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法新社:方勵之是中國的薩哈羅夫(圖)

 2012-04-08 11:1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著名異議人士方勵之

中國著名民運人士 天體物理學家方勵之6日在美國逝世的消息,中國媒體隻字未提,但有網友在微博上轉貼港臺媒體的報導以及方勵之在六四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法新社稱,為中國的民主事業而奮鬥的方勵之是中國的「薩哈羅夫」。

一九八九年「六四」學生民主運動期間,方勵之公開表示支持學生的民主訴求,他表示,「學生們爭取的是民主,言論、出版、結社自由,這些公民的基本權利在各個國家都受到尊重,中國政府也應該尊重人權。」

不過,中國媒體對方勵之的去世隻字未提。據《中央社》消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律師表示,他對方勵之的逝世,感到非常惋惜;這名律師還頻頻詢問方勵之逝世的相關消息。

方勵之逝世的消息從港、臺媒體陸續傳出。自週六傍晚起,中國一些網友在微博上轉載這些報導,但發文及回應的數量並不算太多;也有網友引用這些報導中,有關方勵之在六四事件中的角色。

方勵之曾於六四事件20週年時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無論如何,「人權」已經變成一個「可用的詞」。現在從政府到一般老百姓,都會使用「人權」這個詞,從這個意義上說,當然是有很大的改變。他並表示,六四學生運動提出的一些口號,有的屬於「人權」範圍,而不是「民主」。如果當年能提出更多關於「人權」的口號,可能對後來中國人權的實現,會更好一點。方勵之並指出,當年中國當局用坦克對付學生,就讓全世界所有人看得很清楚,共產黨已經失去了統治的合法性。

另外,方勵之去世,臺灣學者稱方勵之是「人權理念的真誠實踐者「,同時他們也呼籲中國當局應真實面對六四事件,盡快處理歷史傷口,才不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

專研人權議題的臺灣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廖福特說,方勵之是科學家,科學家通常較在意科學發展,但方勵之卻能以人權意念面對社會,而且還是有人權理念的真誠實踐者,從這兩點來看,都非常值得推崇。

他說,中國的民主運動仍在進行中,方勵之可說是這波前仆後繼者中最主要人士。所以在六四之後,中美關係雖處於非常緊張時刻,美國仍然選擇以特殊管道政治庇護方勵之,因為方勵之是民主人權的象徵。

廖福特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從方勵之辭世,以及六四學運領袖王丹等人向中共當局發表公開信「希望回國看看」這兩件事來看,中共還是應當真誠面對六四事件。

他說,方勵之、王丹等人是「追尋民主的聲音」,而非中共當年所指的「叛亂份子」,並非放逐民運人士,就能掩蓋歷史真相。方勵之雖辭世了,但王丹等民運人士還非常年輕,中共當局總有一天要重新定位六四。

專研中國政治改革與民主化議題的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副研究員徐斯儉表示,方勵之雖然辭世,如果中共當局以為當事人過世,而不用面對六四事件,那這種想法就錯了。

他說,歷史也不會被改寫,歷史真相不會一直被掩蓋,歷史傷口也應該盡速處理,否則對社會將產生負面影響。徐斯儉舉例,日本人不願面對南京大屠殺事件,但德國人則坦然面對與保存當年那段納粹屠殺猶太人歷史,還給猶太人公道,所以德國社會與民族的發展都比較健康。

来源:法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