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戰亂的阿富汗(組圖)

「體無完膚」的國家

數十年來,阿富汗人生活在充滿暴力、戰爭的國度。近代史中,阿富汗最主要的戰爭之一是:1978年,蘇聯支持的共產主義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生政變,一年後蘇聯入侵阿富汗,導致阿富汗長達10年的戰爭爆發。之後隨著蘇聯的解體,停止了對阿富汗戰爭的軍事援助。冷戰結束後,阿富汗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驕傲的自由戰士?

1989年蘇聯撤軍阿富汗後,阿富汗陷入了一場自相殘殺的戰爭中。「聖戰者」組織為了爭奪權力發動內戰,摧毀了首都喀布爾。戰爭罪和侵犯人權的罪行可謂比比皆是。然後是塔利班的上臺。最初,很多阿富汗人為塔利班的上臺歡呼雀躍,因為他們是該國和平的希望。

塔利班的崛起

塔利班頭目奧馬爾是在鄰國巴基斯坦阿富汗難民營的伊斯蘭教學校中征招的大部分塔利班成員。1994年起,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的塔利班勢力逐漸控制了該國大部分地區,並於1996年攻佔了喀布爾。1999年11月,聯合國安理會首次對阿富汗塔利班採取了制裁措施。

恐怖主義中心

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標誌著打擊恐怖主義新時代的開始:奧馬爾領導的塔利班政權拒絕交出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1996 年起,本·拉登和其恐怖組織對美國宣戰。該國被稱為恐怖主義中心。

逃離家園

2001年秋天,數百萬阿富汗人被迫逃離家園。很多人飽受了長期戰爭的摧殘和創傷。

北約的夥伴?

北約同阿富汗北方聯盟結成聯盟。自蘇聯撤軍阿富汗以後,這一聯盟稱得上是阿富汗北方聯盟與西方國家針對塔利班鬥爭中的一個戰略性合作。 2001年11月13日,北方聯盟通過國際軍事援助攻佔了首都喀布爾。

渴望和平與發展

塔利班迅速逃離首都喀布爾的舉動讓阿富汗人大感欣慰。大多數阿富汗民眾認為,國際干預並不是「佔領」,而是該國獲得解放。人們渴望國家得到和平與發展。

波恩阿富汗國際問題會議

隨後,"阿富汗重建時間表"的議題出現在德國波恩附近彼得斯堡舉行的阿富汗國際問題會議上。2001年11月27日至12月5日,阿富汗政府要員參加了由聯合國主持的此次會議。然而,塔利班的代表並未出席。

痛苦的經歷

到2011年12月,德國駐阿富汗軍隊中至少53名德國士兵和警察身在阿富汗殉職。

不確定的未來

巴基斯坦、印度、中國、伊朗、俄羅斯和土耳其等國都試圖利用這一具有重要地緣戰略意義和資源豐富的國家。而北約各國,尤其是美國又在阿富汗未來的發展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