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蛋奶 健康殺手

羅賓斯在《新世紀飲食》書中,提出種種醫學研究,顯示吃肉愈多的國家,得文明病的比例愈高;乳製品消耗愈多的國家,得骨質疏鬆症的人也愈多。箇中的原因,書中醫學專家都有詳細的說明。

書中揭發了從小人們就視為營養最佳來源的「肉蛋奶」,其實是戕害健康的三大禍害。在國外,肉商、乳品商幾十年來花大把鈔票遊說議員、做廣告、製作美麗的教材送給老師。老師不自覺的成為企業的宣傳工具,學生也不自覺的從老師與廣告中,獲取這些似是而非的營養觀念。

蔬果也能提供蛋白質

然而事實的真相是,食物中即使沒有肉蛋奶,也絕不會蛋白質不夠、營養不良。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很低,蔬果中都可以提供量足、質優的蛋白質,而且植物性的食物多屬於「不飽和脂肪」、「零膽固醇」。

此外,當人們快樂的吃著肉時,通常很難瞭解這些肉是怎麼來的。羅賓斯帶大家走一趟現代化的農牧場,看見小小的雞籠裡,擠滿一群雞,它們無法轉身,連揮動一下翅膀的機會也沒有,它們在那度過一生,很多雞因此被逼瘋。新孵出來的小雞第一件遭到的酷刑是「去喙」,這就像人們硬把指甲掰掉一樣痛苦。為什麼要去喙呢?因為業者害怕雞互啄而死,使他們雞財兩失。

而為了讓雞不會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死掉,所以業者往往餵食、注射大量的荷爾蒙、抗生素……,這些化學藥品最後都回到消費者的肚子裡。雞是如此,豬、牛當然也不例外,為了提供很嫩的小牛肉,業者把小牛關起來,長期缺乏運動,它們的肌肉自然既弱又軟。

當人們快樂的吃下這些食物,不僅毒素進入人體,也造成動物的恐懼、痛苦和夢魘。

飼養牲畜氣候變化元凶

聯合國糧農組織二○○六年的報告曾指出:飼養牲畜是造成氣候變化的最大元凶。家畜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氣體約佔整體溫室效應氣體的百分之八十。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牲畜比汽車多百分之十八;土地面積的百分之三十被飼養業佔用;可耕地的百分之三十三被用於種植飼料作物;一公頃的土地可以養活二十個吃馬鈴薯的人,卻只能養活一至二個肉食者。

為了獲得種植飼料作物的耕地,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砍伐森林。目前地球上有近十億人遭受飢餓和營養不良之苦,儘管如此,世界上卻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穀物沒有拿來供應給人吃,而是用來餵牲畜。

基因食物戕害健康

不過,吃素固然有益健康,但美國現在卻開始以基因改造方法來種植農作物,比如黃豆、玉米、菜籽等。在美國,大多數的黃豆都是經過基因改造的。

什麼是基因改造食物?羅賓斯在書中有扼要的說明:「所謂的基因改造,就是把食物裡面的去氧核糖核酸(DNA)改變了,比如黃豆,它的基因一旦改變後,它代代相傳的基因也都改變了。基因改變後,這些植物就能夠忍受農藥。」

農夫在黃豆或者玉米田裡噴灑農藥,野草都會被殺死,只有基因改造後的黃豆和玉米能夠存活。這就是他們殺死野草的所謂「妙計」。

羅賓斯曾在演講裡氣憤地說:「為什麼我們要殺掉這些野草?難道我們的耕作方式就不能和整個生態環境保持和諧嗎?比如有機農耕,它就不需要毒害我們的地球,其實,要增加產量,還有很多其他方法。」

所以,只要我們的飲食少一點肉蛋奶,就可保住大片的森林、減少水源污染、解決世界的飢荒、減少動物的苦難,還可擁有一份心靈的喜悅與平和;而這只須在人的咀嚼之間,做點小小改變,就能達成。 

本文留言

作者李甄彥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