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爛片票房經濟(圖)

被視為爛片的《畫皮2》為何大賣?因為中國電影市場根本沒有能複製的成功邏輯可言。

電影業一直存在著一個看似矛盾的事實。如果問起《畫皮2》高票房的原因,普通影迷或者電影公司職業經理人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大明星在二、三線城市的 號召力、3D影片本身的高票價以及國產影片保護月等等,但是如果讓原班人馬、同樣的話題再拍一部《畫皮3》,是否還能取得國產電影票房榜第一名(哪怕是前三名)的成績,沒有人敢做這個保證。

拍攝商業電影並不是完全沒有規律可循,事實上幾乎每部商業電影都在小心翼翼的複製那些票房大賣的影片。從明星、導演再到劇情類型,比如數據表明內地觀眾在大螢幕上更偏好趙薇,馮小剛和張藝謀已經成為金字招牌,《臥虎藏龍》之後觀眾會扎堆看到一系列帶有史詩範兒的武俠片,而現在都市愛情劇又開始討喜。

雖然說做任何生意都有風險,但影迷的口味尤其難以捉摸。如果一家大公 司想要推出一款酷炫的新玩意兒,它起碼可以把握移動網際網路的行業趨勢,不過電影公司每年夏天要拍攝2D還是3D,吸血鬼還是英雄片,高管們只能憑空猜測。這種現像在電影工業成熟的好萊塢也是存在的—十年前,《風語者》彙集了吳宇森、尼古拉斯凱奇,投入1億美元的大製作,結果票房慘淡,直接拖垮了八大製片公司之一的米高梅,而《拯救大兵瑞恩》的成功就是兩年前的事情,誰知道這是為什麼!

複製最近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因素,然後迅速製作成片,雖然不會獲得模仿對象那麼喜人的票房情形,但也能賺個盆滿缽滿,直到觀眾看膩了為止,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剛剛興起還很急功近利的市場來說,這是最穩妥的做法了。如何不讓自己的影片成為觀眾口味轉換的臨界點,投資方會有數據計算,綜合各方面因素之後決定投資金額,剩下的就靠運氣了,比如《諜影重重 3》的上映就冒了很大風險,全片70%的鏡頭都是手持攝影,這種很文藝的做法在一部A級製作的商業片中是從來沒有過的,還好觀眾買賬,總票房甚至超越了前 作。

大部分中國電影公司並不在意這種消費信譽透支,一是因為市場潛力很大,二是有進口片限制和國產影片保護月。通常一次電影院消費行為是很隨意的,也許是因為想看某部電影,但當那種「只是想找個地方消遣一下」的情況出現時,沒有好萊塢大片的競爭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一堆陌生的電影名字前面,場次最多且「聽說最近很火」(哪怕是罵聲)的《畫皮2》就被凸顯出來了。

更別提他們還找到了許多副業收入的路子。比如銷售視頻網站轉播權和海外播映權,製作配套電玩遊戲,建設遊樂場或主題公園等。同時,雖然賣座電影數量可能極其有限,但只要有那麼幾部,就能打平許多電影的損失。

電影審查制度不止在中國發生,只是政策不同而已,在同樣保守的韓國,2012上半年面臨與中國一樣的進口片環境,韓國本土片仍以53.4%總市場佔有率逆襲外畫。假設國內電影公司什麼都不願意改變,一個影迷繼續在電影院看到他信任的演員或電影公司拍攝的連故事都講不完整的電影,他就回家去看美劇了唄。中國確實是一個很初級的市場,多數觀眾的概念裡還認為好萊塢電影就是好的或者3D比2D強,但別忘了他們會成長,並且面臨越來越多的選擇。

本文留言

作者陳丹瓊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