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圖)

美國人緣何認為朝鮮戰爭是正義之戰?

 2011-07-18 1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圖為美國總指揮麥克阿瑟將軍,他正在指揮仁川登陸。(網路圖片)

1950年6月25日,在朝鮮取得最高權力的金日成在中共的幫助下,突然越過「三八」線,向南方發動了進攻,並在初期取得了一些軍事勝利。對其侵略行為,聯合國很快通過了決議予以譴責,並決定出兵幫助韓國。9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將朝鮮軍隊趕回了「三八」線。金日成遂向蘇聯和中共求助。

史達林要求中共出兵,毛澤東在眾將領的反對下,最終拍板決定支持金日成。1950年10月,中共志願軍穿著沒有帽徽、胸章和任何中文標誌的服裝,夜行晝伏進入了朝鮮,與聯合國軍隊進行了五次規模較大的戰役。1951年1月下旬,中共軍隊與聯合國軍和韓國軍隊在「三八」線形成對峙。1953年7月,雙方達成協定,朝鮮半島停戰。

其後,中共除了繼續宣傳「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中共出兵是保家衛國」的謊言外,還以宣揚美軍參謀長 Bradley對韓戰的評價「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來愚弄中國人,讓不少中國人為中共的「壯舉」、為美國人的「後悔」而陶醉。殊不知,中國人又被中共斷章取義的手法給欺騙了。

Bradley是於1951年5月15日,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外交關係委員會前作證時說的那番話,那時韓戰剛打了一半不到。當時美軍將軍麥克亞瑟主張借由海空力量攻擊中國境內城市,向中共施加壓力,從而迫使中共盡快妥協結束朝鮮戰爭。對於這樣的想法,國會當然表示質疑,希望政府部門作出解釋,身為參謀長的 Bradley因此來回答議員們的質疑。

其原話是這樣的:「Frankly,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us in the wrong war,at the wrong place,at the wrong time,and with the wrong enemy。」翻譯成中文為:「坦白地說,從參謀長聯席會議觀點來看,這個策略(指將戰事擴大到中國本土)會讓我們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敵人進行錯誤的戰爭」。

在這句話之前,Bradley表達的是:「目前的情勢下,我們反對將戰事從朝鮮擴大到包括赤色中國。對赤色中國進行所謂有限度戰爭會增加我們所冒的風險,會將我們的力量耗費在一個並非戰略要津的地區。」

注意,他用的「would」一詞是假設語氣,代表可能發生的事;所以他談的絕不是當時中共已經參戰、還在進行中的朝鮮戰爭,而是擴大到中國本土的戰爭衝突。

可見,美國軍事部門從來沒有否認出兵朝鮮的正義性,而只是反對將戰火擴大到中國境內,因為這樣很可能讓美國冒巨大的風險。

事實上,如同美國政府部門一樣,美國人始終認為參加朝鮮戰爭是正義的,因為那是一種捍衛自由和民主之戰,是抵抗侵略之戰,那些參與戰爭的美國老兵都以此為榮。在美國各地有很多朝鮮戰爭紀念館(碑),在美國很多大學校園的紀念碑上還刻有在戰爭中陣亡的校友的名字,而在韓國的韓戰紀念碑上則銘刻著在韓戰中犧牲的每一位美國軍人的名字。

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這樣說過:「在我辦公室的桌子上有一張從衛星上拍攝的朝鮮半島夜景照片。‘三八’軍事分界線以北,漆黑一片,只有平壤有些螢豆之光。而在南邊,韓國燈火通明,那是繁榮與自由的燈塔,3萬3千名美國人和成千上萬的其他人為捍衛這座燈塔而獻出了生命。」

朝鮮戰爭爆發五十週年之際,美國總統克林頓在國會的授權下,發表了紀念文告,其中說道:「美軍和我們的盟邦苦戰數月,有攻有守,有得有失,但始終拒絕向敵人屈服。……最後於 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署停戰協定。朝鮮退回三十八度線以北,大韓民國保住自由、民主。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由各國組成的世界性組織出兵對抗侵略,並獲得成功,當然這還得感謝將近兩百萬美國人的英勇。」

克林頓還表示,今後三年半,美國人將舉行紀念韓戰五十週年的活動,同時向退伍軍人致敬。國防部長將協助舉辦活動,也會編製紀念或教育教材,幫助美國大眾瞭解美國退伍軍人的貢獻與犧牲。

而那些為了中共私利而死在戰場上的中共軍人能坦坦蕩蕩地說「我參加了一場捍衛自由和民主的戰爭」嗎?或許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也都被中共矇騙了一輩子了吧。

来源:大紀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