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孩子自信的習慣
(1)尊重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與評估。由於孩子年幼,他們對自己的看法與評價一般先來自於成人對他的看法和評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與他們的爸爸媽媽有密切的關係,因此,爸爸媽媽需要尊重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產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動力。孩子的自信首先來自自尊,一個沒有自尊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信的。
尊重孩子不分時間和地點,也不分孩子是優點多還是缺點多。如果爸爸媽媽在孩子有成績時就尊重他,在出現問題時就責怪他,任意褒貶,這就做錯了;爸爸媽媽不妨用心理換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點、錯誤時,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平等的人,有意識地讓孩子參與一些家庭的事務,與孩子討論一些家庭中的事情,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和爸爸媽媽對自己的信任。
尊重孩子,就不能對孩子說有辱人格、有傷自尊的語言。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經常對孩子說:「你真沒出息!」「小孩子懂什麼!」「大人的事,小孩子知道什麼?」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無法獲得爸爸媽媽的信任,從而無法獲得自信。尊重孩子,尤其不能隨意辱罵、懲罰和毆打孩子,辱罵、懲罰和毆打是最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請爸爸媽媽記住,千萬不要為了自己的尊嚴,傷害孩子的自尊。
(2)告訴孩子「你能行」
缺乏自信的孩子由於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已經在心裏建立了消極的自我預言,即「我是沒用的」,「我很沒信心」等,這種心理讓孩子越來越不敢嘗試新的事物,越來越沒有信心。因此,爸爸媽媽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有意識地忽視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現,而在孩子表現出自信的時候及時給予積極的表揚和鼓勵,讓孩子淡化「我無能」的心理,樹立起「我也行」的心理。
這方面不如別人,但是完全可能在其他方面超過別人。這時,爸爸媽媽還可以教孩子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法進行自我激勵,如「我一定能行的。」「我書法能學好,其他的肯定也能學好!」「我真是一個寫作文高手呀!」這些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讓孩子從對某件事的良好感覺中擴散出去,從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覺。
因此,爸爸媽媽要多鼓勵孩子參加課外活動,讓他們在學業之外,培養其他的興趣與愛好,鼓勵孩子參加社區義工活動,讓他們多接觸那些需要別人關愛幫助的人群,這些都能增進孩子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另外,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必須與老師配合,讓孩子在學校也得到成功的機會,得到鼓勵而不是貶抑。
(3)隨時鞏固孩子的自信
鞏固孩子的信心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當爸爸媽媽看到孩子因不斷成功而樹立起信心時,千萬不能以為大功告成,更要不斷鼓勵孩子,鞏固其自信心。孩子只有在不斷的鼓勵中,通過自己不斷地努力來樹立起自信。
如果爸爸媽媽經常挑剔孩子,孩子剛形成的自信很快就會消失。有一個10歲的女孩,非常喜歡彈鋼琴,彈的曲子非常優美,而且,她還每天堅持練習好幾個小時。另一個孩子的媽媽見此情景,對女孩的自信和努力非常好奇,就問女孩的媽媽:「你的孩子怎麼這麼自覺彈琴呀?而且,她看上去非常喜歡彈鋼琴。」女孩的媽媽淡淡地笑了,說:「我雖然不懂音樂,但是我懂得欣賞我的孩子,每當她練琴的時候,不論好壞,我總是對她說‘孩子,你今天彈得更好了,比昨天進步了。’我是她最忠實的聽眾,孩子非常喜歡彈琴給我聽。」
由此可見,隨時鞏固孩子的自信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在這個過程當中,爸爸媽媽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第一,不要諷刺孩子,以免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第二,不要過分讚揚孩子,以免孩子產生驕傲情緒。只有隨時地、恰當地鼓勵,才能不斷提高孩子的自信。
(4)允許孩子犯錯誤
爸爸媽媽總是對孩子的錯誤非常在意,事實上,犯錯誤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孩子如果不犯錯誤,他就永遠不可能成長。
對於爸爸媽媽來說,怎樣對待孩子的過失或者錯誤呢?幾乎每一位教育專家都認為爸爸媽媽應該允許孩子犯錯誤。美國賓夕法尼亞心理學家萊頓說:「講述你自己曾經犯過的過失,承認過失,向孩子們解釋為什麼你會犯這個過失,告訴他們,你下次將會怎樣用不同的方法去避免重犯。」美國家庭問題專家恩說:「告訴孩子們,大膽嘗試或出現過失都不要緊,一個人第一次做某件事無不期望做得完美無缺。實際上,在相當多的情況下這是不可能的。」
心理學家塞奇斯對爸爸媽媽們說:「從犯過失的痛苦中走出來,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過失不放,應該去讚揚孩子們嘗試活動的努力和勇氣。」「把孩子最近的成果與他自己以前的成果相比較,而不是與別人相比較。如果孩子擁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他們幾乎可以從所有的過失中得到益處。」
因此,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有了這樣的觀念,就不會一葉障目,也不會因孩子一時表現欠佳而大發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