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官民兩重天(圖)
《南方週末》曝光位於北京順義的「北京海關蔬菜基地暨鄉村俱樂部」,專供北京海關的蔬菜基地。(網路圖片)
【看中國記者李翔宇綜合報導】「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乎民眾根本利益。在中國,一方麵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民眾健康受到嚴重威脅;另一方面「特供」氾濫,官員仗權自保。食品安全呈現官民「冰火兩重天」的獨特景象。
民以何食為天
有毒大米、毒韭菜、毒荳芽、毒粉條、毒花椒、人造雞蛋、用牛肉膏讓豬肉變牛肉、福爾馬林浸泡的小銀魚、染色饅頭、工業原料造的奶茶、添加漂白粉的麵粉、敵敵畏浸泡的金華火腿、餵食避孕藥的海產品、阜陽劣質奶粉、三鹿奶粉、雙匯瘦肉精、地溝油。這長長的名單只是近些年被媒體曝光的有害食品中的小小部分。
今年5月,復旦大學研究生吳恆等30多位年輕志願者,用一個月時間查閱有關報導17,268篇,約1,000萬字,篩選出有明確來源、有受害者的2,107篇報導,製作2,849條記錄,完成一個《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新聞資料庫(2004-2011)》。該資料庫披露的有害食品種類之多、分布範圍之廣、受害人數之眾,令人震驚。
據中國官方統計,2010年各級監管部門查處13萬起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違法違規案件。
著名的SARS專家鐘南山,2007年3月在一次廣州市人大會議上曾表示,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不採取相應的解決辦法,再過50年,很多人將生不了孩子。
他說,廣州很多疾病發病率的快速增長都和食品安全(農藥、添加劑、防腐劑和催生劑的過量使用)有很大的關係。
官員特供
2002年出版的《北京志‧副食品商業志》記載1949年後的「特供(特需食品供應)」歷史。早期特供的對象僅包括全國重要會議、活動;外國元首、使領館人員;中央首長等三類。1959年至1961年3年困難時期,特供對象擴大。同時特供範圍之外的國家機關幹部通過建立只供應自己部門的副食品生產基地等方式也開始「特供」。至80年代,幹部「特供」蔚然成風,甚至擴展至縣級幹部。
2011年5月出版的《新世紀》雜誌刊登一篇介紹特供的文章。文中提到一家位於河北省三河市郊的養豬場,其80%以上的出欄商品豬都供給承擔中央特供任務的北京市二商集團下屬的大紅門肉類食品有限公司。該養豬場在質量保障上不惜成本。如2006年爆發豬藍耳病,該公司舍棄政府的免費疫苗,而是購買16元一針的進口疫苗。
文章還提到特供清真食品的月盛齋公司,為保質量還派專人到內蒙古東烏珠穆沁大草原的基地駐守,全程監控。負責醬菜特供的天源醬菜為手工作業,所用醬油也是不含防腐劑的特製醬油。北京市農業局1984年就在北郊的小湯山組建特種蔬菜基地。
特供氾濫
地方政府部門和機構也開辦自己的專屬農場,開闢「特供渠道」。
今年9月官媒新華社一篇報導稱,浙江一些政府部門在生態環境優越的遂昌縣開闢農產品特供基地,不許當地的綠色農產品外賣。並且要求農民必須土法養豬,不許餵飼料和添加劑。除了土豬特供,遂昌縣當地生產的綠色瓜果蔬菜,也被一些政府部門和單位看中。
中國政法大學的何兵教授曾披露,2010年8月他在全國各地旅行時,很多省級政府部門讓他在他們食堂放心用餐——因為食物來自他們自己的農場。
今年5月5日《南方週末》一篇報導曝光了位於北京順義的專供北京海關的蔬菜基地。該基地由兩米多高的圍牆和鐵柵欄環繞,5名保安把守。這裡種植的蔬菜絕對綠色環保安全,從生產到採摘的每一個步驟,都規定有嚴格,甚至苛刻的要求。報導還稱,在順義有特供蔬菜基地的不僅是北京海關。
- 關鍵字搜索:
-
食品
來源: 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1n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