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公布的中國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幾乎全都令人失望,中國經濟的放緩並不像此前市場預計的那樣會在第二季度觸底。
先來回顧一下7月的宏觀數據:
CPI同比上漲1.8%,PPI同比降低2.9%
工業生產同比上漲9.2%
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上漲20.4%
零售同比上漲13.1%
出口同比上漲1.0%,進口同比上漲4.7%
新增貸款增加5401億人民幣
由於這些經濟數據未顯示任何復甦跡象,我們認為會有更多的財政刺激政策和貨幣刺激政策,並且我們認為市場預計中國經濟放緩觸底的時間會從二季度推延至三季度。(但是每個季度都有許多人說下個季度會觸底。)
毫無疑問,疲弱的經濟數據會給政府施加進一步寬鬆的壓力。然而,先讓我們回顧幾個事實:去年底以來,中國央行已經兩次下調利率、三次下調存准,政府也表示將大力促進未來的投資項目,現在推進投資增長是其首要任務。
在過去幾個月間,地方政府一直在宣布大量穩定增長的計畫,有些人還建議銀行向地方政府貸款以推進穩定增長的目的。
當然,這些計畫中有許多還沒有開始實施(特別是地方政府刺激計畫),而我們也不知道這些投資計畫有多少能夠完成。但是,顯然現有的寬鬆措施還沒有開 始起作用。這也符合我們的判斷,即要想確保今年經濟增長在8%以上,還需要很多的寬鬆措施。現在已經推出的一些寬鬆政策離我們所謂的「足夠」還相差甚遠。
現在剩下的問題就是,政府是否願意瘋狂地刺激經濟(就像2009年那樣)以及政府有沒有這個能力。
那麼,政府是否有意願「瘋狂地」刺激經濟呢?
不幸的是,這個問題的答案看上去是「沒有」。
如我們一直以來所強調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過去幾個月的回溫已經引發了一定的擔憂。而在當前經濟增長放緩超過預期的背景下,政府並不願意採取極端措施 來抑制房價,當然也不願寬鬆。而我們認為,在採取寬鬆措施刺激經濟增長的同時又能達到冷卻房地長市場目的,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讓政府全力寬鬆、甚 至「瘋狂」寬鬆,也不太有可能。
此外,美國乾旱問題也有可能導致貨幣寬鬆和刺激政策的拖延。中國的豬肉價格滯後於美國的玉米價格,隨著玉米價格創下歷史新高,也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時 候給中國增加一定的食品價格通脹壓力。雖然最近中國通脹水平不高(並且預計由於生產力過剩,未來也會保持在低水平),但食品價格佔中國CPI的30%,且 中國的食品價格一直以來波動性都很大。因此,雖然中短期內核心通脹水平較低,但食品價格有可能很快就會觸底然後反彈,所以食品價格無疑將會限制寬鬆的規 模。
政府是否真的有能力「瘋狂」刺激經濟?
當然,我們預計,如果情況繼續惡化,政府還是願意採取更多行動的。事實上,這基本上是市場對每一個央行的期待:在局勢惡化時多印些錢。所以更重要的問題是中國央行和政府是否有這個能力。
市場共識都認為,中國有很大的空間來刺激經濟增長、有很多的工具可供選擇。但這種看法與事實相距甚遠。
最新的數據恰恰證實了這一點。利率降低後,貸款增長並沒有被帶動起來,存款增長也依然疲弱。同時,物價壓力持續減弱,PPI同比下降2.9%。
此外,我們還注意到,從去年晚期開始,中國的資本外流嚴重,出現了1998年以來首次貿易赤字。在資本流入和大規模貿易順差的時候,中國央行增加印 錢以抑制人民幣升值,所以也給銀行系統製造了更多流動性。而接下來將發生相反的一幕:央行從外匯市場撤回資金以支持人民幣(正如最近所做的那樣),從而使 貨幣環境收緊。的確,央行可以通過下調存准來抵消這樣所產生的效應,但下調存准並不是真正的寬鬆,而且能夠下調的空間也不大。
理論上來講,政府可以讓貿易赤字走得更高(或者增加債務)來促進經濟增長。但目前貿易順差縮小、資本外流加大,對中國央行進一步放寬信貸的限制也增 強了。雖然政府直接借貸(迫使國有銀行貸款)是中國貨幣政策中的一個關鍵工具,但中國的匯率體制會限制銀行擴大貸款的能力,尤其是在本國經濟面臨貿易順差 縮水和資本外流的情況下,政府似乎也力不從心。
走向無底深淵
我們當然希望市場共識(預計中國經濟放緩即將觸底)是對的,而我們自己是錯的。我們也希望下一次我們不用再調侃:「每個季度都有許多人說下個季度會觸底」。
但不幸的是,我們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我們懷疑政府是否真的有意願在這個節骨眼上採取更多行動,也懷疑政府是否真的有這個能力推出更多寬鬆。我們看不到強有力的跡象表明經濟將會復甦,甚至看不到經濟增長能夠穩定下來的跡象。我們所能看到的,就是一個無底的深淵。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