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黎民」和「百姓」不是一回事

 2012-05-13 20:3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如今,很多人以為「黎民」和「百姓」是一回事。其實不然。

據《山海經》記載,4000多年前,在黃河流域集中著幾個勢力較大的部落,有黃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他們之間經過多年的征戰,最後形成了以黃帝、炎帝族的部落聯盟,共同戰勝了蚩尤部落的九黎族。其中黃、炎、夷三個部落的聯盟,是由大約100個氏族構成的,因此統稱「百姓」,而在戰爭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虜就稱作「黎民」。「黎民」被俘後就成了「百姓」的奴隸。所以「百姓」與「黎民」的區別,意味著奴隸主與奴隸的區別。

在戰國以前的時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這個字,分開來就是「女」、「生」,什麼樣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個什麼地方生的)兒子,就得了一個相應的 姓。相傳黃帝的母親是住在姬水邊上的,所以黃帝就姓姬;舜的母親是住在姚虛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時候,子並不跟著父親姓,比如黃帝,就給他的後代分 別賜了12個不同的姓。所以那時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貴族,「百姓」也就是「百官」。

到了西周奴隸制時期,百姓成為貴族的通稱。這時的黎民(也稱庶民)包括自由民、農奴、奴隸,與百姓形成了互相對立的兩大階級。

到了春秋末期,隨著宗族世襲制的破壞,土地私有制的出現,百姓的地位逐漸降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最後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來。因此,後來就將黎民與百姓統一稱謂了。

(摘編自《舊聞新知》)

来源:互動百科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