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美企撤離中國的原因是什麼?(圖)

有跡象表明,美國製造業正在加速從中國「回歸本土」。從短期看,「回歸本土」將拉高製造業的勞動力成本,不過在美國,政府和企業已就「保護就業」達成默契。近期,福特汽車公司已陸續從中國、日本和墨西哥撤回部分崗位,並計畫到2015年在美國本土投資1600億美元,並創造12000個就業崗位。

麻省理工學院工程系統專業教授、供應鏈管理專家大衛·辛奇-利維在今年1月到2月間對105家公司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其中39%的企業正在考慮將部分生產業務轉回美國本土。

今年正值美國選舉年,大批美國企業「回歸本土」,讓歐巴馬總統喜出望外,因為這對他競選連任有利。在歐巴馬看來,美國製造業的「老底」依然厚實,但過度依賴金融業及服務業的經濟增長模式讓美國在金融危機中嘗盡苦頭。回歸實體經濟、「再工業化」成為歐巴馬政府重塑美國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

回過頭來看,20世紀中期,中國、韓國、墨西哥等國製造業紛紛崛起,美國走向去工業化過程,勞動力迅速向第三產業轉移,製造業向新興工業化國家轉移,「產業空心化」態勢逐漸顯現。這使得本世紀的頭十年成為美國製造業不斷萎縮的十年。就業和產出也不斷下降,總就業人口從1979年峰值時期的約1960萬,直降40%至目前的約1180萬;製造業佔GDP的比例從2000年的13.25%下滑至2009年的8.9%。

而如今,中國等新興國家與美國的比較優勢已發生明顯變化。美國智庫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15年,在美國銷售的商品中,美國本土製造的產品將可能領先於中國。

分析人士認為,導致美國企業撤離中國的原因至少有兩個方面:

一是中國不斷提高的生產成本。2005年至2010年,中國製造業工資年平均增長19%,而生產效率的增速只有其一半,造成單位勞動力成本上升。而從2009年中期到2011年,美國製造業員工每小時平均工資呈逐年下降之勢,而生產效率卻高於中國工人。加上美國一些州政府向企業提供了更多補貼,使更多企業放棄將生產轉移至中國。

二是人民幣因素。中國自2005年以來已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了約30%。由於人民幣升值會提高中國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售價,這對那些用在華工廠的產品供應全球客戶的美國企業是壞消息,對已經離不開中國廉價產品的美國消費者也不是好事。但對於那些想把生產業務遷回美國的企業來說,這卻是件好事。

曾是美國製造業驕傲和象徵的汽車業,在金融危機中備受重創。經過一番「刮骨療傷」後,如今否極泰來。通用汽車公司已經重回世界第一大汽車製造商的寶座,克萊斯勒在美國市場銷量增長高於其他對手,而福特正計畫投資數十億美元在美國本土投資建廠。汽車業「三大巨頭」王者歸來,正是美國製造業復甦的絕好註解。

美國資本撤離中國,將使「美國製造」如虎添翼。對中國製造業來說,並不是一個好兆頭。這意味著「中國製造」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會遭遇到強勁的對手。因為在技術、品牌競爭方面,中國並沒有競爭優勢可言。當前,美國企業生產的產品佔全球製成品生產總值的21%——雖然中國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擴大,但也僅佔到8%。

然而,更大的問題在於,正當美國製造業重振之際,中國製造業卻越來越泥足深陷,面臨著危機疊加的巨大風險。這並非聳人聽聞。除了人力成本急劇抬升外,原材料成本急劇抬升且越來越剛性,能源交通成本急劇抬升且越來越剛性……。所有曾經有過的比較優勢,似乎都在一去不返。

讓人擔憂的是,中國製造業越來越缺乏競爭力,越來越空心化,天量資金因此不斷從製造業抽離,投向股市和樓市。現在,美國製造業東山再起,將對中國製造業形成更大壓力。不過,潛在風險倒逼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當務之急是給中國製造重新定位。這既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又是一道必須要邁過的坎。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製造業應該實現從以數量取勝轉變到以質量取勝,從製造價格優勢到製造價值優勢的轉變。

本文留言

作者邱林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