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紅酒加價及所謂原裝進口亂象叢生
業內人士稱加價6倍屬正常市場行為
「3·15」期間,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在該省境內的一個口岸調查發現,口岸均價為15元的進口紅酒,在國內零售市場均價高達562元,翻了近37倍;同時國內進口紅酒業存在打「擦邊球」、以次充好、傍大品牌等亂象,引發廣泛關注。
對此,廣州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紅酒業特別是內地的確存在進口紅酒幾十倍甚至百倍暴利,但在廣州等競爭激烈的沿海地區,正規的進口紅酒從口岸價到零售價加價大約6倍,其中還包含報關稅、場租、人工、增值稅等。同時,酒業亂象背後原因複雜,除存在監管不力、消費者缺少品鑒能力外,稅負高也是造成進口紅酒價格偏高的問題所在。
記者追蹤一瓶標榜「原裝進口」葡萄酒的進口、分裝、經銷、酒瓶回收等環節發現:原裝進口不「原裝」、假酒劣酒傍名牌、回收熱炒名酒瓶……行業門檻過低使得該領域亂象叢生,盲目相信名酒「漲停」也使葡萄酒在中國成為投資者的「雞肋」。
2009年,義大利商人艾瑪諾歐第一次來廣州琶洲,參加進口酒業博覽會。但是參展的三天,他發現中國客商對自己引以為豪的葡萄酒並不感興趣。
進口商愛低檔酒
重瓶標勝過品質
在艾瑪諾歐帶去參展的紅葡萄酒中,有離岸價報價近20歐元的AMARONE等知名義大利紅酒,也有離岸價在10歐元左右的義大利起泡酒和2.5歐元的白葡萄酒。但幾天中,來往交談的近百中國客商最希望要的貨源卻是到岸價在2歐元以下的進口葡萄酒甚至1歐元以下的劣質酒。
和他交談的中國客商大約有三類,一種是想作為代理和一級批發商的貿易公司,一種是大型連鎖超市的採購代表,一種是餐廳、酒窖等餐飲企業老闆和買手。這種情況,讓曾在香港發展、並打算在深圳設立辦事處的艾瑪諾歐措手不及。
在他設想中,作為新興紅酒消費大國市場的中國,消費者自然會有高檔消費能力,願意為紅酒消費埋單,此前香港的紅酒市場就是成功的例子。
一位來自佛山的咖啡廳老闆則對艾瑪諾歐坦言,在國內消費者不懂行的情況下,只有低成本的紅酒才可能有大的利潤空間。他可以幫助艾瑪諾歐打開內地市場,但前提是同樣的瓶子裡要裝低價格的酒。而一家小酒窖的採購代表更為直接,她提出只要瓶子和瓶標漂亮,即使1歐元甚至0.5歐元的酒也願意接受。
而中國客商和消費者對紅酒的品鑒能力也讓艾瑪諾歐感到灰心。在整個展會期間,對他引以為豪的AMARONE紅酒,來問津和評酒的人非常少,原因在於這款紅酒的包裝非常樸素,在琳琅滿目的展會中並不顯眼。
廣州的一位進口紅酒批發商表示,正常來說1歐元以下的酒品質非常差,大部分超市售賣的紅酒在1歐元與1.5歐元之間,2~3歐元的酒在國內已經算是品質不錯的。
口岸價3歐元一瓶的洋紅酒
零售價150元人民幣算合理
一瓶洋紅酒的成本包括哪些?來到零售消費者手中要經過哪些加價之旅?以艾瑪諾歐報出的離岸價為例,這些紅酒如果運到中國的相關口岸就要加上保險費、運費等費用,這時的價格就是俗稱的口岸價,也就是到岸價。按照國內的進口報關瓶裝葡萄酒現行稅率,這些紅酒需要加上口岸價14%的關稅, 約17%的增值稅和10%的消費稅。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進口紅酒批發商表示,以廣州市場為例,一瓶口岸價3歐元紅酒(約相當於人民幣25元),加上報稅和報關公司的服務費用,大約需加價53%。也就是說一瓶口岸價約25元人民幣的進口紅酒,通過正規渠道報關後,進入國內的成本價大約是40元人民幣。而這種成本價,一般是在代理商提前打錢給酒莊,貨款押3個月,購買至少一貨櫃的紅酒(一般為13000瓶)的條件下才能拿到的。接著,代理商將成本價40元的紅酒以每瓶加價10元左右的價格賣給一手批發商,這種批發價前提是需要一次性批發紅酒3000瓶以上。隨後,一手批發商再以每瓶10元的加價轉給二、三級批發商。一般而言,一瓶成本價40元的紅酒轉到三級批發商時的價格達到70多元。而從三級批發商再到紅酒零售商賣出的紅酒,價格基本要翻一倍,一般售價為150元屬於正常。從口岸價25元到零售價150元,翻了約6倍。對於零售價與三級批發商的價格相差一倍,該業內人士認為零售還要包括不菲的進場費、人工費、促銷費,而且消費者如果要求開具發票,零售商還要再交稅,所以價格才貴。稅負高也是造成進口紅酒價格偏高的原因。
亂像一
「原裝進口」實際國內罐裝
原裝進口葡萄酒竟然是組裝的!廣州白雲區某外貿公司董事長、進口葡萄酒經銷商衫先生(音譯)無意間透露,他進口葡萄酒的過程很曲折:從阿根廷某品牌莊園購買葡萄汁原漿,然後找到當地的專業葡萄酒加工作坊(是專業葡萄酒加工場所)進行桶裝;在桶裝的同時,衫先生聯繫國內的酒窖及包裝場所,並委託國內代理機構辦理相關手續;進口到國內保稅區後,就可以直接分裝,也就是業內常稱的「國內罐裝」,但由於是在保稅區完成該流程,因此,稱其為「原裝進口」完全沒有問題,於是一瓶並非原裝進口的葡萄酒華麗變身,成了「原裝進口」的洋品牌。
記者在衫先生位於白雲區的辦公處發現了幾張來自國內各省市的收據。其中,葡萄酒禮盒木包裝分別來自河北、東莞,模擬皮包裝材料來自福建,在隔壁的倉庫裡,磨砂大肚瓶、整箱的橡木瓶塞等堆放在倉庫一角。對於國外桶裝葡萄酒的品質如何,衫先生並無法拿出他的質量保證,「葡萄酒沒辦法衡量品質,只有適不適合,我的葡萄酒是適合中國人的口味的。」
亂像二
傍上名牌升價千倍
「一瓶不超過1歐元的普通葡萄酒,在法國餐桌上僅是為了佐餐的酒精飲料,只因它與名莊或拉菲扯上關係,進口到國內卻搖身變成了高檔收藏品,動輒幾千上萬元,這並非個例。」廣東省葡萄酒協會副會長陳華稱。
記者聯繫到寧波一家自稱專做進口葡萄酒的經銷商劉先生,他透露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進口桶裝葡萄酒原酒原漿,在國內再調配為成品酒,而且可根據客戶要求調製出各種口味的成品酒。」即使是名莊酒口味,離岸價也只有0.6~0.8歐元/升!
對於產區造假、罐裝或勾兌酒、傍名牌、以次充好等現象,陳華表示,的確有些人將國外的酒引進來,然後自己貼牌。國外的散裝酒被國人低價買入,進口到國內進行罐裝、銷售,從而賺取高額差價。要識別「原裝進口」的真假,則需索要葡萄酒的原產地罐裝證明,若非「原裝進口」,在報關單上都會註明是散裝進口。
亂像三
空酒瓶回收價高達千元
一瓶小拉菲回收價格為1368元,而一個拉菲空酒瓶就達到500元!記者在一家葡萄酒網站中發現「82拉菲、拉菲副牌、小拉菲、茅台酒、五糧液、路易十三、軒尼詩李察、收茅台空盒、老茅台酒瓶」均在回收之列。「一些禮品回收行坐地起價,2009年,82拉菲空酒瓶能賣到四五千元,現在只要與拉菲扯上點關係,空酒瓶也能賣到幾十到上千元不等」。業內人士稱,葡萄酒酒莊及生產者從來沒有組織過舊瓶回收,市場上流通的名酒酒瓶除了一部分被個人收藏之外,其他多半流向夜場酒吧、少數菸酒門店,以及葡萄酒專營網店。市場上查處的大批量假名酒很可能連包裝都是仿製的,因此很容易辨識,真正難辨識的就是這種「舊瓶裝新酒」。
國內紅酒亂象
不只是行業問題
廣州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國內進口紅酒大打「傍大牌」早已不是新鮮事,比如將「拉菲」標誌改一個字母或外形包裝類似等。此外,還有很多假貨。所謂「進口紅酒」有的是在北方的酒廠包裝,用低廉的國內紅酒製成,有的則是由國外進口的劣質桶裝酒勾兌而成。「這樣發展後果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常有人去中國香港、國外旅遊說紅酒質優價廉,但現實是香港的紅酒實行零關稅,食品監管嚴格,消費者才有空間提高個人品鑒能力。國內紅酒亂象,就像‘地溝油’、毒奶粉一樣,不是一個行業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食品監管力度不夠造成的。」該業內人士說。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