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古人的星空觀測(組圖)

 2011-06-26 15:5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日黑居仄,大如彈——太陽黑子

中華民族的祖先,對於與人們息息相關的太陽,觀察仔細、描述詳盡,早在仰韶文化時期,人們就描繪了光芒四射的太陽形象。進而對太陽上的變化也屢有記載。在寫於大約西元前140年的《淮南子》一書中就有對太陽黑子的形象描述。在《漢書·五行志》中還有「漢元帝永光元年四月……日黑居仄,大如彈丸」的描述(永光元年即西元前43年)。這指的是在太陽邊緣有大小如同彈丸、成傾斜形狀的太陽黑子。

現今舉世公認的最早的太陽黑子紀事也在我國。這就是載於《漢書·五行志》中的河平元年(即西元前28年)3月出現的太陽黑子。文中記載:「河平元年……三月已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這條紀事把黑子出現的時間、位置和大小都描寫得一清二楚,對太陽黑子的存在是勿庸置疑的了。

黑子存在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存在不到一天,有的可存在一月有餘,極個別的存在長達半年之久。對此,中國古人也觀察得入細入微,比如《後漢書·五行志》和《宋史·天文志》對西元188年和西元1131年出現的黑子,有明確記述:

「中平……五年正月,日色赤黃,中有黑氣如飛鵲,數月乃消。」

「二月已卯,日中有黑子,如李大,三日乃伏。」

此外,黑子在消失過程中往往呈現不同形狀,對此中國古代也早有發現,比如,《宋史·天文志》對出現於宋徽宗政和二年(西元1112年)的太陽黑子記述道:「四月辛卯,日中有黑子,乍二乍三,如粟大。」這是記述黑子群的珍貴史料。

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從漢代至明代,記載黑子多達100餘次。歐洲最早的黑子紀事是西元807年8月19日,但還被認為是水星凌日現象。歐洲發現黑子的功勞,應該歸於伽利略,他在西元1610年發明望遠鏡時才確認了太陽黑子。

星孛入於北斗——彗星

「星孛」是我國古代對彗星的稱呼,此外還有蓬星、長星等稱呼。中國古代關於彗星的紀事也很早,最可靠的是古書《春秋》對出現於魯文公十四年(西元前613年)的彗星記錄:「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鬥。」這是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從魯文公十四年到清代宣統二年(西元1910年)止,史書對哈雷彗星出現的記載多達31次(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平均週期是76年,因此大約每隔76年它將出現一次,1986年它再次出現),且記述詳盡。比如《漢書·五行志》對出現於元延元年,即西元前12年的記載是:「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於東井,踐五諸侯,出河戌北,行軒轅,太微,後日六度有餘,晨出東方。十三日,夕見西方……鋒炎再貫紫宮中。……南遊度犯大角、攝提。至天市而按節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後西去;五十六日與蒼龍俱伏。」對哈雷彗星的運行路線、出沒時間乃至視速度,描繪得栩栩如生。

西歐對哈雷彗星的最早記載是西元66年,這比中國最早的記載晚了670餘年。

當中國進入到了戰國時代的時候,對彗星的觀測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中有畫著各種形狀的彗星圖29幅。據考證這大概是楚人彙集的觀測成果。從這些圖可以發現,當時人們已經注意到慧星的不同形狀了。他們繪畫的彗尾,有寬有窄,有長有短,有彎有直,彗尾條數多少不一。繪畫中的彗頭,有的是一個圓圈,或圓形的點,有的圓圈中心還有一個小圓點或一個圓圈。這種認識表明瞭古人的觀察精細,就今天來看也是科學的。

中國古代對彗尾的成因,也早有正確見解,如《晉書·天文志》說:「彗體無光,傅日而為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在日南北皆隨日光而指,頓挫其芒,或長或短。」而在歐洲直到西元1532年才有類似的認識。

我國古代對彗星的記載多達500次以上。近年來,世界各國學者,常常借我國的彗星記錄研究彗星的週期和回歸等問題,法國人巴耳代在50年代研究1428顆的《彗星軌跡總表》之後讚譽說:「彗星記載最好的(除極少數例外),當推中國的記載。」這種評價是恰如其分的。

不盡如鉤——日食

日食,尤其是日全食是最引人注目的天象之一。我國古人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對日食現象做了記載。最早的記載是《書經·胤征篇》,據考證,這次日食大概發生於夏代仲康元年。

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辭中,被認定的日食紀事有5次。這是發生在西元前14世紀至12世紀之間的日食紀事。

在古書《詩經·小雅》中,也有日食紀事:「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據考證,這次日食發生在周幽王六年,即西元前776年9月6日。到了漢代,就不只是記錄日食發生的時間了,對日食時的太陽位置、起止時刻、見食時間、食分(即日面所食部分佔整個日面的比例)以及日食初虧所起的方位等,也多做明確記錄。

例如《漢書·五行志》對發生於漢征和四年八月辛酉晦(西元前89年9月29日)的日食記載:「不盡如鉤,在亢二度,晡時食,從西北,日下晡時復。」這條記錄告訴我們,食分很大,光亮的太陽圓面只剩下一個鉤形了,食起於西北方向,這時太陽位於亢宿二度等。

據統計僅春秋時代記載的日食就有37次,其中33次已經被證明是完全可靠的,如果從春秋時代起算到清乾隆年間為止,我國記錄了大約有1000次左右,這不愧為世界上最完整的日食記錄。現代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們,正在利用這些珍貴的史料探討地球自轉的不均性等重大課題。

星墜地則石也——流星

在繁星密佈的夜晚,仰視天空,常常會看到一道白光飛流而逝,這就是流星現象,人們也稱它作賊星。有時候又可以看到從天空中一個公共點,有無數亮光四下飛流,這就是壯麗的流星雨現象。後人通常以流星雨起始點所在的星座命名它的名稱,如天琴座流星雨(群)、獅子座流星雨(群),等等。

中國古人對流星雨、流星的記載,也早於其他民族。古書《竹書紀年》中寫道:「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最早、最詳細的記錄,見於中國的《左傳》:「魯莊公七年夏四月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魯莊公七年西元前687年。對於西元461年南北宋時代出現的一次令人驚心動魄的天琴座流星雨,《宋書·天文志》做了十分精彩的記述:「大明五年……三月,月掩軒轅。……有流星數千萬,或長或短,或大或小,並西行,至晚而止。」

在中國古人《新唐書·天文志》的記錄中,英仙座流星雨出現時的壯麗情景,真扣人心弦:唐「開元二年五月乙卯晦,有星西北流,或如瓮,或如鬥,貫弱極,小者不可勝數,天星盡搖,至曙乃止」。

中國古代的流星雨紀事達180次之多,其中天琴座流星雨記錄了大約10次,英仙座流星雨大約12次,獅子座流星雨大約7次。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又一份珍貴的天文史料,對於現代研究流星群軌道的演變,有著重要參考價值。

眾所周知,流星體在地球大氣中燃燒不完墜落到地面,便是隕石或隕鐵。這一事實,中國古代史書中也不乏記載。對《春秋》所載魯僖公16年「隕石於宋五」的記載,在《左傳》一書中就明確指出:此「隕星也」。而《史記·天宮書》說得更加準確:「星墜至地,則石也。」到了宋代,沈括首次發現隕石中有以鐵為主要成分的隕石,他在《夢溪筆談》卷二十中明確地寫道:「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時,天有大聲如雷,乃一大星幾如月,見於東南;少時而又震一聲,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墜在宜興縣民許氏園中,遠近皆見,火光赫然照天,……視地中只有一竅如杯大,極深。下視之,星在其中,熒熒然,良久漸暗,尚熱不可近。又久之,發其竅,深三尺餘,乃得一圓石,猶熱,其大如拳,一頭微銳,色如鐵,重亦如之。」這件史實的記載是在西元1064年。而歐洲在西元1768年曾發現三塊隕石,人們莫名其妙,巴黎科學院特推舉當時一著名科學家進行研究,他研究的結論是:「石在地面,沒入土中,電擊雷鳴,破土而出,非自天降。」兩相比較,相形見絀。

客星見於房——超新星

有些星辰原來很闇弱,但有時它突然明亮起來,有的亮度增強幾千到幾百萬倍,這叫做新星;有的亮度增強一億甚至是幾億倍,這叫做超新星。以後它們又漸漸闇弱下去,猶如在星空中做客似的,因此中國古人稱這類天體為「客星」。

中國古代的客星紀事由來已久,早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辭中就記載著大約西元前14世紀出現於天蠍座α星(我國稱做心宿二)附近的一顆新星:「七日已已夕……新大星並火。」可見,甲骨卜辭中稱新星做新大星,而「客星」之名最早見於漢代,如《漢書·天文志》中記有:「元光元年五月,客星見於房。」這是西元前134年出現的一顆新星,也是中外史書均有記載的第一顆新星,不過,其他國家記載簡單,我國記載了出現的時間和方位(房即房宿,在天蠍座頭部)。德國天文學家、數學家比奧所做的《新星彙編》中的第一顆新星,就是《漢書·五行志》所記載的這顆新星。

自商代至17世紀末,我國史書共記載了新星、超新星大約90顆左右,其中大約12顆屬於超新星,這麼豐富而又系統的超新星紀事,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在我國史書中所記載的新星、超新星中,最精彩的要算宋至和元年(西元1054年)出現在金牛座天關星附近的超新星,這顆超新星爆發後達兩年之久才變暗。《宋會要》中記載道:「元年三月,司天監言客星沒,客去之兆也。初,至和元年五月,晨出東方,守天關,晝見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見二十三日。」

18世紀末,有人用望遠鏡在天關星附近,觀測到一塊形狀猶如螃蟹的星雲,取名蟹狀星雲。1921年有人發現這個蟹狀雲在不斷向外膨脹,根據膨脹速度反推,計算出這塊星雲物質是大約900年以前從一個中心飛出來的,這個時間與《宋會要》的記載時間很是相符,位置也相近。經過許多天文學家的研究證明,蟹狀星雲正是1054年金牛座超新星的遺蹟。20世紀30年代射電望遠鏡問世後,世界許多學者為了尋找銀河系中射電源和超新星的對應關係,無不對我國古代的新星、超新星記錄做詳細研究。研究證明,在我國古代的12次超新星記錄中,有7顆以上對應著射電源。這充分說明我國古代的客星紀事對現代天文學的研究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