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訪美作試探軍:方有意擴散最新導彈信息(圖)
有未經證實的消息指出:中共海軍最近在海南島三亞港的重要軍事基地舉行了兵棋推演,設想中國在南中國海區域與菲律賓越南兩國開打海戰,海軍潛艇發射的「東風-21D型」導彈是否可從東西兩向阻止外國航母群的介入。對東防禦主要是針對來自駐日的美軍,對西防禦則包含美軍在內的北約海軍編隊。儘管消息未經證實,但北京的專業分析人士指出:「這絕不是空穴來風,至少是為習近平二月中旬的訪美壯行色。」
不管美國如何解釋其力量向亞太轉移並非圍堵中國,中共最高層也絕不相信雙方不會發生最後解決式的衝突。按國防大學一位資深戰略學教授的說法,「小布希與歐巴馬都將共產主義與法西斯相提並論,而經濟利益高度失衡之際,原來隱藏的價值對立就會突然表現出來」。
《環球時報》一反常態說軟話
無論是時而虛漲的民族主義情緒還是這種衝動過後的對美示好,實質上都是中共最高層的策略選項。正如美國國內鷹派與鴿派一強硬一溫和的政策表述是圍繞美國國家利益進行的那樣,中共的反美與「親美」都是圍繞中共集團利益而進行的。如果說此中有什麼差別的話,那就是美國人以國為重,中國人則以黨為重。換言之,中共政治壟斷集團不僅壟斷國家利益的獲取與分配,還壟斷對國家利益解釋的話語權。
去年十二月下旬,「皇儲」習近平訪問泰國,試圖透過這個中美雙方在東盟的緩衝國表達他將統領的新執政集團的外交價值觀。習希望東盟國家尊重本地區的自主性與多元性,注意兼顧各方舒適度。可靠消息來源證實:這是為習訪美作出的一個試探性動作,「無論美國方面有何種反應,只要有反應,北京最高層就可研判美國的選戰以外真實的對華政策取向」。
為了讓美方認可習近平的舒適度要求,中共軍方鷹派主導的《環球時報》一月十八日發表清華大學中國戰略與公共外交中心主任趙可金的文章,文章稱「中國不應以一己好惡將美國設為假想敵」。趙的觀點之大膽令許多專業人士吃驚,而據知情人士稱「清華的該中心已經起了習近平外交顧問班子的作用」,由此也可推知:習不僅要向美國要舒適度,而且還會向美方委婉表示至少他個人不會將美國確認為中國的假想敵。
「非共產黨國家」並非口誤
習近平離接班時間越近越要考慮國際社會對他的認知度,其中美國與歐洲是不可或缺的重點。按著慣例,習的這類選項得到了北京最高層的集體認可。為了配合習訪美這一至關重要的外交舉措,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策劃了一場英國廣播公司二臺對劉曉明的採訪。在被問到「是否共產主義者」時,該大使答非所問地說中國不是共產黨國家,只是「一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
一如《環球時報》的軟話並非反常一樣,駐英大使的說法也非口誤而是刻意地表白。習近平試圖對歐洲說明他在上臺之後,會採取相當於西方左翼的社會主義政策,而不是強硬地採取回歸共產黨革命傳統的舊模式。北京資深觀察家認為:至少是為了外交表達方面的需要,習需要歐洲方面知道他既不會被「唱紅」體系所操縱,也不會被「維穩」體系所操縱。
如果習的刻意安排確實有向國內諸多精英(含體制外)暗示什麼的話,那就是說他不可能認可薄熙來新創的重慶模式,當然也不會認可周永康控制的政法體系繼續胡作非為。後者的現實意義已經在國內出現嚴重的「熱敏」反應,即針對國際人權觀察組織對中共警察體系扭曲司法機制現象的批評,政法體系撰寫了專門回應文章指斥前者所說嚴重違背事實。
儘管近兩年來,中共外交與內政更緊密地粘連在一起,但其信息過濾機制仍是妨礙民間知情的重要手段。比方說,對於劉曉明「非共產黨國家」的說法,宣傳系與政法(維穩)系均在最高層會議上表達不滿。周永康甚至認為「這是和平演變信號,是黨內出葉利欽的徵兆」。由於黨內爭論激烈加之外交層面的東西難向百姓詮釋,所以,國內所有官媒被通知「一律不許報導與評論該話題」。
試圖用武力解決外交難題
胡錦濤以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身份,指令軍隊研究系統著手「外交價值觀」研究。據傳,胡一改原來排拒軍方介入外交政策的態度,是為了在十八大後繼續掌握軍權並強化對外交政策的干預。而這種「分擔大於分權」的胡氏安排,也被習李雙雙認可。
「外交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使用武力來實現外交目標。用軍方專業術語來說,是「把我們擁有和平意願與我們敢於用非和平手段來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意志結合起來」。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軍方在習近平訪美之前,通過特定渠道大肆擴散最新型「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對美國航母的威脅,以期對美示好的同時也表明有武備為習掌腰。但是,該型導彈尚不具備實戰能力,也更未批量生產,因為在陸地沙漠地區的多次試驗,其實戰環境與海上作戰差距太大。
對海上目標的衛星偵測產生的時滯率(數據傳輸佔時與目標移動佔時之比),是中共海軍至今未能突破之瓶頸。「東風-21D」應用環境仍無突破,潛艇發射打擊固定目標尚可,但使用飛機裝載併發射其運力配套仍未解決。並且,該方面專業飛機的研製進度緩慢,使用前蘇聯伊爾系列的改裝勉強過關。
原標題:習近平訪美前作試探——軍方有意擴散最新導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