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如何繞過放貸限制

去年10月,筆者在南京與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一位高級銀行家座談。我向他詢問了中國政府剛剛出臺、旨在抑制貸款增長的新監管規定。這位銀行家說,「有繞開這些規定的辦法。」

儘管北京的高級官員們在持續不斷地抑制銀行放貸,但地方政府是否在聽他們的話則並不清楚。我從這個月在福州、上海、北京和成都的兩週旅行中,可以明顯感覺到地方政府和銀行正在設計出聰明的新辦法,繞開官方渠道向患資金飢渴症的企業提供資金。這些新的資金來源使人對北京是否有能力控制金融體系產生了疑慮,也令人不禁對它是否有能力緩解通貨膨脹並防止房地產市場暴跌心生懷疑。

福建省的一名房地產開發商對他籌措資金的辦法做瞭解釋。他需要籌資近人民幣20億元建造一座大樓,其中10億元他通過預售房屋的方式籌得,但大樓要想完工仍有約8億元的資金缺口。這位開發商現在正轉而寄希望於一個創新性的資金來源:保證將未來可獲得的個人按揭貸款作為借款抵押品,雖然這一抵押品眼下尚不存在。儘管這一融資方式不同尋常,其具體細節外界也並不完全清楚,但有一點是清楚的,即這位開發商要求未來會向其購買住宅的人向給開發商貸款的銀行申請按揭貸款。

中國一些省份的銀行還找到了繞開北京監管規定的另一個方法。兩年前,這些銀行開始將多筆項目貸款進行打包,然後將其作為投資信託出售給富有的投資者。這些貸款往往是發放給新上馬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儘管貸款利率高達12%至20%,但一些借款人由於資金短缺仍對這類貸款有需求。不過,中國銀監會在聽說這種做法後去年已禁止了它。為繞開銀監會的禁令,地方性銀行分支機構開始安排向它們借錢的企業與它們富有的個人客戶「聚會」,會上銀行將同樣是打包起來的貸款推介給富有投資者。銀行會向這類貸款提供「含蓄」的支持,但貸款卻根本不會出現在銀行的賬目上。

中國沿海地區的一位卡車分銷商向筆者描述了另一種繞開監管規定的貸款策略。這位分銷商簽下的貸款合同包含有一項條款,它要求這位分銷商的卡車供應商「幫助」該分銷商處理掉未售出的卡車。這其實是一種貸款擔保,卡車銷售狀況好時很少有人會想到它,但如果卡車銷售行情不好,卡車供應商有可能因此而受到困擾。

Reuters
地方政府和銀行正在設計出聰明的新辦法,繞開官方渠道向患資金飢渴症的企業提供資金。
地方政府也在發揮創造性。由於名義上地方政府無權發債,他們便創設了「融資平臺」作為投資手段。平臺公司的資本金來自土地出讓收入。但中央有關部委通過中國央行和銀監會叫停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發展,所以地方政府只能轉向不會被監管機構追查到的非銀行融資來源,這通常是國有企業。

一家國有銀行分支機構的總經理助理透露,地方政府不能向平臺公司注入資金,但他們可以出售國有股份或注入國有企業的資金。監管機構可以控制向企業貸款,一旦企業獲得資金,監管機構就無能為力了。

上述所有手段,再加上其它種類繁多的花樣,造就了一個在某些方面失控的金融體系。監管機構無法控制的負債積累得越多,一場令有關部門措手不及的金融危機一旦發生,其後果也就越嚴重。這並非是對有關部門處理問題能力的質疑:中國央行和銀監會已經盡其所能控制情況,也對表外貸款的總體規模做到了心中有數。但準確的數據仍不清楚,這一點對哪怕是最優秀的監管機構都構成了障礙。

這個問題是兩方面的:首先,想要獲得有關非銀行貸款渠道的信息非常困難,這些渠道來源廣泛,既包括企業資產負債表,又包括對未來利潤的非公開承諾;其次,銀行監管機構只管理銀行,並非整個經濟。他們受到兩股力量的約束:一邊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一邊是地方政府。儘可能擴大支出規模對上述雙方都有好處。

可以說,這個影子銀行系統有其積極的一面:它讓富裕的中國人學會權衡得失:與其將儲蓄存在銀行獲得較低的收益,不如將資金投入到能夠盈利的項目中去。將錢存入銀行還會導致資金流向效率較低的項目。我此前的一位實習生說,她的父親是上海的一位金屬交易員,他常常能收到私人項目的投資建議,很可能對「好」和「壞」的投資有較為準確的判斷。

但此事帶來的負面影響更為可怕:貸款數量迅猛增長,脫離了國家最高領導層的控制,其具體規模也無法計算。這意味著金融體系產生的負債很容易變成壞賬。一旦某種危機來臨,殘局將難以收拾。這是否讓人想起了美國的次貸危機?

(編者按:Andrew Collier是一位獨立的中國分析師,此前曾任中銀國際美國辦事處的負責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Andrew Collier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