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A股難造巴菲特

 2012-07-09 16:4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近日,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赴重慶調研,在與個人和機構投資者代表舉行的座談會上,他表示希望投資者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並鼓勵他們有朝一日爭取成為中國的巴菲特。他同時指出,中國資本市場要成為世界一流,已經具備了許多有利條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其實,哪位投資者不想成為巴菲特?除了「股神」的榮譽之外,更重要的還在於巴菲特投資業績驚人,成為巴菲特式的人物意味著源源不斷的利益。

事實上,美國股市在200多年的歷史中也只產生了一位巴菲特,而A股市場只有20餘年的歷史,無論在底蘊、沉澱、制度建設等方面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目前A股市場的制度建設、投資文化、投資習慣等形成的生態來看,還很難打造出巴菲特式的投資大師。

首先,A股是一個主要為融資服務的場所,當融資變成第一要務時,便預示著在與投資者的博弈中,市場更多的是攝取而不是回報。A股誕生21年來融資4.3萬億,而投資者獲得的分紅只有0.54萬億就是最有力的證明。同時,A股又是一個「投機市」,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這些風靡於成熟市場的投資理念,在A股似乎正遭遇天然的屏障。堅守這些理念,在A股並不能獲取滿意的收益,甚至還會遭遇套牢或巨虧。在上市公司回報不給力的情況下,投資者只有通過博差價來賺取收益,再加上投資文化、投資習慣以及浮躁心態的影響,投機盛行亦成為A股的一大「潛規則」。

美國市場能夠產生巴菲特式的人物,與其長期大牛市是分不開的。1986年2月,道瓊斯指數還不到1600點,如今已達12000多點。最近10年來,美國股市雖然因金融危機出現了較大的起伏,但其自我恢復能力極強,並且保持著上漲的勢頭。而A股股指則常常上演「過山車」的走勢,與之相對應的是個股股價走勢的「過山車」。無法從股價上漲中獲取收益,誰還願意長期投資?短線投機,又如何能夠成就中國的巴菲特?

另外,美國市場並不缺乏可口可樂這樣的成長性極佳的公司,而貴州茅台這樣的公司在A股市場則非常罕見,儘管每年新上市的公司多如牛毛,但整體質量不高,成長性能夠持續的公司不多,這樣的事實也決定了投資者只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如此背景,當然也不可能打造出中國式的巴菲特。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京華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