況?而且還有中聯辦副主任李剛高調在場發言,這實時引起大眾的疑慮和反感。

是主是客?

身為香港特首,梁振英到現場和醫院瞭解情況和慰問傷者,本是份內事,但當電視播出特首到瑪麗醫院時,竟然還有中聯辦副主任李剛在場,而且特首不發一言,像副官的模樣站在一旁,反而主動讓李剛發言,不少市民也感到嘩然。許多市民實時在各社會媒體上問:到底誰才是香港的特首?

海難屬香港內部事務,何以中聯辦如此高調,在特區提出請求之前就主動表示要求廣東省協助打撈?還有,為什麼李剛會在香港政府正式公報死亡人數之前,就已致哀?他為什麼會比家屬和記者更早知道有人死亡和死亡人數?

不少市民認為中聯辦這次很過火,不單有「抽水」(即從中取得好處的意思)之嫌,更加證明了梁振英是「西環兒皇帝」。

本來,遇上重大事故,領導人或政府高層前來慰問,是基本的行政管理常識,對有民望的領導人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也不會惹來群眾的反感。但梁振英的民望本已所餘無幾,他和李剛一起出現,還將權力自行奉上,就立刻引來阻礙救援,有做秀之嫌的批評。更重要的,就是許多人都深感:香港出事,與李剛有何相干?

一國兩制如果說國慶節的藍色香港旗觸動了中央的神經,那李剛在這個時候喧賓奪主,也同樣觸動了香港人的神經。

「西環治港」已不是今天才有的傳聞。但做得如此露骨,令人有在危難之中玩弄權術的感覺。海難全屬特區內部事務,李剛此時此地出現又作出此舉,彷彿又再一次響起一國兩制已死的喪鐘。

其實,如果香港真的需要在救災時尋求援助,就算是向國際社會發出求救也是無可厚非。

但客觀來說,香港用一艘躉船,已快過廣東省派來船隻打撈,廣東真的沒有派船前來的必要。即使是表示友好和願意支持,那中聯辦大可發表聲明或私下與特區政府溝通。如今在救人最迫切的時刻,梁振英卻站在一旁,讓李剛獨自向傳媒發言(而且只是打撈而非救人),是不是越俎代庖?

再看看今年八月,央企中石化的貨櫃墜海,造成膠粒污染香港海灘事件,也是一次嚴重的海難──海上生態災難。當時,特首在哪裡?中聯辦在哪裡?最後,本來應該由中石化和政府負責災後的善後工作,大部分竟落在市民身上,由市民自發去清潔海灘。試問,如此厚此薄彼,當中真的沒有政治考慮嗎?

十月一日是國慶,也是港殤。哀海難死者,哀一國兩制。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一五一十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