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山上市背後的玄機

近日有關佛教名山普陀山、九華山和五臺山都在積極籌備上市的消息,引發中國各界廣泛議論。而此前有關少林寺上市的爭議便一直未斷,峨眉山則早在1997年就以旅遊公司的名義在深圳主板掛牌上市了。

對此,國家宗教局公開表態反對。據新華社報導,國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長劉威在近日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寺廟道觀是滿足信教群眾宗教活動需求的場所,是民間非營利組織。綜觀世界其他國家,從沒有將宗教活動場所打包上市的先例。發展市場經濟應該有邊界,要符合社會的基本底線。

但一些經濟學者接受採訪時則表示理解和支持,而幾乎所有佛教領袖都至今對此沉默不語。與此同時,在當地政府的強力支持下,各個山頭上市公司的努力並無放緩的跡象。

此事的發展過程反映出當前中國宗教與經濟、宗教與政治的多重複雜關係。

首先,為什麼佛教寺廟會被打包上市?簡單說,是因為宗教短缺和政策傾斜。佛教名山名寺被人圈地賺錢,雖然引發民怨,遊人卻依然絡繹不絕,甚至趨之若鶩。

這看上去似乎違背旅遊市場的供求規律,實際上卻是由於宗教市場的供給短缺。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中國政府批准恢復和新建了很多宗教場所,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宗教需求被喚醒,結果是宗教場所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在美國,平均每八百人就有一家教會。在臺灣,平均每一千人就有一座寺廟或教堂。而在中國大陸,平均每一萬人才有一個官方批准的宗教場所。

宗教場所嚴重短缺,民眾的宗教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面對這種現實,即便對於現有的宗教場所不太滿意,即便被迫購買高價門票才能到寺廟參訪,寺廟的來訪者依然眾多。宗教場所的供不應求帶來了謀取「宗教紅利」的商機。

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向佛教傾斜,國家宗教局傾力支持主辦三屆世界佛教論壇,不少官員與大師來往密切、關係曖昧,有些幹部時常到廟裡借視察之名行拜佛之實。上行下效,從善如流。開發佛教旅遊,政治風險低而經濟紅利高,何樂而不為?佛教名山名寺旅遊開發都是地方政府和商人聯手而為,官商結合,一本萬利。

宗教政策向中國傳統宗教傾斜,除了佛教外,道教和民間宗教在近年來也受到官商青睞,前不久有報導說,陝西周至財神廟也要借殼上市。

國家宗教局公開反對宗教場所被打包上市,會起到什麼作用?中國目前的宗教基本政策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的1982年確定的,三十年來雖然有些具體細節的調整,但是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即便近十年來對於中國傳統的宗教表現出政策傾斜,但是程度也很有限,總體來說,黨和政府對於宗教社會作用的擔憂甚多,對於宗教信仰的肯定總是含糊其辭。

宗教場所的恢復和新建,其申請過程總是艱難曲折。結果,有些宗教組織為了擴展,只好另闢蹊徑,鑽法律法規的空子,尋找灰色空間。比如,不許修建宗教場所,就以文物保護或旅遊文化的名義修建場所,但是在這種名義下修建的非宗教場所中,總會設置一些宗教性質明顯的雕像畫像、參拜器具、文字說明、以及奉獻箱。遊客由於其宗教需求不能在正式的宗教場所中得到正常滿足,結果就會在懵懵懂懂中跪拜叩頭,燃香捐款,卻不知道虔誠捐款實際上大多流入了官商的錢囊。有些宗教人士,對此雖然有所不滿,但另一方面卻也樂見其成,畢竟能夠引來一些朝拜者。據報導,少林寺的門票收入只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分給少林寺本身,少林寺表達的不滿,只是希望分紅更多些而已。

所以,在地方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宗教寺廟和地方宗教局也就或明或暗地對於旅遊開發和借文物圈錢的官商結合項目予以支持。中共中央和政府雖然三令五申制止亂建露天大佛和寺廟,但是效果非常有限。

國家宗教局的官員這次公開講話表示反對佛教寺廟打包上市,既非首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是作用恐怕微乎其微。宗教管理部門總想把宗教灰色市場管起來,雄心可嘉,但是灰色市場的出現是由於宗教場所短缺所導致的。治標不治本,怎麼可能有實質效果?而且,國家宗教局對於佛教的政策傾斜,事實上創造了寺廟被打包上市的商機。一邊在實質上製造商機,一邊在口頭上表示反對藉機圈錢,這是否是在作秀,甚至是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呢?

佛教寺廟被打包上市,對宗教自身發展有什麼影響?其直接後果可能是佛教的商業化和庸俗化。這在少林寺的商業化發展上已經充分地體現出來。雖然帶來了地方上的短期經濟效益,甚至吊起了遊客對於佛教的胃口,多了一些拜佛的人,但是,被商業化的佛教也隨之喪失了宗教的倫理教化功能,因為佛教的教義得不到認真系統的教導,佛教戒律得不到嚴肅的執行,在旅遊商業中提供給遊客的,就只剩下誇張炫耀和充滿銅臭的誘導說辭。

本文留言

作者楊鳳崗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