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不要海歸 要移民:海歸了你就傻眼了

 2011-06-20 22:3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很多人對是否海歸矛盾重重,患得患失,甚至把經濟上可能的得失計算到幾個美元的地步。但是,這個世界上,賣什麼的都有,就是沒有賣後悔藥的。想當年,你出國時,國內的人不也是用你現在的心態來看你嘛。30年河東30年河西,只是這次風水轉的快了一點,10年不到就轉了。

10年前,國內留守婦苦等著辦簽證,拚命想出國看看,當然也希望盡快與國外唸書打工的老公們在一起,現在的情況剛好相反,中國女人留守海外,老公們在國內打拼瀟灑。但根據我的海歸與回流的經驗,國內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國外也沒有感覺的那麼差,對大多數海外華人來講,現在回去肯定有點晚了。

如果我們從小家庭和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和發展來看,我認為,國人應該拚命向外移民,而不是海歸。

如果你是中國需要的戰略性人才,那應該馬上回去報效祖國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如果你家是國內大官大款大腕,你也不要耗在國外,不過這樣的人絕大部分已經回國了;如果你是家中三代單傳,那也應該回國為老人們養老送終,那剩下來的應該是像你我一樣國內沒權沒勢沒錢的老百姓。

10年前,你我這樣的小百姓回國還是蠻吃香的,那時有個博士學位一上來可以給個正教授,現在可能連個副教授也拿不到。那時國內百姓幾百塊一個月,你回國拿個上千塊一個月,生活質量不錯,別人捧著哄著你,你會有一種優越感,現在給你月薪幾千塊,日子苦的要跳樓。以前拿個假博士回去,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了青少年的導師,到處演講上電視,並騙得家財億貫,現在拿個真博士回去,別人可能會有點看不起你,認為你在國外混不下,回來討生活的。

10年前,你幾十萬就可以開一家公司, 現在幾百萬連辦公室裝修都不夠。10年前,你100萬人民幣在上海可以買個100多平米的公寓,現在只能付首期。在國內,45歲可能被要求退休了,或退居二線, 而我們在國外有碩士博士學位的,一般都30多歲,你回國沒幾年折騰的,除非回去自己創業,不打工。

其實,大部分國人的生活沒有想像得那麼美好,真是距離產生美, 我們中國人喜歡報喜不報憂,喜歡添油加醋,以個例無限外延, 就像我一個很久沒見的老鄉,他一開口就說我們縣裡的千萬億萬富翁可以從東門排到西門幾公里,還吹身價幾百億的有幾個,講話的口氣好像他自己是億萬富豪似的,嚇得我今年夏天都不敢回國玩了。

我們中國人喜歡攀比,就我們現在這樣,總可以找出一個以前的街坊鄰居同學老鄉把我們比得一塌糊塗,你可能不敢參加同學會,因為你以前看不上的傢伙有好幾套房子,N個奶,或是你未來老闆的老闆。也許你海歸本意想作點貢獻,但客觀上就是搶別人的飯碗,你一家人回去,要佔兩個不錯的工作崗位,你小孩要佔一個學校名額,而你的那點本身或許很容易被複製取代, 所以你回去是去消費中國的有限的資源了。

所謂的文化入侵,經濟入侵,都不如人員入侵好。要報效祖國,最好的辦法是待在國外,這樣國內就多出一份好工作給自己的同胞,你在國外賺了錢,可以寄點回國,為中國增加資源。有人抱怨國外苦啊悶啊不好玩,是的,10多年前確實是這樣,主要因為過去華人數量太少了,但現在這種情況徹底改觀。

我1990年出國唸書時,整個蒙特利爾就沒幾個大陸人,打牌湊不齊人,非常孤獨,所以1995年6月一拿到文憑,第二天就背個破包去香港找工作去了。現在蒙特利爾可能有10萬大陸人,連打錯電話都可能聽到對方講普通話,中國式的吃喝玩樂也基本都有,以後老了一起玩的人會很多,也不會孤單了。

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想想500年前,歐洲殖民者來到美洲新大陸,要忙著殺印地安人,要與毒蛇猛獸搏鬥,要應付天寒地凍,要開山闢地,苦不苦? 悶不悶?肯定沒有歐洲舒服好玩,但他們沒有打退堂鼓,而是迎接挑戰,勇往直前,建立了一個個新的國家,成為了新大陸的主人。再看看我們的鄭和七下西洋,就是遊山玩水,沒有為中華民族開闢疆土,對人類歷史也沒有什麼貢獻。

民族之間,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就是生存發展的競爭,一切的戰爭,其本質就是為了保住或擴大自己生存的空間,其他的理由全是幌子。這樣的例子很多。1882至1943年這60年間的《排華法案》是美國歷史上唯一的通過國會立法進行種族歧視的法案,其中包括不允許華人來美,不允許妻兒來美團聚,不允許華人成為美國公民。我想這個法案至少使華人在美國少了1000萬,否則,華人在美國的勢力比現在要大很多,因為那個年代剛好是各國大量移民美國的黃金時光,只要為自己買一張去美國的船票即可。

現在你有權利移民了,反而要海歸,還口口聲聲說因為太愛中國了,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說你。日本人移民中國東北就是一個橫跨了幾代人的陰謀,從上個世紀初持續到四十年代,近200萬日本人移民中國東北。日本政府賦予他們的使命,是永久地霸佔這裡的土地, 把中國人趕走。張作霖做了一件對國家民族的大好事,他緊急大量引入山東和華北等地的漢人進入東北,這一移民戰略大大充實東北邊疆,改變了東三省的人口、民族、文化格局,成為日後日本侵略此地時一大障礙。

如果沒有張作霖上世紀20年代開始大量移民漢人到東北,東北還是中國的嗎? 即使倭寇佔領東北,有數量優勢的漢人,東北丟不了,可見人口優勢對於鞏固國家統一是多麼重要。

想當年,英法等殖民主子們把黑人當奴隸販賣到美國和加勒比地區,這些奴隸們肯定很痛苦悲慘,但現在黑人受益非常大,連總統都當了,要不然,他們還在黑非洲呢。想當年,為了那幾個加勒比小島,英國、法國、西班牙、荷蘭、葡萄牙互相打鬥得死去活來,最後統統白忙了,因為加勒比海大部分國家黑人佔大多數,他們反而成為了主人。印度人也佔了英國主子的不少光,中國藏南就是直接被英國人劃入印度,英國人把印度人帶到了世界很多地方做勞力,然後這些印度人就不走了,像斐濟,毛里求斯等,印度人佔主導地位。

加勒比海特立尼達島是個很有意思的國家,是華人200年來到西半球的第一個地方,非常富裕,1962年從英國獨立,5000平方公里,人口130萬,其中40%是英國人1845年以後帶來的種甘蔗的印度人的後裔, 40%是200前來做奴隸的黑人後代,5%的白人,10年前有10%華人,主要是1806年以後從中國運來的華工後代,不過他們很多最近20年移民美國加拿大了, 現在只有2%的的華人,有一半是最近幾十年從中國來的廣東鄉下人,沒什麼文化。

第一批中國人1806年就來該島了,比印度人早50年, 所以更有資格在島上呆下去。2010年以前,黑人為主的黨(People National Movement Party)當政了10多年,中國人日子很好過,中國國內公司獲得了很多工程項目,本地華人中餐館就開了1000多家,密度可能比廣州還高,2010年五月,印度人為主的黨(People’s Partnership Party)執政,開始排擠華人,停了大部分中國公司在建的項目,最近又在華人開的餐館頻繁抓沒有證件的華人,製造麻煩,目的就是要把華人人趕走,還在報紙上說華人太多了,華人來了還要生孩子等等,同時,大大歡迎印度的公司,並準備給印度人免簽證。

由此可見,都150年過去了,一樣對自己遙遠的祖國有親近感,並十分願意幫助他們,一樣會對與自己民族有過節的民族下毒手。你可能不知道,加勒比地區的正式地理名稱叫西印度群島。200年前華人不願意來做勞工,因為大清朝生活還不錯,結果沒辦法,只能搞印度人來。如果鴉片戰爭早幾十年爆發,200年前的華人肯定非常願意來加勒比,可以想像,現在的加勒比甚至整個拉丁美洲到處都是一個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中國政府也應該直接或間接鼓勵刺激國人出國移民向外發展。讓人高興的是,現在國人拿護照非常容易,可能出國也不稀奇了,但以前不是這樣的,20年前,我搞到了國外的獎學金,但為了拿到那本中國護照,花了我有大半年,最後被迫到精神病醫院開了本人有神經病的證明才給放行,相信很多老留學生有類似的經歷。

最近紐約時報報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國家,十分擔心中國商人在他們那裡買地種農作物,這使人想起了當年他們懇求清朝廷和民國政府給他們移民幾十萬,白給錢給土地的計畫,居然被拒絕了。如果200年前開始中國政府允許國人移民南美洲,憑藉豐富的資源和廣大的土地,再加上華人吃苦耐勞,非常能生孩子,現在應該有幾千萬人口了,並肯定擁有大量私人土地農場,當然更不用為了買點地種莊稼讓當地政府不安。當然歷史沒有假設,但可以作為教訓,那就是,要多多移民,不要海歸。

我們不但要扎根在異國他鄉,更要茁壯成長,發揚光大。華人太重視小孩教育了,這當然重要,但很花錢花精力,可能是華人不敢多生孩子的主要原因。

其實在發達民主國家,遊戲規則是不一樣的,一人一票,人多就厲害。看看那些墨西哥人和黑人,家家戶戶都生一大堆,小孩就像野豬一樣放養,個個身強力壯,社會生存能力很強, 他們的工作上學還有Affirmative Action 保護著,他們的名額你華人動不得,所以,不管你華人小孩多麼用功,主要還是華人之間競爭。就算華人孩子長大後個個是博士、教授、醫生、工程師和會計師等,由於華人人口太少,總統,州長,參議員、大經理等還是人家當,最後人家還是我們的老闆。所以,我們要爭取多移民,在國外多生孩子, 不要把上名校拿博士看著這麼重。

美國加拿大是我們的新家,我們的子孫們要在這塊土地上永遠生活下去,雖然現在美國加拿大經濟不好,很多海外華人日子不好過,但這是正常的經濟週期造成的,堅持一下,一切都會好起來,千萬不要當逃兵做海歸。

来源:萬維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