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動車事故群情悲憤媒體罕見抗命

雖然北京當局嚴令媒體收聲,禁再擅自報導溫州動車撞車事故,但昨日仍有大批大陸媒體抗命,以「搶步」或「擦邊球」等方式,以「誰是真凶」、「這完全是人禍」等標題,繼續追究鐵道部,追問真相,奏響悲歌,出現近年罕見的「媒體抗命潮」,大陸學者嘖嘖稱奇。

原本要 8月1日才出版的《經濟觀察報》,搶在禁令下達前即推出8個版的特別報導「溫州沒有奇蹟」,該標題明顯是反譏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日前回應女童伊伊獲救時稱「這是一個奇蹟」; 8個版面不但份量厚重,內容更鞭僻入裡,「誰是真凶」、「這完全是人禍」、「全國人大應啟動特別調查程序」、「請為死難者立碑」、「請敬畏生命」、「分拆鐵道部」等,矛頭直指鐵道部,挑戰性極強。

英國《獨立報》星期二(8月2日)刊登駐北京記者庫南的報導說,中國媒體在有關「7.23」動車事故的報導中,前所未有地不顧當局禁令,批評了官員處理事故不當的行為。

「溫州沒有奇蹟」

庫南的報導說,這顯示了中央控制正在失靈的跡象,也反應了遍佈網上論壇的憤怒感。

報導特別指出,備受關注的《經濟觀察報》發表了對這次事故的長達八頁的專題報導,主題圖片是一列翻傾的列車和血紅色的鐵道部徽章。

《經濟觀察報》使用的標題是,「溫州沒有奇蹟」。這是指事故發生21小時之後在列車殘骸中發現兩歲小女孩伊伊的事件。伊伊的父母在事故中喪生,而救援人員是在搜救行動宣布結束之後找到她的。鐵道部官員曾形容救出伊伊是一個「奇蹟」。

「中國速度」

庫南在他的報導中還說,《新京報》認真掩蓋了自己批評的口氣。這家報紙在頭版報導了故宮博物院損害一件宋代瓷器的消息。報導的標題是,「故宮操作失誤,宋瓷擠成六瓣」。

庫南說,這句話傳遞的意思很明確,「7.23」溫州動車事故中有六節車廂出軌。與此同時,故宮博物院對文物事故「非常痛心」,並且否認試圖掩蓋事實真相。

在故宮文物報導的下面是中國游泳運動員孫楊在上海世界游泳錦標賽上打破世界記錄的照片,照片下面寫著,「中國速度」。庫南認為,這可以理解為形容政府對鐵路速度的痴迷。

庫南在報導中援引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亞洲項目主管布朗的話說,中國黨的宣傳系統正在破裂。在信息技術革命的時代,中央控制的政策被拋在了一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