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清華畢業」半年升任副縣級引圍觀爭議

 2012-01-29 13: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據報導,清華大學2010屆畢業生、23歲的焦三牛在參加工作僅半年後,即升任副縣級領導,成了西北高原甚至全國最新最快的「火箭式」幹部。「這也太狠了吧,剛工作就當領導。」有網友驚呼;為什麼此人能越兩級參加公選,為何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就能特殊?有網友質疑。當地組織部門回應稱此舉「合理合法」,其理由在於按照公開招考公告,211大學畢業在武威工作兩年以上和清華大學畢業在武威工作的,可直接報考副縣級領導職位。而且「這個公告我們向省委組織部請示並通過了的。」有評論稱,不管武威市如何辯解其行為的合法性和表白其求賢若渴的緊迫感,都難以掩飾其對名校的盲目崇拜;焦三牛之所以獲得「火箭式」升遷,唯一的解釋就是其身為清華大學畢業生,清華畢業扮演了「特權通道」的角色。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為了和網民朋友進一步溝通,中國選舉與治理網收集整理了相關評論,作為中國新年期間的一盤「小菜」,與各位網友分享品嚐。

一、如此「火箭式」,不合理說。

北京晨報發表評論稱,不用說,對這樣的「火箭式」,儘管網友驚呼,輿論質疑,但當地有關部門總有說法,認為合理合法。其理由在於按照公開招考公告,211大學畢業在武威工作兩年以上和清華大學畢業在武威工作的,可直接報考副縣級領導職位。而且「這個公告我們向省委組織部請示並通過了的。」問題是這樣的理由成立不成立?首先,為何只有清華大學的才能直接報考副縣級崗位?有關方面辯稱由於武威地處西部,人才資源極為匱乏,因此,武威市委組織部與清華大學建立了人才合作機制。這是不是意味著只有清華才配得上「人才」,「天公」再「抖擻」也沒用?其次,根據黨政幹部選拔任用條例,工作才半年的焦三牛根本沒有5年的工齡和兩年基層工作經驗,同時不具有下一級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經歷。焦三牛由普通科員直接越兩級而成為副縣級,顯然不符合這個條例。

雖然招考是「向省委組織部請示並通過了的」,但省委組織部並不能超越黨政幹部選拔任用條例而「自成體系」。這回儘管「通過了」,只能說明組織部門不夠慎重,甚至明知故犯。第三,如果上述還不足為訓,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明確規定,新錄用的公務員試用期為一年。試用期滿合格的,予以任職。僅就其連試用期也不到即予以任職,就已經違反公務員法了。評論指出,可見,工作半年即升任副縣級的「火箭式」幹部經不住推敲,「破綻」甚多。真不知武威方面所謂的「合理合法」何來?要說「合理合法」、「合乎程序」恐怕也僅僅是「合」在了武威、「合」在了當地的有關部門吧?

二、如此「火箭式」,缺乏民意說。

新京報發表署名文章說,一段時間以來,「火箭式」升遷的年輕幹部備受質疑。最新的例證出現在甘肅武威。和其他同類事件一樣,武威市委組織部的回覆也是「合乎程序」。報導援引武威組織部幹部二科一李姓工作人員的話稱,按照公開招考公告,「211」大學畢業在武威工作2年以上以及清華大學畢業在武威工作的,可直接報考副縣級領導職位。從這一要求看來,畢業於清華大學的焦三牛確實符合報考副處級領導所要求的資格條件。對這個公告本身,武威官方的解釋是向上級請示並通過了的。筆者不懷疑這種內部的請示程序。事實上,像甘肅武威這樣的西部邊遠省區,要吸引名校的高材生,若非特殊待遇還真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一講「特殊」,就免不了對現有制度的突破。事實上,公告確實突破了中央關於黨政領導選拔的諸多規定。

若依《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提拔擔任縣(處)級領導職務的,應當具有五年以上工齡和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對照可知,焦的半年工齡明顯差之甚遠。另外,不知道當地是否另有一套「黨政領導幹部破格提拔和越級提拔實施辦法」?多數地方為破格提拔和越級提拔劃定了明確的範圍。比如,放寬任職資格年限要求的,必須達到中央「條例」所規定任職資格年限的一半時間以上;越級提拔的一般只能越一級等。焦三牛的半年工作經歷和一次實現三級跳,還是達不到很多地方的最低要求。但如果認可這種逐級突破的內部規程,要為「合乎程序」找到具體的條文依據,也並不困難。擁有內部規程制定權的地方相關部門,為某位人士量身定做一個便是。但這絲毫無助於消除社會質疑。在這些質疑的背後,實質是這些幹部的提拔與任命缺乏民眾的認同。

也許焦三牛確有過人的才能,但大多數民眾並沒有看到他的才華。也許所有的程序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背景」,也沒有違規,可是,公開的招考程序畢竟仍是「少數人考少數人」,公眾通常沒有參與的渠道和平臺,對年輕官員的「火箭式」升遷理由並不知情。在「上選下」的官員選拔機制中,一些地方的相關部門正在承受著更多的壓力。因為,在「上選下」的選拔機制中,一些官員只對上負責,不認為自己需要向民眾解釋自己的升遷原因。這種儘管屬於個案的「隔空」對話,客觀上拉大了官民的距離,也使民眾對「火箭式」幹部很難產生認同。

三、如此「火箭式」,特權通道說。

華聲在線發表文章質疑,清華大學2010屆畢業生焦三牛工作半年就升任副縣級領導,如此「火箭式」幹部想要不受公眾關注也難。一邊是「火箭式」幹部一個比一個強悍,一邊是公眾質疑不斷。詬病聲起,聽到的回應就是「選拔合理合法」。然而,合誰的「理」又合誰的「法」?文章分析,所謂的「選拔合理合法」,初看起來,似乎是「光明正大」的。省委組織部門都通過了,難道不合理嗎?況且還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由於威武地處西部,人才資源極為匱乏,因此,武威市委組織部與清華大學建立了人才合作機制,「這才會有不少清華大學畢業生畢業後選擇來武威市工作」。可我們深究下去,卻不難發現,清華大學完全成了一個「自製」的「特權通道」。因為根據2002年黨政幹部選拔任用條例第七條規定,提任縣(處)級領導職務的,應當具有五年以上工齡和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該同志根本沒有5年的工齡和2年基層工作經驗;同時不具有下一級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經歷。為何還能升任副縣級領導?唯一的解釋就是清華大學畢業,此時,清華畢業承擔了「特權通道」的角色。「火箭式」幹部的背後總不缺乏「特權通道」。

他們的套路就是預設相關規定,預設時,會堆積一個崇高的目的,比如人才缺乏,然後冒出「火箭式」幹部,然後用自製的「合法合理」來搪塞公眾。自然,如此「自成一家」,也就「創造」出諸多的「特權通道」,他們既可以無所顧忌地讓「火箭式」幹部飛上天,又可以理直氣壯地向公眾解釋「合法合理」。有多少「火箭式」幹部,就有多少「特權通道」。權力的任意妄為,傷的不只是幹部,更多的是釀造社會不公,踐踏了政府的形象。

四、如此「火箭式」,另類「蘿蔔招聘」說。

湘潭晚報發表短評認為,面對公眾對僅有半年工作經歷的清華大學畢業生被「火箭式」提拔為副縣級的質疑,甘肅省武威市竟以「合理合法」回應,但公眾對此卻不以為然。短評指出,其實,不管武威市如何強辯其行為的合法性和表白其求賢若渴的緊迫感,都難以掩飾其對名校的盲目崇拜。而「火箭式」提拔用人方式的背後則是把「高學歷」當「人才」的畸形思維。透過武威市與清華大學建立的人才合作機制和「清華大學畢業在武威工作的,可直接報考副縣級領導職位」的招考規定,人們不難看到「乒乓球招考」、「蘿蔔招聘」的影子。短評指出,也許我們無從知曉武威市委組織部與清華大學的人才合作機制的具體內容,但允許在武威工作的清華生直接報考副縣級職位的規定本身就是為清華畢業生量身定做的條款,既然是「面向全國公開選拔」,就應當堅持「公考」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則,把清華生排除「在武威工作兩年以上」的要求之外,這對於其他報考者也是一種人格歧視和「不平等條約」。再說,公開招聘的本意應該是「校場比武」、「戰場賽馬」,所有考生都應當處在「同一起跑線」。

招考副縣級職位應看能力而非學歷,如果清華生的確是「人才」,讓其在千軍萬馬中彰顯實力、脫穎而出,豈不是更有說服力。溫家寶總理對大學生早已表達出「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殷切期望,以放寬報考條件而對清華生施以「把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的特殊庇護,無疑是拿官帽當禮物的錯誤做法。這種靠封官許願的留人方式,不僅貽誤事業,助長不良風氣,也無益清華生的健康成長。近年來,儘管《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對幹部提拔任用的條件和程序早有明白無誤的規定,但總有一些地方以「破格」、「創新」的名義違規操作,「火箭式」提拔現象屢見不鮮。其實,人們詬病這種用人方式不僅緣於對年輕人閱歷和能力的質疑,也是對程序規則和公平公正的維護與堅守。而最根本的因素還是對幹部出口不暢的擔憂。按理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不是人才應當在崗位上考察,但在幹部能上能下尚未常態化的語境下,民眾對「入口」的緊盯,甚至是苛求,便不無道理。追求年輕化,看重高學歷,本無可厚非。

但確保公平正義卻是幹部任用不容挑戰的法規底線,無論出於何種考量和附以怎樣的狡辯,「蘿蔔招聘」都必須堅決杜絕。人民網發表的《半年任副縣級怎像「拼名校」》文章認為,這樣的選拔條件固然比「蘿蔔招聘」、「背景招聘」好,但在筆者看來,實際上是落入了另一種窠臼。現在,人們都習慣把高學歷、名校作為追求對象。當然,追求名校和高學歷並非不好,能上名校、得到高學位相反是人生中很有意義和值得慶幸的事。但如果人才選拔把名校和高學歷作為唯一條件,實際上也是對學校背景的一種歧視。名校畢業生並不就見得比一般本科、甚至專科生強,高學位也並不就意味著高能力。這樣的選址條件,只能讓更多的人陷入到追求高學位、高學歷中不能自拔。

近年來,研究生報考人數成直線上升,但研究生的質量和水平正在下降。高分低能、高學位低能的現象越來越突出。這就是所謂人才選拔看學校、學歷,不看能力所造成的結果。如果說,名校畢業就是「焦三牛」從科員在半年內升遷為副縣級的原因。那麼,這對其他人來說,就顯然有失公平。名校畢業就不需要基層工作經驗嗎?名校畢業一定比一般本科院校的能力強?這種選拔方式,不僅僅是對甘肅武威人才選拔和任用的諷刺,更是對所有重學位、名校而不看能力人才選拔任用方式的諷刺,是對社會這種不正常的唯學歷學位是從選拔人才方式的諷刺。文章指出,一直以來,人才選拔拼背景、「拼爹」的現象受到公眾的強烈指責,國家和政府也下大力氣整治這種不良現象。「焦三牛」半年升副縣級,只因是名校畢業。把「拼爹」變成了「拼名校」,這其實是另一種不公平,那就是學歷學位和學校背景。這種現象如果不引起警惕和重視,勢必造成高學位、高學歷的盲目追求,而能力和素質低下的尷尬局面。那麼,出現諸如研究生公務員毆打父親、罵母親「是豬」等現象就不足為奇了。因此,要堅決重視和避免社會不公的演繹,避免將「拼爹」轉變為「拼名校」。

註:彙編參考文章

《火箭式幹部何來合理合法》,北京晨報,作者為張國棟;
《「火箭式」升遷缺乏民意認同》,新京報,作者為王剛橋;
《清華畢業成特權通道》,華聲在線,作者為王軍榮;
《半年升副縣級怎像「拼名校」》,人民網,作者為王家宏。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来源:中國選舉與治理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