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再融資:到底利好還是利空?(圖)

去年銀行業上市公司普遍都有規模巨大的再融資,也許是為了鼓勵投資者積極參與,一些銀行明確承諾,未來幾年將保持較高的利潤分配比例,不再安排新的再融資。豈知,言猶在耳,今年伊始就陸陸續續有銀行提出新的再融資計畫了。日前,一家頗有影響的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提出了350億元規模的配股計畫,而就在一年前,該公司就已實施過220億元規模的配股。如此頻繁且大規模的再融資,在市場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

的確,對於銀行來說,資本金規模的大小十分關鍵,對業務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特別是這幾年來,銀監會不斷強化資本金管理,對商業銀行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資本金要求,這就使得一些銀行如果不能及時補充資本金,就面臨業務不能正常開展的困境。因而,在賣方分析師的有關分析中,對銀行再融資基本持肯定態度。在這個意義上,雖然再融資會擴大股本、稀釋利潤,但畢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持。從歷史來看,很多銀行也是通過持續再融資,不斷做大,從上市時的一個小企業發展為「巨無霸」的。而且,在這個壯大過程中,投資者通過不斷地參與再融資,也分享到了其高成長的成果。2006年前後,確實可以看到不少類似的例子。也因為這樣,對於現在銀行所提出的再融資,在一些相關的分析中被認為是「利好」,最多也就提一句:短期對市場衝擊,但影響有限,長期來看則提升了整個市場的投資價值。

那麼,實情究竟如何?就以這家剛提出350億元再融資計畫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說,方案公布後其股價一直在下跌,現在差不多是徘徊在今年的最低位。有輿論直接將矛頭對準其提出再融資方案,認定是導致股價縮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顯然,銀行再融資,市場的感覺是很複雜的。

在理論上,再融資是上市公司的籌集資金行為,與首次發行(IPO)本質相同,即通過溢價發行一部分股票來融資。因此。就其本身而言,無所謂利空利好。對於那些淨資產收益率比較高,創利能力強,並且又急需資金來擴大生產的中小企業來說,再融資有利於企業迅速做大做強,給投資者帶來更高回報,是比較受歡迎的。前幾年,一些銀行每融資一次,股價就上一個台階,為什麼?因為投資者看到,銀行能創造很好的效益,給其帶來很高的回報,以致股價能上漲並且填滿權。這樣的再融資,當然是好事情。但也有些再融資,是在企業財務困難的情況下推出的,這個時候追加資金,並不能創造多少利潤,企業淨資產收益率也不會提高,至多就是幫助企業避免陷入資金困局。在正常情況下,這樣的困難企業,本身就不值得投資了,提出再融資,對於股東來說自然不是什麼好事情。當然,現在的銀行再融資情況也不全然是這樣,但是其幾乎每年都要進行再融資的事實告訴大家,在現行的監管條件下(這裡的假設前提是這樣的監管是必要的,合理的),這些銀行已經不具備持續穩定經營的能力,他們的發展,是建立在需要股東不斷投入的基礎之上。一旦股東不再增加投入,就無法正常經營了。在這種情況下所推出的再融資,對銀行是必要的,但站在投資者的角度來說,無論如何不能認為是什麼好事情,因為在這裡投資人所扮演的,實際上是 「救贖者」的角色。也許,現在只能這樣說,銀行要再融資,恐怕的確是必要的,但這是要投資者為其作貢獻,是讓證券市場為其買單。因此,從整個市場的角度來說,就不是什麼利好,而是確確實實的利空。

無須諱言,現在滬深股市走勢很弱,而銀行股的巨額再融資,客觀上構成了制約股市運行的負面因素。對此,大家應有充分的估計。如果類似的再融資確實無法避免,那麼大家對股市的期望,就只能更加謹慎些了。

(作者系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桂浩明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