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撤出中國,會推高庫存,三年都消化不完?,這是什麼概念?
當年日本房價泡沫破滅後,消化庫存花了5年時間。中國和日本一樣,在泡沫經濟時期,市場總是盲目樂觀,不斷擴大產能,拚命生產,國家宏觀經濟決策部門也在有意無意的鼓勵企業擴張,而經濟衰退一出現,原來的市場瞬間不見。
比方說汽車,2011年國內汽車一舉突破1850萬輛的銷售,於是,各省拚命上汽車項目,從現在立項的情況看,2015年中國汽車產能突破3250萬輛。
他們的理由是,中國有14億人口居全球之首、領土面積世界第四、經濟總量位居世界老二,況且是經濟發展的騰飛期,國民經濟發展需要汽車。
在原汽車與世界人均保有量對比還是較少的情況下(中國每千人擁有的汽車在60輛左右,而美國在800輛左右,不要說達到美國一半的水平,就是千人保有量再翻一番達到100輛以上,這在全球範圍內仍是很低的數字),汽車工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各地大力發展汽車的原因與動力所在。
這些理由,都是泡沫經濟的顯著特徵,人們的樂觀情緒佔市場的主導。經濟大衰退一來,這些理由其實都不存在。
關於人口,14億本身是一個偽數據,首先,2015年中國人口老齡化開始,無事可幹的老年人會突破4億人,以農村的老年人居多,這些人連病都看不起,更惶論買車。
關於領土,中國的面積很大,但是,具有地理常識就應該知道,中國的山林、水面、戈壁灘、大草原佔去73%,這和美國根本就不能比,美國可年產糧食4萬億斤,中國最大只能生產糧食1萬億斤。
何況,這兩年飛速發展房地產、高鐵和高速公路,加上所謂的城市化大躍進,可耕地面積減少了四分之一,糧食產量同樣減少四分之一,全依賴進口才能彌補糧食供應的不足。
也就是說,中國的公路里程無法和美國相比。中國的人均GDP100年也趕不上美國,所謂GDP的水分至少25%,根本就不是什麼第二經濟大國。
現在的汽車銷量已經在直線下滑,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大蕭條的週期,根本逆轉不了。預期中國2015年的汽車銷量不會超過1000萬輛,多餘的產能賣給誰?
跨國企業正在撤出中國,目前的庫存數據沒有出來,過剩的產能和積壓的庫存將會拖死這些企業。這僅僅只是說說汽車,其他的產能亦如此。
房地產根本就不用說,中國縣級以上城市住宅的空置至少1.6億套,再來五億人都可以居住,你到哪裡去找5億人?
除了過剩的產能,還有哪些因素導致大蕭條?
一個是人口因素。從2012年開始,25歲至34歲的婚齡人口急劇減少50%,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計畫生育的原因,導致減少30%,二個是這個年齡的20%都在和正在出國,沒人會把小孩留在中國,這是一個奇特的現象。這兩個原因,導致最有消費力的群體瞬間不見。買車買房的人都沒有了。
二個是全社會購買力極度萎縮。從人均GDP就可以看出,中國是個典型的兩極分化的國家,當富人紛紛移民時,要減少一部分消費。
其他的人生活成本那麼高,社會保障極其薄弱,人們對未來的預期普遍悲觀,對這個國家沒有信心,有多少人敢透支消費?沒有一點現金,到時出現什麼意外,完全沒有能力應對。
三個是地方政府債務和私人債務為全球最高水平。這都是房價泡沫導致的惡果,會一個一個讓全社會艱難的吞嚥。
很多年輕的家庭,房貸支出佔家庭收入的80%,而健康的經濟體房貸只佔家庭收入的30%左右。當經濟高速增長不再時,這些家庭肯定守不住房產。
這些家庭一旦增多,全社會出現系統性崩潰。任何一個搞房價泡沫的經濟體,最後都要品嚐經濟大蕭條的滋味。
四是貨幣巨幅貶值大多數人財富大幅縮水。表面上看房價上漲了,個人財富增值了,其實不是,房價上漲就是貨幣貶值,明明是一個巨大的泡沫吞噬了城市居民的財富,看上去卻增加了。
玩這種騙局的以前在華爾街,現在在北京。一夥玩泡沫的高手,最後一定會受到處罰。因為任何騙局,最後被會被戳穿。
關於房價,還能說點什麼?
沒什麼說的,筆者堅信中國房價會發生一次斷崖式下跌,就在這段時間。泡沫一定會破,看看這個數據就會很清楚。
合理的房價與家庭年收入之比,世界銀行的標準是5:1,聯合國制定的標準是3:1,現實中,美國是3:1,日本是4:1,發達國家最高的是悉尼8.5:1,紐約7.9:1,倫敦6.9:1,首爾7.7:1,東京7.9:1,新加坡5:1,而中國20~30:1,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甚至達到40:1。
什麼是房價?這才是房價。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