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中國論」言過其實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隨著股市、樓市和匯市的持續調整,外資空中國再次成為媒體和大眾關注的焦點,對於外資做空中國的擔憂也迅速升溫,甚至有人說外資全面、立體做空中國的戰爭已經打響。

外資「空襲」真的有這麼可怕嗎?筆者不以為然。首先,「做空」這個詞從金融學上來理解,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投資的一種方式,與做多交易對應,如果投資者預期某一股票或者其他資產將來價格下跌,可以通過提前賣空或者其他類似方式來獲益;二是主動攻擊型,比如索羅斯在1992年攻擊英鎊,以及1997年狙擊東南亞貨幣,導致這些國家的匯率大跌。 第一種方式的做空中國,早已廣泛存在於對世界各地投資者開放的香港市場,港股市場一向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借券做空,還可以通過各種認沽權證、股指期貨和熊證做空指數及個股做空,即使在半封閉型的內地市場,也隨著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的啟動而存在一年多了。自1993年第一家國有企業青島啤酒在香港上市以來至今,已經有數百家中資企業在港上市,目前中資企業已經佔去了港交所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不少中資企業的港股是可以被自由做空的。這麼多年來,退市或成為「仙股」的並不少見,但目前為止,還沒有聽說哪一家公司是因為被外資做空而垮臺的。這種做空,只是一種交易方式,並不會改變資本市場的既定趨勢,相反,由於做空機制的存在,港股的泡沫往往比A股要小,估值也更為合理。

第二種方式的做空中國,確實會給金融市場和經濟帶來毀滅性打擊,值得警惕。但這種方式的做空中國,說來容易,實施很難。首先,中國金融市場仍處於半封閉狀態,對於外資未完全開放。迄今為止,極少有對沖基金找到直接做空中國經濟的辦法,大部分做空中國的外資機構採取的都是間接做空的方式,通過做空中國概念股或者相關公司的證券來盈利。

其次,縱觀歷史上曾經被國際炒家擊潰過的國家,不難發現這些國家都具有三個特徵:一是資本賬戶開放,二是外匯儲備不足,三是宏觀基本面惡化,資產泡沫明顯或者本幣被高估。

毫無疑問,中國明顯不具備這些特徵:資本賬戶並不開放,外資資金進出都受到嚴格限制;中國擁有3萬多億美元的豐富外匯儲備,這意味著央行在國內外匯市場幾乎可以無限量供應美元,內地外匯市場可控性和穩定性相對較高。

以前不久熱炒的「做空人民幣」為例,由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了短期的下調,市場上關於外資做空人民幣引發人民幣貶值的論調格外受歡迎,但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多數經濟學家均表示,這僅僅反映了市場上短期存在一定的貶值預期,不會改變人民幣長期升值的趨勢,更不用擔憂投機者在離岸市場做空人民幣導致人民幣大幅度貶值。

造成近期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低的原因主要是歐債危機引發避險需求上升和經濟減速引發部分投資者開始將資金暫時撤出中國。這兩方面因素都是短期因素,在明年都有可能出現變化。換言之,這些做空者隨時可能轉向,成為做多中國的力量。如果將來美元貶值,可能也會出現搶購人民幣的現象,畢竟,追逐超額利潤永遠是投機者的市場法則。而且,離岸市場和國內的外匯市場是隔離的,人民幣並沒有自由兌換,投機者在離岸市場投機人民幣,難以對國內的金融市場產生實質性的衝擊,只會導致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對國內外匯市場衝擊有限。

最後,必須指出的一點是,外資來自五湖四海,並不聽命於一個老闆,他們形成「八國聯軍」協同做空中國的可能性更是低之又低。這也是「外資陰謀論」最大的漏洞所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錢傑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