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扶貧工程專建廁所?部分村民已有三

政府扶貧為農戶家建廁所,加上農戶家本來就有的廁所,每戶至少已有兩間廁所了,而最多一戶人家曾有三間廁所。而三年前村裡安裝的自來水管,至今還沒通上水。村民認為,政府應該幫助村民解決些實際問題,現在村裡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自來水能通到家家戶戶。

村民有廁所也要再蓋

記者在三亞鳳凰鎮梅村一隊看到,很多農戶家裡都修了兩間廁所,其中一間是鎮政府今年剛剛修建的。部分農戶家中新建廁所旁邊仍有原來的舊廁所,部分已遭廢棄。

記者在鳳凰鎮採訪瞭解到,除了政府扶貧新建廁所的問題,農民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自來水問題上。

梅村村民梁天宏說:「我們家人多,兩間廁所倒是不嫌多,但是新修的廁所,我們家基本改造成洗澡間了。現在政府對我們關心越來越多,但是我不明白的是,我們村三年前政府給每家每戶安了自來水管,原本我們很高興,可以喝上自來水了。可是三年過去了,一滴水也沒有見過。」

自來水管生鏽仍無水

記者在梅村多戶村民家看到,村民家的院子裡都安裝了自來水管,但是水管由於多年沒有使用,有的生鏽了,有的佈滿了蜘蛛網,還有的已經被農戶自行拆除了。村民董有皇說,村民最盼望的就是早日能用上自來水,但是政府光給修了水管,三年來也沒給通水,村民沒辦法就只好自行打水井,「水井的水肯定沒有自來水乾淨,而且村裡家家戶戶也不知道該不該消毒,也不會消毒。」

村民反映,那些有小孩子的家庭,為了孩子的健康要花錢買礦泉水煮飯。梁天宏說,雖然每家每戶自己都打了水井,但是遇到乾旱的時候,水井的水會變得很淺,根本不夠用,村民都要走很遠的路去村裡最大的水井打水,要不就只能買水喝了。

回應

每座廁所花費7100元

三亞市愛衛辦主任科長高發海表示,改建廁所的原因主要是此前農民自家的廁所未達到無害化處理的標準,所以才在全市農村範圍內開展新建廁所這一工作,導致部分農民家中出現兩間廁所甚至更多。

三亞市愛衛辦副調研員陳俊雙介紹,三亞市計畫投入9981萬元,在全市改建13409座農村廁所,根據目前初步估算,每座廁所造價在7100元左右,資金來源採取三亞市財政撥款和銀行貸款方式。據統計,截至7月15日,全市已完成7348座廁所改建。其中鳳凰鎮計畫三年內改建3000座廁所,自今年4月份動工以來,目前有10個自然村已基本完成改建工作。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