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監督在中國:只許揭露不許深究(圖)

「中國的公共監督有限」

針對中國最近發生的毒膠囊事件,《新蘇黎世報》4月18日評論說:「……(河北阜城縣)學洋明膠蛋白廠只是其中之一,十幾家中國工廠捲入中國的最新產品醜聞。數百萬藥品膠囊是用工業明膠生產的,含有大量用於制革化學品的鉻,會導致肝臟和腎臟受損。……」

「這個醜聞有多大規模,還不得而知。但是,現在就顯而易見的是,在諸多層面上肯定存在故意犯罪和嚴重的監督錯誤。河北和江蘇的多家工廠生產了工業明膠,供給膠囊生產者,後者可節省大約1/3的材料成本。……」

該報認為,「至於有多少病人成為這個醜聞的受害者,迄今還不知道,揭露這個案子的中國媒體顯然不敢對此推測。然而,公眾很不安。畢竟類似的案子可以列成長長的一串,證明中國的監督機制依然運轉得多麼糟糕。2008年,大約30萬兒童因為飲用毒奶粉患上膽結石。2010年,變質的疫苗導致多名兒童死亡。由於眾多高幹捲入這個案子,當局隱瞞案情。去年11月,一個用工業標準、部分採用動物飼料生產假藥的黑幫被破獲,在其倉庫中查出6500萬藥片。」

「令人作嘔的工業明膠醜聞在中國也屢屢發生。2004年官方電視臺曾報導過類似案子。2009年《南方都市報》再次調查同樣弊端,當時,在一系列食品如酸奶、冰激凌、果凍肉凍和香腸中查出這種有害材料。儘管政府在每次發生醜聞後都再次許諾要加強監督,但是,專家們認為一個根本問題在於,通過消費者保護協會或媒體的公共監督在中國可能性有限。雖然這一次是官方電視臺記者揭露了弊端,但是,至於當局能否全面查清此案,受害者能否獲得公正補償,他們卻不許探究。」

經濟疲軟將持續多年」

在《巴塞爾日報》4月18日發表的專訪中,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全球戰略分析師迪倫·格賴斯( Dylan Grice)表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呈現硬著陸,看起來就好像完全崩潰。在房地產行業,中國企業的報告顯示出災難性後果。政府也許會再次明顯放鬆控制和規定。」

對於北京能否控制住泡沫的問題,格賴斯回答說:「我並不認為,北京具有大家以為的強大控制能力,政府雖然擁有監督機制,但我不能肯定它能否被注入實質性的內容。人們的心理是無法控制的,任何泡沫都是受某種特殊的心理狀態驅使,這在房地產行業顯而易見。泡沫若崩潰,人們的心理就會發生變化。美國的房市泡沫破裂之後,政府實施了緊急刺激計畫,卻無法扭轉人們的心理。較之房地產泡沫微不足道的新技術泡沫破滅之後,貨幣和稅收刺激也接踵而至,經過多年後局面才正常化。符合邏輯的預期是,中國樓市的硬著陸會導致中國政府要付出多年的努力。即便中國只是經歷一個景氣的軟著陸,導致的疲軟也將會持續多年。」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