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十八大前胡錦濤文膽大談民主引外界好奇

 2012-06-13 13:0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0
    小字

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再度大談民主。他說,中國大陸的民主政治很大程度取決於中國共產黨的民主化,而黨內民主不是大陸民主政治的根本目標,「人民民主」才是。

日前曾訪臺的俞可平是知名政治學者,外界認為他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文膽;他曾撰文「民主是個好東西」,在大陸有「民主思想推手」封號。

正值中共十八大權力交接前夕,俞可平再度撰文,於最新一期「財經雜誌」重提他所謂的「增量民主」(IncrementalDemocracy)概念,時機點引發外界好奇。

俞可平在長達6000多字的文章中指出,不斷地走向民主,是大陸政治發展不可逆轉的道路,而「增量民主」是當前政治、經濟和文化條件下,推進民主治理的一種戰略選擇。

他認為,推動「增量民主」的6大重點包括:程序民主決定實質民主、民主政治需要公民社會、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依法治黨帶動依法治國、基層民主向高層民主推進及動態穩定取代靜態穩定。

談黨內民主,俞可平說,「中國的民主政治不僅不能離開中國共產黨,且很大程度取決於黨自身的民主化」,而「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意味著「人民民主才是中國民主政治的最終目標」。

不過,他強調,「中國共產黨是唯一執政黨」,推動黨內民主化是中共「從革命黨轉變成執政黨的進程。」

俞可平還說,民主與法治不可分,「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都須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和黨的規章」,才能透過依法治黨帶動依法治國。

談基層民主,他指出,大陸基層政權包括縣市、鄉鎮和村落社區3層面,而村民和社區自治發展近30年,「重心應漸從村落社區轉向鄉鎮縣市」,如擴大縣鄉領導人公推直選範圍、增加公民直接參與管道、推進基層社會自治、轉變城鄉治理結構和方式。

俞可平又稱,民主化過程最大威脅是「社會不穩定」,對轉型中的大陸來說尤其如此。「中國所有改革必須維持社會安定,‘穩定壓倒一切’有其合理基礎」。

但他建議,維穩方式應從傳統「以堵為主」的靜態穩定,走向現代「以疏為主」的動態穩定,讓公民透過合適管道表達不滿,及時調整官民關係。

資料顯示,俞可平早在2003年出書談「增量民主」時認為,所有政治改革須在不損害公民已有合法權益前提下,儘可能地增加塬來沒有的政治利益。

 


来源:中央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