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上半年的A股市場好不好,一個最簡便的判斷就是看券商的日子好不好過,券商股的表現怎麼樣。很顯然,這兩個指標都欠佳。今年上半年券商類指數的最高點為631.92點(3月9日),比去年最高點742.24(2010年10月26日)少了110多點。難怪,據說可能是今年業內利潤最高的海通證券,股價也從13.10元跌到8元多。
券商日子普遍不那麼好過的是容易想見的。原因很簡單,今年以來滬深A股市場總體呈現熊市狀態,從年初至今,滬市指數基本以2800點為中軸來回盤整,成交量從2月後日漸萎縮。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數據,截至6月底,儘管有效開戶數從去年底的13391.04萬戶微增到13544.26萬戶,但日均交易量卻從去年的2155.73億元下降到6月的1492.69億元,下降了30%。
這意味著中國券商賴以為生的經紀類業務無法為券商提供理想的收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券商經紀業務佔比為71.84%,2009年這一數字為69.23%,而到了去年,經紀業務收入佔比已降至56.8%。再看今年一季度上市券商公布的季報,經紀業務收入佔到總營收的比例繼續下降至43.87%。
若從表面上看,這有可能是券商在爭取經營多元化,比如資產管理、再如投行加直投以及固定收益部門為某些券商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入等等。但實際上,經紀業務下降導致券商的日子難過是不爭的事實。
道理也很簡單。首先,目前中國的券商因為經營手段缺乏而過度依賴經紀業務的情況並未有實質性改變。經紀業務的下降,正是今年上半年券商整體業績下滑的根本原因。這既有天災(碰到熊市了)的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自從2009年10月證監會放開新設營業部限制之後,新的營業部如雨後春筍一般從一線的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迅速向二線乃至三線城市擴散。尤其這是一項讓中小券商受益的政策,因此之故,在此輪營業部新店開張的過程中,少數中等規模券商的擴張力度最大。可是店多米少,交易佣金迅速下滑。以往穩定在千分之一以上的費率,急劇下降到萬分之三之下,甚至突破券商交易成本。
這個市場人為結果的因素,就其積極性方面來看是很顯著的。這給投資人帶來降低交易成本的好處,可以鼓勵投資人更積極地參與市場。但這對券商來說卻是一個新課題。券商能向投資人提供服務,並且取得佣金收入,並非大大小小的券商心裏怎麼裝著投資人,也不是他們提供了多麼優質的投資顧問服務,而是券商有著受到行政管制的交易通道。如今交易通道多了,投資人可選擇的範圍就大了。哪家營業部好,投資人就去哪家,市場這樣的變化趨勢,天然地就要求只能提供交易服務的營業部,必須全方面為客戶著想了。
去年,名不見經傳的五礦證券經紀業務增幅名列第一,今年市場份額增幅繼續保持第一。而經紀業務市場佔比排名第一的銀河證券,今年繼續排名第一。這種新形勢下的經紀業務的競爭力,也許不是價格戰打出來的,而是綜合服務水平提高的結果。
從經紀業務面臨的轉型和市場調整來看,券商的其他業務模式,比如去年以來給某些券商帶來意想不到的直投加投行的收入,其實並非是所有券商都能享受到的。在監管層那裡,過去5年,這項業務只是試點,而今年7月8日證監會制定了《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監管指引》,決定將直投業務納入常規監管。該指引要求券商直投業務投資金額不得超過公司淨資本的15%,直投子公司設置直投基金的可以向社會募集資金,但需限定投資者類型,並限定單只直投基金投資者數量不得超過50個。目前,據悉還只有中金一家公司拿到了向社會募集資金試點的牌照。大面積推廣顯然還需要時日,至少不可能在今年全面改善券商在A股市場基本靠天吃飯的局面。而且對這項新業務此時做評估還需要相當謹慎,因為目前A股市場券商直投和投行業務利益交叉實在過於明顯。這甚至都不必舉例,只要打開去年在創業板採取這種直投加投行業務上市的公司的目錄,就可以看到這項新業務並未使中國券商真正學會了投資,學會了多元化經營。在同一券商投行和直投業務缺乏防火牆的情形下,證監會此時出臺相關指引,但願能起到在發展新業務的同時切實防範市場風險的作用。
毫無疑問,市場總是在波浪起伏中,只有那些在熊市中能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結構,始終保持競爭力的券商,在未來的牛市裡才會有作為,而這個間隔期未必會很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券商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