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干龍,古代風水家認為,崑崙山是山脈的發源地,風水師錄葛溪說:「須彌山是天地的脊骨。中間連接天的中心成為龐大無比的內核,四肢才分成四大世界,而只有東龍進入中國,南龍從崑崙山綿延而出,龍子龍孫也都是可以識別的。風水先生朱士遠說:「普天所有的山脈,都是從崑崙山發源的。中國廣大的土地,都在東南方一個偏僻的角落裡,所以,所有的河流都流向東南,就說中國吧,龍以水作為界限,長江,黃河,黑龍江是三大界水。龍的走勢都陝西、四川向東方延伸,所以水都向東流,當然也有向北流和向西流的,但人沒法到達那兒,眼睛也沒法看到。只因為水都向東流,所以交織得很複雜。我國,兩京十三省,就譬如一個小小的穴場,河南是其中的乳山東、北直(即河北)是其中的左砂,吳越和閩廣是其中的右砂,東海是其中的名堂,呂宋,琉球,瓊州,日本是其中的印堂,長江,黃河是穴旁的嚇須水,登州,萊州延綿入海,左砂是曜氣,過脈和束氣,還在陝西的外圍,這些只有智慧人才能通曉其中的道理,才能識別它」。
諸如上述,他們便把中國龍脈分為三大脈絡。
一、 北干脈絡:黃河和鴨綠江中間夾著的是北條干龍。延續到遼海河北的龍,是從崑崙山起止的。一直到達白登縣以西。其中一枝是壺口東嶽泰山。另一枝向南伸展為析城又扭頭向西成為雷首,其次一枝成為太行山,再次一枝便是恆山,再次一枝成為燕然山,直至平灤碣石才停歇下來。《山經》說:「崑崙山延伸于闐便是顏山山腳,每條山脈都是戰爭之地,山脈延綿不斷,一直伸入沙漠瀚海北面。那裡的風俗都很精野強悍,人們非常粗獷刁頑,兒子生下來十歲便學習騎馬射箭,個個學得性格硬,身體強健,它的水源是山西的汾河,發源於管州絳州,一直東流到海。
二、 中干脈絡:黃河和長江,中間夾的是中條干龍,一直綿延到東方大海,黃河以南和長江以北,是中干龍新在的地方。它從西傾開始,經過甘肅西部伸守鳳翔:「各條山脈延綿不斷,一直達到大散關,可以看到大好的河山橫布中間,大纏大護直到函谷關,河水從黃河中流淌如同秀美的玉環,」長安的一枝山脈發源於熊耳,這便是中岳篙山。從汴梁直到兗州是太岳山《經》上說:「黃河處在北方,而長江在南,這兩條江水夾住中間地域,生氣一直不斷。在龍脈行青齊之時忽然聳起山峰,兗州和東嶽兩山橫立其間。龍脈分支的山巒非常靈秀。魯地上湧現了不少聖賢。」還有一枝龍脈到達登州和萊州地界。一枝到達滄州直隸一帶。它產生的水源是濟水,發源於垣曲縣,流到溫縣境內時匯入了黃河,由從黃河南部流出,氾濫成柴河。又從東北方向直抵青州境內流入大海。漢水則到漢陽境內匯入長江。淮水至淮安匯入大海。
三、 南干脈絡:長江和東海夾住中間的南條干龍,尾部消盡在東海南部。它的龍脈從岷山開始,逐步曲折向西進行,又向南轉到雲南的地域,再越過夜郎,穿過桂嶺,到達零陵,這邊是九嶷山,又進入桂連,通過大庚嶺,從南雄出發,過兗州,過邵武,抵達廣信穿行過徽州,向東延續成為天園山,其中一枝支脈成為錢塘江,另一枝脈分別進入海口,楊公說:「海門氣勢旺盛,連通福建和廣東,南龍和支龍相交接在一起,這本是海門的南方脈絡,主發財至富和文武百官的山脈交錯橫雜在中間。」其中一枝龍脈起始於建康,一路直達江淮,一枝從靈州發端扭頭奔向鄱陽湖邊,它的水源則是:湘水發源於永州零陵縣,到達洞庭湖,延伸進入長江。
以上所說的三條干龍,都是從崑崙山開始。
干龍與支龍
枝幹,是說龍(山脈)有大有小,就好比樹木有主幹也有分枝一樣。所謂「干之中有干,干中有枝,枝中有干,枝中又有枝」吳公說:「枝和干的分別明晰了,嫡和庶才能確定:嫡和庶確定以後,它們各自蘊含的力量也便表現出來了。所以龍分為干龍支龍的原因,是為了審視它們各自蘊含力量的輕重。但是審定龍的方法,卻要用水源作為標準。凡是大干龍,就用大江和小河來夾迸;小干龍:就用大溪和大河來夾迸,在大龍:就用小溪和小河來夾迸。而小枝龍就只有平地上的河,渠之類的小流來夾迸了。察看水源的長短為何、枝龍和干龍的大小便也可以確定。
至於干龍有兩種:大干龍和小干龍。大干龍就是干龍中間的干龍,它們的祖山都起源於名山,連續數十個郡縣其廣度可達數千里幾百裡之大。其中儲匯了浩然正氣,山勢挺拔,靈秀非常,常常可以發現山上有雲霧繚繞。《經》上說:「先要尋找發現霧氣,才能識別真正的龍。」
那些小干龍,是干中的分枝,也是從大干龍分支出來的,在分脈的地方,一定會有大星辰,或高大的山脈和山嶺作為它的祖宗。《髓經》上說: 「祖宗的氣勢龐大,子的氣勢也跟著龐大,天龍前來相迎相送,一定會隔著江水,外州和外縣的山是它的伴侶,纏護也各自有它們的大小,這裡隨龍脈的長短而定,龍脈長的纏護也十分長遠。如果龍脈短,纏護也很短小跼促了。」
枝龍是山脈分化出來的分枝。干龍實是少,而枝龍卻相當多。因此論地氣只能說到真和假,卻不能僅僅計較大和小《發揮》上說:「小小山形地穴,或者可以得到三四節龍脈或者可以得到五六節龍脈,不能計較是否靠近龍心,不侷限於龍手、龍腳。一有龍節伸出的地方,使可以結穴。因為這種地形仍然還有朝拜,相對的山兩邊也有纏護;——上方的星辰清秀、勁拔、起伏分明、清楚、曲折迂迴、盤旋不已、向前迤邐行進。然後,從這兒再往外相當有序。地穴邊藏在這塊土地上,各種徵兆都很明白,前面有迎接朝拜的山,後面也有相送的山,左右兩旁的地勢也有很周密有序。明堂很平緩正當,周圍的水城環抱明堂向獸剛猛威武,下面的砂也相當穩固有力水口嚴密封鎖,羅城重重疊疊,這才是吉地。
水法
管子說:「水是龍的血脈,使經脈的流動暢通。」所以《葬經》把水看作外氣,確實也有道理。《山經》又說:「兩條河流之間一定有龍脈的存在,兩條河流一旦交匯,龍脈就會斷止。河水分流,龍氣就會逸散,河水合流,龍氣就會凝聚。而且水流深處,百姓大都富足,水流低淺該地百姓大多貧瘠,水匯合處大多人口稠密,河水分流處百姓多流離,河水跟人們禍福之關係如此重大。察看水形,要不直流而來,無歪斜傾泄之患,不奔騰洶湧,不踹不急,無濁浪排空之勢,也不直流而去,九曲回流,不忍離去。傅伯通說:「聚合的水,其深如鍋底,其平緩如鏡面,其形局如棋盤,諸多溪流交匯在一起,如環如抱,這就是理想的風水之地。至於說辨別位之吉凶,有關左右護砂,來去之水口都屬於無形之吉凶,都屬於八卦研究範疇,不必要泥守。
上面簡單介紹了古代看風水的一些概念,其餘還有什麼「砂法」「穴法」「天星地理合一」「五星學說」等等方法,在此就不加一一詳述。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