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版次貸危機即將上演?

三年前,中資銀行得到了外界的交口稱讚,因為它們不僅自己沒有被上次的金融海嘯所吞噬,還把全球大部分地區從狂風暴雨之中拽了出來。然而,如今這些貸款就要到期,利率也不斷上漲,官員和分析師正緊鑼密鼓地發出警報。

隨著有關影子銀行規模擴大的問題不斷暴露出來,人們越來越頻繁地把「中國」和「次貸」這兩個詞相提並論已就不足為奇。

到目前為止,令人最惶惶不安的貸款是中國地方政府的投資工具,估計多達1.7萬億美元。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的成思危上週在大連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上說,中國版的美國次貸危機是把錢借給了沒有還款能力的地方政府。

但這絕不是說即將出現的只是關於借貸的擔憂。

除此之外,還有非官方影子銀行規模的擴大,這可能會給中國通過借貸刺激經濟的方案所產生的副作用再添不可預測的問題。

新報告暗示,官方銀行系統之外的借貸已從公司擴大至個人。

這讓監管方又多了一個新煩惱。上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警告銀行,不要再讓職員協助完成所謂的人人貸(P2P)。這種做法使得個人放貸者和借款者可通過中介公司找到對方,很多時候交易通過網路完成。

據說有些人人貸的年化貸款利率高達25%,在這種情況下,有傳聞稱資金大規模流入這種新貸款模式,這並不意外。

銀監會對人人貸的審核標準、還款能力以及從銀行那裡得到貸款的個人再將貸款借出表示擔憂。

其它形式的影子貸款還包括被再打包成信託產品和理財產品的傳統貸款業務等。

由此一來,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會有人拿美國的次級貸款和中國現今的情況做比較了。

到目前為止,引發關注的中國影子銀行活動很大一部分都是公司之間的借貸,由非銀行機構發放貸款。

SG Research在最近的報告中寫道,要對中國這種影子銀行的貸款規模給出一個準確的數字並不容易,但它估計有近人民幣3萬億元(合4,700億美元)的正式商業貸款已滲漏至地下銀行。野村(Nomura)給出的中國影子銀行貸款的總額為8.5萬億元,並總結認為市場應對此予以關注。

貸款利率高於官方利率讓影子銀行活動成了一項非常賺錢的業務。據新加坡上市的揚子江船業控股有限公司(Yangzijiang Shipbuilding Holdings)前不久發布的二季度財報數據,該公司超過四分之一的稅前盈利來自貸款業務。

法興銀行(SG)強調,在中國多家非銀行企業最近的半年報中,這類非主營業務貢獻了三分之一的利潤。

對於能夠發放這些貸款的企業或個人來說,日子肯定是好過的。其反面當然就是一些對手方現在面臨著很高的利率。

已經有一些證據表明,今年存在財務困難的企業比以往更多了。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上週發表研究報告說,作為這些企業財務困難程度的間接反映,它們的不良貸款率已經從2010年上半年的1%大幅上升至2011年上半年的4.9%。這個不良貸款率指的是2,208家A股非金融企業中,那些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低於利息支出的企業所佔的比例。

新房數據中也不難看到困難跡象。瑞士信貸強調,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內地住房項目完工數量較7月份下降,說明開發商現金短缺,再也無法完成項目。

但你還是可以說,借到高利貸總好過什麼都借不到。影子銀行不過是讓市場力量發揮作用,繞開信貸配給的束縛和監管層統一規定的利率。據估計,中國四大銀行多達80%的貸款是貸給了國有企業。

但不受控制的影子銀行可能會構成重大問題。首先,如果人人都繞開了監管層設定的貸款目標,那麼北京的經濟管理就會面臨更大困難。而且,到時候誰知道經濟體中的槓桿率究竟有多大呢?

曾任中國金融官員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副總裁朱民說,中國新增貸款佔新增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經從雷曼兄弟倒閉前的不到100%增加到今天的200%左右。

從微觀層面來講,影子銀行也給投資者帶來了新的風險。誰知道自己手中持有的一家防守型、現金充足的企業有沒有為了掙快錢而向一家高槓桿的房地產開發商提供資金?誰知道同樣的高利率有沒有讓另外一家公司淪落到無力還債的境地?

當局發出這些公開警告之後是否會進一步採取行動,還有待觀察。中國央行行長上週呼籲放鬆利率監管。這意味著官方利率應該會上調。

在實際利率遠低於零、銀行系統主要為國有企業融資的情況下,另一個銀行系統的形成自然不難想見。多年以來,銀行系統一直被視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阿喀琉斯之踵。這種看法現在好像仍然是對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Craig Stephen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