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股市中的國家隊、政策底及其他
中國股市的一個奇特之處在於:每到行情極度低迷時,形形色色的「股神」們就冒出來指點迷津,與此同時,五花八門的「維穩」呼聲甚囂塵上。在此過程中,一些頗具中國特色的股市詞彙便誕生且流行開來,諸如「國家隊」、「政策底」之類,就是其中的熱門代表。
這裡的「國家隊」和「政策底」,是股評人士炮製的概念,其最初的發明人已難以考證,只能算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兩者的內涵並沒有嚴格的學術界定,不過也已經約定俗成了。據筆者閱讀各類股評文章的經驗歸納,所謂「國家隊」,通常是指匯金公司、社保基金之類的國有金融機構,在某些情況下,也會算上一些大型央企;所謂「政策底」,是指政府高層決策者所認可的A股最低點位,它不是一個恆定的絕對值,而是一個因時而異的相對值。
在很多人看來,在變幻莫測、波譎雲詭的資本江湖中,「國家隊」是先知先覺的投資高手,其一舉一動具有風向標和避雷針的意義。兩個經典的證據就是,2007年10月前後,在上證綜指登極6000點時,社保基金成功逃頂;2008年10月前後,在上證綜指跌破1700點時,匯金公司出手護盤,社保公司聯袂抄底,此役讓兩者賺得盤滿缽滿。於是,緊盯社保基金和匯金公司的股票倉位變化和減倉、調倉操作,便成了眾多投資者的必修課。
相對於「國家隊」的明確所指,「政策底」的認定比較機動且曖昧,在歷史上,它有時是3000點,有時是1700點;而眼下,它忽而是2800點,忽而是2500點。將2008年4月份的3000點和2008年10月份的1700點認定為「政策底」,是公認的事實,因為彼時在這兩個點位上,決策者出於金融危機下的「維穩」考慮,分別出臺了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匯金增持三大行等重磅利好政策。然而,在目前,所謂的「2800點政策底」說或「2500點政策底」說,更多的是各路股評人士的一廂情願,既不能被證實,也不能被證偽。
仔細推敲起來,「國家隊」和「政策底」之類的詞彙或概念之所以大行其道,根本原因在於中國股市不夠成熟。在中國,老百姓買一隻基金產品都要找熟人介紹,但凡認識在金融機構、上市公司或財經媒體工作的人,見面就問對方是否有炒股的「內幕消息」,與此同時,真正能夠靜下心來學習金融、財務知識,研究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與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人少之又少。這種深入民眾骨髓的「走捷徑發財」的投資文化心理,既提供了「股神」們呼風喚雨的舞臺,也提供了「國家隊」和「政策底」之類概念誕生的土壤。
一直以來,有識之士都在呼籲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資本市場。但毋庸諱言的是,中國股市雖然度過了弱冠之年,距離「三公」市場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方面,監管制度的建設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從上市公司、保薦中介到機構投資者,每一個市場主體都存在不少瑕疵,身上有某種病灶,這就導致「融資獅子大開頭,回報好比鐵公雞」、「娃娃股東變身富翁,廣大股民虧損纍纍」、「上市前飛速成長,上市後業績變臉」、「券商研報抬轎,公司高管出貨」、「老鼠倉中飽私囊,基民深度套牢」等股市亂象層出不窮,在這種情況下,要求廣大股民保持正常的投資心態,確實也勉為其難。對於極度弱勢的普通股民而言,「國家隊」和「政策底」成為他們在股市逆境中的最後指望。所以,「國家隊」和「政策底」云云,固然是股評人士譁眾取寵的噱頭,卻也見證著億萬普通股民「雖虧本,心不死」的悲情。
如果說,在中國股市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國家隊」和「政策底」,那也是發展初期留下的「乳臭」,或者是在極端情形(比如金融危機)下被迫救市的遺留物,兩者都不能成為「國家隊」和「政策底」持續存在的理由。市場化是中國股市發展的最終取向,「買者自負」是炒股的核心原則。作為中國股市的參與者,我們要做的,是努力建設一個「三公」市場,並將自己歷練成合格的投資者。對於「國家隊」、「政策底」的概念以及「股神」幻像,要麼主動將其掃進垃圾堆,如此方能迎來股市新文化的誕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