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紅樓夢》之李紈篇(圖)
李紈在《紅樓夢》的金陵十二釵中排名第十一位,是榮國府長孫賈珠之妻。不幸的是賈珠早夭了,留下了李紈和賈珠之子賈蘭相依為命。李紈的父親李守中堅持「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價值觀,因此,李紈自小只讀了《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書,知曉幾個前朝的賢良淑德的女子,其餘的文化知識便知之甚少了。
清心寡慾、自甘寂寞以及唯知侍親養子的個性,讓李紈成了大家心中最能親近的人,也因此李紈順利搬進了只有姑娘們才有資格居住大觀園。在大觀園中,李紈居住的地方叫稻香村,書中描述到,「裡面數楹茅屋。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新條,隨其曲折,編就兩溜青籬。籬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漫然無際。」著實是一方與世無爭的淡雅清幽之地。
李紈搬進大觀園不久便提出要興辦詩社,半年之後,在探春的組織之下終於興辦成功。其中,李紈為了讓王熙鳳就範,一口氣送給了她「無賴泥腿市儈」、「下作貧嘴惡舌」、「狗長尾巴尖」、「楚霸王」等系列雅號,彰顯了她內斂且幽默的本性,最後,鳳姐兒居然甘拜下風。王熙鳳加入詩社做監社御史,所涉及的經費自然就不成問題了。
詩社成立之後,李紈也偶有作詩並在其中找尋到了人生的樂趣,連寶玉也稱讚她的詩為:「善看,又最公道。」有一次,在蘆雪庵賞雪聯句時,李紈讓寶玉去妙玉那裡折一支紅梅,展現了她與眾不同的審美。眾所周知,妙玉是帶髮修行之人,少與世俗接觸,而紅梅又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可見,李紈平日裡雖少言寡慾但骨子裡卻對不畏嚴寒、經霜傲雪之風骨有著深深的共鳴。
現在人評價李紈的時候,往往認為她是固守著封建禮教亦被其所害,但事實並非如此。三從四德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非常經典的內涵。《儀禮•喪服•子夏傳》中云:「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意思是女子在未出嫁之前要聽從社會經驗豐富的家長的教導,不能毫無因由反駁長輩的意願;與人成婚之後要禮從夫君,男主外,女主內,共同持家執業;倘若夫君不幸去逝,一定要安守本分將孩子教育、撫養成人,尊重晚輩的生活理念。
在《周禮•天官•九嬪》中寫到:「九嬪掌婦學之法,以九教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講的是女子養成能正身立本、善解人意、端莊持禮以及良好的治家之道的理念,才能稱之為有德行。因此,李紈從一而終的品行不僅不是被舊禮規「套牢」了,還是現代社會的女性們應該學習和尊重的典範。
古代社會,男女結合併不是因為「愛情」,而是上蒼賜予的姻緣。從傳統文化的理念審視,家庭與家庭的結合,一定是要根據其已有的特性和延伸的特性平衡好所涉及範疇的社會關係以及承擔、履行其應有的責任。
《紅樓夢曲》配給李紈的曲目是《晚韶華》,雖然她陰騭積兒孫、兒子「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但最終卻「昏慘慘黃泉路近」。李紈的一生不免令人嘆息:人生如戲,個中聚散別離皆成雲煙,又何必執著?若要給李紈的人生定格一翻,那麼,她在人生戲台上扮演的角色無疑是古樸、莊重的青衣……
點擊與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