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一詞的由來

會計」一詞人人皆知,它是監督和管理財務工作的代稱,而今,也用「會計」稱謂做此類工作的人。

 「會計」的歷史頗久,古已有之。據記載,我國從周代就有了專設的會計官職,掌管賦稅收入、錢銀支出等財務工作,進行月計、歲會。亦即,每月零星盤算為「計」,一年總盤算為「會」,兩者合在一起即成「會計」。

再追溯根源考查一下,相傳「會計」一詞是大禹留下來的。今日浙江省的紹興、嵊縣、諸暨、東陽等地之間有座山,古代曾叫做「苗山」。大禹晚年時,在苗山自此改名「會稽山」了,至今仍沿用此名。「會稽」即「會計稽核」之意,故此詞是大禹發明,並且流傳下來的。

古書中多處都有使用「會計」一詞:《孟子》中有「會計當而已矣」記載;《戰國策》有馮諼為「孟嘗君市議」故事,孟嘗君想派員去薛邑替他取債款,他問他的門下,「誰習計會?」古代的「計會」就是如今的「會計」,馮諼立即站出來,自薦為孟嘗君做會計。漢代把周朝的會計官職又作發展,設立了管理這些會計事務的官職了,也許這就是最早的「會計師事務所」或財政司呢!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