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為何不振?

2012年上半年上證指數微漲26點,留給中國股民無盡的惆悵與長長的嘆息。這樣的表現在世界主要股指中處於中下游,僅略好於歐洲陷入危機國家的股市,在亞洲主要股指中則倒數第一。

若論中國GDP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傲然第一;若論市盈率,滬市平均市盈率已經跌至12倍左右,投資價值凸顯;若論資金面,市場遠不缺錢,看看用盡吃奶的力氣都壓不住的房價就知道了。但為何股市依然「不舉」?

筆者以為,股市由於信息密集,往往是經濟走勢的晴雨表。眼下,這一晴雨表並非失靈,而是在警告我們中國經濟「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當然,中國股市「體制性沉痾」導致投資者信心隨風而去,亦是重要原因。

首先,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製造」在全球攻城拔寨,成就了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外匯儲備世界第一的成就。但是,現有的經濟增長模式過度依賴生產要素驅動和投資推動。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雖然靠四萬億的強心針,中國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但是對投資的依賴已經上升到了不可持續的程度,50%的投資率不僅在全球經濟史上罕見,在中國歷史上亦屬新的記錄。過度依賴投資,不僅導致地方政府和鐵道部債務危機的隱患,更帶來了產能過剩:中國24個工業行業中有21個出現產能過剩。眼下,中國經濟已經陷入了「不刺激就硬著陸」與「再刺激已無彈藥」的兩難境地。

其次,長期以來,中國企業靠「低成本」打天下,但這種低成本並非來自管理效率,而是主要來自生產要素價格的扭曲,包括被低估的勞動力價格、土地價格、環境污染的價格、資金價格。這種扭曲的生產要素價格長期積累,已經將社會承載力逼近崩潰的邊緣。大連PX項目與四川什邡宏達股份鉬銅項目都是鮮活的例證。一方面是成本的持續上升,一方面是創新能力的孱弱,中國企業被夾在了轉型的中間層,尋求突破並非易事。

如果審視一下股市自身的問題,則更加令人揪心。

其一,被寄望成為「中國版納斯達克」的創業板,其上市公司平均業績成長性居然還不如主板和中小企業板——信不信由你。

其二,可謂「中國版安然事件」的雲南綠大地造假案,連《人民日報》也大聲疾呼,「眼下,雲南綠大地造假上市一案正在進行二審,公司被罰400萬元,原董事長何學葵等緩刑的一審判決,由於受到輿論強烈質疑而被撤消。如何處罰綠大地?對保薦機構如何追責?對中小股民如何補償?內地能否鐵腕打擊造假?」

其三,在IPO審批制下,股市供求關係長期被扭曲,一二級市場的價差也成為腐敗和尋租的溫床。本來在企業創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風險投資,到了中國硬是變成了「PE腐敗」。

其四,由於證監會抓住審批權不放,忙於「選好人」,結果「抓壞人」的主業荒廢。於是乎,上市公司行為嚴重短期化,頻繁的重組成為「財富瓜分遊戲」的新障眼法。從2000年至今,A股公司共有超千條更名記錄,涉及上市公司數百家,平均每年超過50家公司變換名稱。而其中改名次數最多的浪莎股份,在15年內改名12次,幾乎每年改1次。

從「連規範的賭場都不如」到「強盜貴族時代」,中國股市依然是中國股民的傷心地。

誠然,郭樹清主席上任後,雷厲風行,新政頻出,市場化方向明確。但從新政的實際效果來看,除了那句給人無限遐想但終究沒有下文的「IPO不審行不行」,其他政策幾乎都是「塗鴉」:好看但不中用。

當下中國股市的危機,是信心的危機,既是對經濟轉型信心的不足,更是對股市20年「沉痾」的絕望情緒。只有擺脫「葉公好龍」心態,以華佗的功力為股市療傷,中國股市才有可能擺脫「不舉」的陰影。真正的藥方並不複雜但或許很苦:廢除IPO審批制,嚴懲違法者。

本文留言

作者劉勝軍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