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業內:證監會減手續費被逼無奈

作者:李壯  2012-05-06 12: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從拋出藍籌價值論,到嚴打新股投機,再到新股發行制度改革……證監會系列新政的密集轟炸讓市場為之一震。「五一」小長假期間,證監會主席郭樹清領銜的監管團隊,更是史無前例地將四項新政在四天時間內連續推出……

「期貨、股票減交易手續費,深圳主板、中小板推出退市新規,新股發行改革指導意見,每一項政策都足以給二級市場帶來強烈衝擊。」一位私募投資總監表示,但監管層卻選擇在假期發布,還用多重政策來對沖對市場造成的影響。

假期結束後第一個交易日,A股市場溫和上漲了1.74%。郭樹清主席雷厲風行的新政推進,各路資金反應也很迅速。

市場角力多重政策

在業內人士眼中,前述四項新政均屬於A股市場的制度性利好,但給二級市場帶來的影響卻大相逕庭。滬深證券交易所降低交易手續費,應屬重大利好消息;退市新規、新股發行改革則屬於短期利空,中小板、創業板引發的連鎖反應,則可能成為股市下跌的導火索。

4月23日,監管層推出《創業板上市規則》(2012年修訂),宣布該規則自5月1日起施行。之後連續兩個交易日A股大幅下挫,4月24日單日震幅更是超過80點,制度性變革引發的系統性風險讓普通投資者心驚肉跳。

按照此前分析人士的普遍預期,退市政策向中小板、主板延伸是大勢所趨,令市場備感意外的是經過短短一個交易周醞釀。4月29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就分別發布《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徵求意見稿)》。

「如果沒有券商減交易費這樣的政策利好做對沖,中小板、創業板股票可能重演4月23日的暴跌狀態。」上述私募總監分析認為,退市政策推進的速率大大超出了市場預期,股市很可能做出消極反應,尤其中小板、創業板股票的持股股東多為中小投資者,一旦出現恐慌性拋售,大盤暴跌帶來負面影響難以估計。

與退市、新股新政帶來的衝擊相比,兩大交易所給券商開出減費利好,則可能引發市場過度的積極反應。資深券商人士艾先生認為,如果監管層單獨推出減費政策,券商股可能遭到爆炒,上證指數漲個七八十點也有可能,普通散戶最後可能成為游資投機炒作的接盤方。

艾先生的判斷是,監管層把各項政策集中推向市場,讓市場自己去判斷未來的影響。同時,避免了單一突發性政策對短期走勢帶來過度影響。

政策面消息頻出,專業投資人士卻對市場更加謹慎。

「長假結束前一天,我就給客戶陸續發簡訊,注意節後第一天的市場變化。」某中型券商客戶經理李恆(化名)告訴記者。5月2日開盤後不久,李恆就在其建立的專屬的客戶QQ群裡,對客戶發出賣出券商股的建議。

在李恆發出賣出建議之後,有客戶也發出質疑,「是不是券商股應該再拿幾天,行情這麼好!」李恆的回應是,券商股是純粹的概念炒作,缺乏足夠基本面支撐,資金會借利好出臺撤退,所以應該快進快出鎖定利潤。

作為一名資歷超過10年的資深經紀人,李恆對所謂的減費利好有自己的判斷,「減手續費是被逼無奈,現在券商的日子非常難過,尤其經紀業務萎縮的厲害。上個月北京證監局牽頭設定新開戶最低佣金標準,強調避免惡性競爭,提高券商收入。但現在A股新開戶數寥寥無幾,大部分都是‘殭屍’賬戶,對券商難有實際幫助。」

機構緊急調倉

雖然監管層試圖在最大限度內降低政策對二級市場的衝擊,但是游資依然藉助利好氛圍瘋狂了一把。

5月3日上市的西部證券、翠微股份兩隻新股均遭到游資瘋狂狙擊,分別暴漲66%、56%。資質平平的券商新股西部證券靜態市盈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8倍,翠微股份市盈率水平也遠高於北京同業上市公司王府井、首商股份。

郭樹清曾在多個場合倡導藍籌價值理念,甚至史無前例地明確表態上市公司的合理市盈率水平應為20倍。同時,IPO發行制度改革、新股退市制度建立的直接目的也是在為中小板、創業板股票估值水平合理回歸做政策疏導。

華泰證券分析師劉英認為,短期市場回暖給了游資發揮的空間,中國股市歷來有炒新的風氣,監管層同時又沒有足夠的手段對游資的操作加以監控,普通投資者的跟風投機習慣短期內難有改變。

在游資大肆炒新的同時,機構投資者卻在逐步調整著持倉結構。

上海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告訴記者,投資策略上加大了對滬深300的投資比重,同時繼續降低對中小市值股票的配置。對中小市值股票減持策略,首先是小型公司抗風險性能不足,在宏觀經濟轉向的背景下,業績波動過大。同時,監管層連續的新政出臺,對中小市值股票帶來的估值壓力仍然需要釋放。

數據顯示,在「五一」節前主流基金採取了減倉策略。根據招商證券的基金倉位測算,今年2月基金倉位有一快速提升的過程,到4月初偏股型基金倉位達到80%的峰值位,之後在4月底出現一個快速減倉的過程。

「基金減倉主要是對4月份經濟數據感到擔憂。」一位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基金經理表示,現在主流機構資金的操作缺乏足夠的趨勢性判斷,依然是以持倉結構調整為主。機構擔憂的仍然是經濟下滑對實體經濟可能造成的衝擊,4月經濟數據一旦明朗化,可能形成短期的一致性操作。

一方面,機構投資者靜待4月經濟數據出爐;另一方面由於擔心A股融資在二季度加快發行,機構操作策略異常謹慎。

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滬深兩市共有48家公司完成IPO招股,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合計募集資金約344億元,環比下降18.68%。根據普華永道發布的預測數據,2012年滬深股市IPO數量大約有300家,融資額會達到2700億至3000億元,保持2011年的融資水平。

今年3月,興業銀行和交通銀行先後推出再融資預案,兩家銀行合計融資額高達800億元。雖然兩家的增發方式均為定向增發,對流通股股東的壓力相對較小,但對機構投資來說,進行必要的持倉調整,調動資金參與增發是必然選擇。而中國郵政速遞擬上市融資99.7億元的消息也引起了市場的普遍擔憂。

陽光私募基金經理王巍認為,今年一季度上海市場並沒有重量級的IPO登陸,預計在二級市場回暖的過程中,類似中國郵政、中國建材、陝煤股份等超級國企大盤股的IPO計畫將陸續登場。

前述私募總監直言,「監管層最希望看到的是,市場不要大漲也不要大跌,同時新股還能順利發出去。無論是IPO制度改革還是退市制度的出臺,乃至遏制新股投機、疏導合規資金入市,都是在為股市融資通道保持通暢服務。」

来源:中國經營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