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特權,大批黨員就要求退黨(圖)


特供病房:@忠民指難001 :去醫院看朋友,看來幹部病房哪裡都有,翻譯也有意思

據《蘇共中央通報》1991年第1期刊載,1990年10月24日-11月5日,蘇共中央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中心就黨員眼中的黨、對聯盟條約的評價與期望、俄羅斯的一些問題、國內政治形勢四個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結果綜述如下:

1.對社會主義的信仰問題。有55%被調查的共產黨員(其中工人黨員佔40%)表示信仰社會主義選擇的思想;37%(其中29%為工人)的共產黨員仍保持著對共產主義理想實現可能性的信仰;而30%的被調查者直接宣布,對共產主義思想失望;相當一部分蘇共黨員(約每5人中就有1名)對黨的綱領目標持否定態度。

2.關於黨的威信和作用問題。21%的被調查者認為,黨組織已經不具有任何政治威信;67%的人認為它殘存的一點威信也正在喪失;只有13%的共產黨員指出黨的工作的政治積極性在提高。每5人中就有1人指出自己已經脫離了政治生活。有許多共產黨員不再相信黨能發揮建設性作用。其中61%的人認為,在現有的條件下,沒有能夠緩和形勢、保證各政治流派和居民團結一致的政治力量;只有12%的被調查者認為黨組織還有一定的社會威信。

3.關於黨的財產問題。71%的黨員不支持官方的關於黨的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觀點。其中32%的人認為應當交出沒有充分法律依據的那部分財產;39%的人堅信,應當保留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財產,其餘的部分交給人民。

4.共產黨員對自己黨員身份的態度。許多共產黨員都因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而承受巨大的社會心理壓力。幾乎每3名被調查者中就有1人指出,一想到蘇共黨員要為黨過去所犯的錯誤負責就感到心裏緊張。23%的黨員把共產黨員在面臨可能出現的政治衝突時受不到保護看成是不安的重要原因。每3個被調查者中就有1人指出,在集體中「人們以懷疑的眼光審視」或是「欺壓」共產黨員。20%的共產黨員對自己的黨員資格持動搖、中立、漠不關心的態度,他們雖然表面上沒有退出蘇共,但實際上不參加黨的政治生活,不參加會議,不繳黨費。有13%的蘇共黨員打算交出黨證(在1990年7月有10%),20%的人還沒有決定應如何對待自己的黨員身份。36%的被調查者認為他們交出黨證是因為不再相信共產黨是一股政治力量;24%的人認為交出黨證的理由是黨員不同意黨的路線;17%的被調查者指出,退黨是出於一個最實用的考慮:因為賦予給入黨者的特權被取消了。

5.關於黨的社會基礎問題。工人黨員宣布要退黨者比知識份子多一倍,比退休的共產黨員多2.5倍。

6.關於非黨化問題。在黨員中主張非黨化者很多。如果說1990年6月有43%的被調查的蘇共黨員表決擁護黨組織從企業中撤出的話,那麼到11月支持者增至了53%。6月有69%的人擁護取消軍隊、法院、檢察院、內務機關和克格勃中的黨組織,11月持這種主張者為62%。

7.關於蘇共二十八大對黨的勞動集體的影響問題。大約46%的被調查者認為,在他們的黨組織中對代表大會的材料作了闡釋;只有18%的被調查者認為,代表大會對黨的總體情況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還有更少的一部分人(每10名被調查者中有1人)認為,黨對勞動集體的影響加強了,加強了黨內健康力量的聯合;有一半以上的黨員認為,蘇共二十八大並沒有使黨的狀況有什麼好轉;有1/3的黨員認為,二十八大進一步削弱了黨組織的影響。

此次調查不到1年後,擁有1900萬黨員、執政74年之久的蘇聯共產黨在沒有任何痛苦和抗爭的情況下自行消亡和解散。

戈爾巴喬夫是蘇共解體的關鍵人物。他是1990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他在得到諾貝爾和平獎時,還是蘇聯共產黨中央總書記和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雖然他所代表的是一個不尊重人權的共產主義體制,但戈爾巴喬夫有勇氣面對現實,認識到改革開放和民主自由的必要性和不可避免性,勇敢地向蘇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開刀,帶來了人類進步的巨大希望。

當時,美蘇對抗熱火朝天、互不相讓,軍備競賽迅速赤熱化。但是戈爾巴喬夫逐步發現,在和美國這個民主自由的國家的競爭中,蘇聯的致命弱點是其人民缺乏主動、樂觀的創造性精神和蓬勃向上的社會活力。他認為這是因為蘇聯社會政治結構的僵化和社會文化封閉兩個因素造成的。於是,為了挽救共產主義這個僵化和封閉的制度,戈爾巴喬夫於1985年上任之後不久,就實行了兩項重大的措施。一是政治體制改革,二是開放言論出版自由。

政治一民主化、社會上一有選舉,共產主義就馬上壽終正寢。蘇共內部一大批基層選舉上來的人民代表紛紛脫黨、退黨,最後連莫斯科市長和市委書記葉利欽也脫黨。戈爾巴喬夫一下子給死氣沉沉的蘇聯帶來了巨大的活力和希望。

他改革現實的勇氣始於1989年5月份訪問中國的時候,但戈爾巴喬夫企圖挽救共產主義制度的希望卻被1991年8月19號的綁架政變事件徹底打破。1991年8月19日,原蘇聯黨、政、軍中一部分強硬派共產黨領導人秘謀發動一場政變,以阻止聯盟國家的解體趨勢,恢復中央集權體制。蘇聯人民響應當時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的號召奮起反擊,軍隊反戈,致政變三日即流產。事變平息後,蘇聯人民唾棄共產黨,自1991年8月29日,蘇共在蘇聯全境的活動被停止;1991年12月21日蘇聯解體,俄羅斯等11個獨立國家正式宣告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

葉利欽在2006年表示,蘇聯的解體「是必須要發生的歷史安排」、「已經被天定了」。從道德審視開始,一直到政治合法性遭到詰問,全民認知的劇烈轉折,最終促成了前蘇聯的崩潰,其中道德的復活是精髓。

20世紀80年代後期,東歐各國民主浪潮風起雲湧,1989年,共產黨國家紛紛瓦解:11月9日柏林牆倒塌;11月17日捷克「天鵝絨革命」,以和平方式推翻捷克共產政權;12月25日,羅馬尼亞共產獨裁者齊奧塞思庫被人民趕下臺並判死刑。此時,共產帝國蘇聯危機四伏,政局動盪,經濟瀕臨崩潰,民族矛盾激化。

言論操控和打遏批評者一直是蘇聯政體的核心部分,開放政策中的放寬新聞檢制使蘇聯共產黨逐漸失去對新聞媒體的控制,不久,媒體開始揭露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問題,長期被隱瞞的問題如惡劣居住環境、糧食短缺、酗酒、污染等問題浮上水面,並廣泛討論。隨著開放政策的推行,人民開始對斯大林的惡行有更深的瞭解。實況與政府宣傳的美好生活大相逕庭,人民對蘇聯體制的信心開始動搖。在1980年代末,針對蘇聯共產黨政府的抨擊與日供增,人民變得勇於表達對蘇共政府不滿,甚至反對蘇共政府。

1990年3月,立陶宛共和國宣布獨立,此後一些加盟共和國也相繼發表主權宣言。為緩和民族矛盾,防止聯盟解體,1991年,戈爾巴喬夫和9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發表聲明,主張簽署新的主權國家聯盟條約,放棄社會主義,擴大了各加盟共和國的權力。這在蘇聯引起極大震動,成為蘇聯「8.19事件」的導火線。

8月19日凌晨,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宣布戈爾巴喬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總統職務,由他代行總統職務,並由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行使國家的全部權力;宣布對蘇聯部分地區實施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由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蘇聯總理帕夫洛夫、蘇聯國防會議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諾夫、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蘇聯內務部長普戈、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8人組成。緊急狀態委員會在《告蘇聯人民書》中說:戈爾巴喬夫倡導的改革政策已經「走入死胡同」,「蘇聯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處在極其危險的嚴重時刻」。亞納耶夫稱:「將採取最果斷的措施使國家和社會盡快擺脫危機」,並於當天命令在莫斯科市實施緊急狀態,部分軍隊開進莫斯科,坦克包圍了俄聯邦最高蘇維埃所在地。

當時正在黑海海濱克里米亞半島休養的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被政變者軟禁在別墅裡,他同莫斯科的聯繫完全中斷。這些做法遭到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等人的堅決反對。8月19日中午,葉利欽在俄羅斯政府和議會大廈舉行記者招待會,宣讀了《告俄羅斯公民書》,宣布緊急狀態委員會是「違反憲法的組織」,要對執行這個委員會指示的人「追究刑事責任」,呼籲「俄羅斯公民對叛亂分子給予應有的回擊」,並組織群眾舉行總罷工。19日下午,大批群眾響應葉利欽的號召聚集在俄羅斯議會大廈前進行抗議示威,軍隊的坦克在人群中無法行動。各共和國的領導人也紛紛發表聲明,譴責政變行為,支持葉利欽。

這一事件在國際上也引起強烈反響。美國總統布希聲明不承認蘇聯新的領導人。法國總統密特朗提出要召開歐洲共同體首腦會議,共同採取措施,對蘇聯施加壓力。德國總理科爾表示「十分不安」。

8.19政變後,8月20日,克格勃試圖部署由其特種部隊、專門負責反恐怖活動的「阿爾法」小組強行攻佔議會大廈並將葉利欽等11名主要人物逮捕或就地處決。但儘管面臨「送軍事法庭審判」、「處決」等威脅,整個「阿爾法」小組拒絕執行這個命令。」「阿爾法」小組的指揮官在談到促使他們作出抗命決定的原因時說:6年的政治改革已經使我們敢於獨立思考,我們安全部門的大多數都不贊成用軍事手段解決政治問題,我們斷定,只要我們不執行違反憲法、進攻白宮的命令,政變就會失敗。

8月20日,蘇聯空軍、空降兵、海軍和戰略火箭軍司令都公開表示不支持緊急狀態委員會,已被調入莫斯科的部分軍隊也發生倒戈。8月21日下午,事態出現重大變化。國防部宣布撤回奉令實施緊急狀態的部隊,莫斯科衛戍司令宣布首都的宵禁將解除。8月21日晚,被軟禁在休假地克里米亞的戈爾巴喬夫恢復了與外界的聯繫,併發表聲明,稱自己已控制了局勢,將立即返回莫斯科履行總統職務。22日凌晨,戈爾巴喬夫返回莫斯科。當天他下令撤銷由緊急狀態委員會或其個別成員頒布的各項決定,解除該委員會所有成員的現任職務。同一天,葉利欽宣布亞納耶夫等人已被拘留。

8月22日,宣布退出蘇共中央的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發表聲明指出,8月19日至20日,哈薩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收到來自蘇共中央的一系列文件,文件確鑿地證明蘇共中央書記處支持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行動和決定。其中一份文件是秘密通告內容顯示:「鑒於實行緊急狀態,請採取措施,使共產黨員參與協助蘇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納扎爾巴耶夫說:「正是這些行為使蘇共中央書記處威信掃地。它與普通黨員相對抗,違背了人民的真正需要和利益。」

8月22日繼續舉行的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非常會議以及隨後在議會大廈門口廣場上舉行的「勝利者群眾大會」,籠罩著強烈的反蘇共氣氛。各國記者聽得最多的口號便是「打倒蘇共」、「審判蘇共」。講台上發言者只要一說到「取締蘇共」,廣場上便一呼百應,掌聲雷動。一位人民代表、著名眼科專家費奧多羅夫總結「8.19」政變教訓時對記者說「戈爾巴喬夫拆掉了蘇聯專制政權的牢籠,但並沒有搗毀蘇聯共產黨這個產生專制政權的‘動物園’。應當禁止蘇共參政,不把共產主義改成人道主義就不允許蘇共活動。」有些人民代表(包括莫斯科市市長波波夫)則要求戈爾巴喬夫退出蘇共。

——曾經召開莫斯科市各級黨組織負責人會議、動員黨員支持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蘇共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普羅科菲耶夫被捕了。據《國際文傳電訊》報導,這位市委第一書記是在市委全會結束之後,在老廣場溜躂被群眾認出來,押進出租車,扭送俄羅斯檢察院的。

——屹立在克格勃門前幾十年的「肅反委員會」創始人捷爾任斯基雕像被15,000人圍住,最後被推倒。爾後許多天,有很多人用斧頭和各種工具在那裡敲紀念碑的底座,以便取一塊石頭回去作紀念。據目擊者說,其情況幾乎是頭一年德國拆柏林牆情形的翻版。

——摩爾多瓦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葉列梅宣布退出蘇共中央政治局。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市當局決定拆除座落在愛沙尼亞共產黨中央大樓前的列寧塑像。

——吉爾吉斯共產黨中央大樓被沒收並「移交給國家」。

——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代主席哈斯布拉托夫宣布脫離蘇共。

——雅庫特共和國議會決定把蘇共的建築轉給地方蘇維埃,該共和國的蘇共報紙轉為人民報紙。在10月1日前將共和國的國家管理機構和護法機關非黨化。

——8月23日這一天,蘇聯有哈薩克、吉爾吉斯、摩爾多瓦、立陶宛、拉脫維亞五個加盟共和國宣布共產黨為非法或實行非黨化。各地不斷出現要求解散共產黨的示威遊行,並掀起推倒馬克思、列寧塑像和革命紀念碑的高潮。8月23日,葉利欽命令停止俄羅斯共產黨活動並限制蘇聯共產黨活動。

8月24日,戈爾巴喬夫聲明說,蘇共中央書記處、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在事件中「未能站在譴責和抵制的堅定立場上」,應「自動解散」,並宣布他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職務。

8月29日,共產黨員佔絕大多數的蘇聯最高蘇維埃緊急會議於8月29日以283票贊成、29票反對和52票棄權通過決定:停止蘇聯共產黨在蘇聯全境的活動,責成內務部各機構保證蘇共物資財產和檔案的完好無損,責成各銀行停止蘇共的所有貨幣基金業務。根據這一決議,蘇共在蘇聯全境的機構均被關閉,所屬建築物全部被查封,銀行賬戶全部被凍結。

蘇共自1898年開始的93年歷史到1991年8月29日劃上了一個句號。

8.19事件平息後,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繼立陶宛和喬治亞在「8.19」前宣告獨立後,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在8月21日和22日也宣告獨立。尤其是8月24日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宣告獨立引起了其他共和國的連鎖反應,短短一個月內,又有7個共和國相繼宣告獨立,土庫曼和哈薩克分別於10月和12月宣告獨立。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宣佈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同時宣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已不存在」。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等11個獨立國家領導人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舉行獨立國家首腦會議,會議通過了《阿拉木圖宣言》和《關於武裝力量的議定書》等文件,正式宣告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蘇聯不復存在。

12月25日聖誕節夜,戈爾巴喬夫在電視講話中宣布辭職。克里姆林宮屋頂旗桿上,那面為幾代蘇聯人熟睹的鐮刀錘子旗被一面3色的俄羅斯聯邦國旗取而代之,克里姆林宮已成為俄羅斯的總統府,蘇聯從地圖上消失了,永遠地消失了。

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利欽,2006年在接受「俄羅斯報」專訪時,對於前蘇聯的解體,葉利欽表示原因很簡單:「那是必須要發生的歷史安排」,「這是一個已經被確定了的歷史過程,一個無法逃脫的過程」,「我們都知道,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這些歷史上的強大帝國,都無法逃脫自己的歷史命運,蘇聯也是一樣,它的解體已經被天定了」。葉利欽說,「我們不應該忘記,前蘇聯發展到最後,民眾的生活已經非常困難,不僅是物質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現在好像所有人都忘記了商店裡空空的貨架的樣子,忘記了自己害怕表達那些無法同中央保持一致的真實想法的那種感覺。而這些,是無論如何也不應該被忘記的。

英國《衛報》在蘇聯解體20週年之際,獨家專訪了推動1991年蘇聯解體的前總統戈爾巴喬夫。當記者問他最遺憾的事情時,戈爾巴喬夫毫不猶豫地說:「應該早點離開共產黨。」《衛報》報導,1個小時的訪談中,戈爾巴喬夫至少說了5件擔任共黨總書記時覺得遺憾的事。頭一件戈爾巴喬夫說到:「事實上,在嘗試改革共產黨的路上,我走過頭了。」他表示應該早幾個月,在1991年4月辭去總書記職務時成立民主政黨,因為「共產黨對所有必要的改變都踩剎車」。

8.19事件和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是蘇聯人民開始覺醒了,拋棄了共產主義獨裁專制政體;次要原因是蘇共政府內部一些開明人士在關鍵時候能站到正義的一邊,不像過去那樣為了維護專制獨裁採取暴力鎮壓。蘇聯解體,為從專制社會順利過渡到民主法制社會起來一個表率作用,也是全人類走向民主化的一部分。

蘇聯解體後戈爾巴喬夫雖然失去了他的總統地位,但俄羅斯的民主化離不開他的貢獻。儘管戈爾巴喬夫在蘇共晚期所推出的「公開化」開放政策,實際上是想挽救蘇共避免崩潰,在國家徹底走向民主化方面他還有一些優柔寡斷,最終完成對蘇共政權最後一擊的是葉利欽以及他身邊的團體。葉利欽能與民眾站在一起,通過自己勇敢行為引導民眾奮不顧身的保衛蘇聯當時民主化進程的成果,為摧毀蘇共政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他的勇氣在蘇聯近代史上是無可比擬的。

蘇共解體前夕,有400萬蘇共黨員退出蘇共,表明當時蘇聯人民對國際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仰在那個時代已經崩潰。歷史也證明,蘇共退黨潮是蘇聯人民走向民主、保障人權的進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當時蘇聯政權不斷製造冤案大量的屠殺人民,是不可能持續的,終將是要解體。整個蘇共政權已經陷入其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腐敗,剝奪漠視民眾賴以生存的生產和生活資源,在蘇共和民眾之間撕開了一道不可彌補的裂痕;對維權和異義人士的打壓,也加劇了官民關係走向敵對;民眾的恐懼慢慢的消失,基層黨員沒有了黨員的特權,基層組織也喪失了基本的權威,大批黨員要求退黨,是蘇共解體的內在原因。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顏昌海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